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GPS定位技术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室内定位近年来一直是定位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室内定位技术发展较为迅速,各种定位方法层出不穷,但是不同的定位方法必然都存在缺陷。因此,为了取长补短,发挥各方法的优点,提出基于WiFi与蓝牙的融合定位技术。该技术首先使用基于KL散度核函数的位置指纹定位算法,分别测算出WiFi定位技术和蓝牙定位技术中目标点的坐标集合;其次,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对由蓝牙定位技术得到的结果进行聚类,并选择包含点元素最多的作为蓝牙定位结果;最后,将WiFi定位结果与蓝牙定位结果相融合,该方式得出的结果比任何一种单一定位方式都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2.
非视距环境下基于散射体信息的被动定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传统的TOA/AOA定位技术在非视距环境下的定位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散射体信息的混合定位方法.首先,利用基站坐标信息和TOA测量值确定线性化的可行区域,产生移动台的候选位置点.对每一个移动台候选点,结合TOA和AOA测量值,计算各自散射体半径,通过与先验的散射体信息的比较,筛选候选移动台位置点.然后,运用自适应模糊聚类算法估计移动台位置,完成定位.最后,对所提出的定位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散射体信息的混合TOA/AOA定位算法能够减轻非视距效应,有效估计移动台位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几种常见的室内定位系统解决方案,发现基于无线局域网提供的室内定位解决方案具备很多优势,又横向比较分析并改进了无线局域网室内定位的算法,最后通过指纹信息预测模型法实现了一个基于WLAN的室内定位系统.同时在系统中加入了模拟的位置信息服务提供机制,为系统后期的实用性扩展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结合图像模板匹配的LED芯片位置检测快速定位系统.首先利用视觉技术对LED芯片进行非接触检测获取图像,然后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和调整等,再通过遗传算法对LED芯片图像进行SSDA模板匹配算法操作,识别并定位得到被测LED芯片在晶圆中的坐标位置,最后比较遗传匹配算法与传统算法的定位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既具有遗传算法的随机性和快速性,又具有模板匹配的鲁棒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移动终端室内定位技术需求日益增加,解决方案多种多样,但已有技术存在实现困难、硬件功耗大、环境变化不适应等问题。阐述了基于ZigBee协议和RSSI测距算法实现室内定位的基本原理,并以此理论为基础设计了室内定位系统。设计了室内定位系统整体架构,阐述了室内定位系统关键技术,包括RSSI测距模型、参数优化、节点RSSI阈值处理、盲节点坐标计算及ZigBee自组网。选取实验楼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基于该技术的定位系统精确度较高,且具有节能和环境适应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定位过程中参数选取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微粒群进行参数优化的室内指纹定位算法。该算法通过离线采集的RSSI数据训练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利用微粒群算法寻找并确定LSSVM全局最优参数,获得基于位置指纹的LSSVM定位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LSSVM定位,PSO-LSSVM有效提高了定位准确度,并能在小样本情况下保持良好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7.
传感器定位技术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重要课题之一,为实现目标实时定位,提出一种基于核岭回归与卡尔曼滤波的定位算法。该算法在离线阶段使用核岭回归算法(KRR)对无线位置指纹数据库进行训练,从而得到一个可反映信号强度指标(RSSI)与位置坐标之间映射关系的函数|在线阶段先利用离线阶段得到的函数对目标进行粗定位,再结合卡尔曼滤波(KF)方法对目标进行精确定位。实验结果表明,在真实室内办公环境下,相比 KNN 算法与核函数(Kernel)算法,该算法能实现更好的定位精度,平均定位误差为 1.898 3m。  相似文献   

8.
针对室内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通过融合多惯性传感器定位技术和WiFi定位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多惯性传感器和WiFi定位结合室内定位方法。首先使用基于WiFi的室内定位中的RSSI算法,根据位置指纹、利用最近邻匹配算法获得绝对位置信息,再通过基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与陀螺仪的步数检测方法以及基于电子罗盘与陀螺仪的航向估算方法获得相对位置信息。最后基于位置指纹的方式对多传感器的室内定位进行步长校正,得到较为准确的定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单独运用惯性传感器或单独使用基于WiFi的室内定位方法相比,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从RFID角度分别介绍了三种室内定位技术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及发展趋势,使读者对当前基于RFID的室内定位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基于位置的服务对用户位置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现有室外定位技术已无法满足要求,因此室内定位研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分析了室内定位特殊的环境因素,阐述了室内定位的基本原理、实现步骤与方法,重点分析了目前广泛使用的指纹定位技术及相关改进方法,总结了室内定位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1.
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人们对室内物品或人员位置的感知需求正在逐渐提高。目前基于RFID的定位技术在许多定位场景中得到应用,如仓库特定物品搜寻定位、物体或人员运动轨迹跟踪等。为推进基于RFID室内定位技术的研究,从RFID系统的通信机制出发,对不同信道特征参数信息的获取及标签定位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接着对基于不同特征参数信息定位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最后,展望了RFID室内定位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中常用的质心算法进行了改进。改进算法将盲节点接收到的RSSI数据转换为距离,并将距离作为锚节点权值,从而估计出盲节点的坐标位置。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提高了定位精度,降低了定位误差,且没有增添系统通信负担及计算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目前车间巡检出现的工作质量低、可靠性差、巡检记录信息易丢失及保管难度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RFID的车间巡检定位系统。首先,在巡检地点及巡检人员经过的路线上安装多组RFID阅读器,系统通过识别嵌入在巡检人员工作证件内的电子标签确定巡检人员的位置。基于车间复杂的环境因素及定位系统的可靠性考虑,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车间巡检定位的改进RFID定位算法。该算法是在VIRE算法的基础上结合非线性样条插值法,引入动态阈值获取目标位置坐标,记录满足条件的几组目标位置,并计算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VIRE算法相比,改进算法将定位误差从0.369 m降低到0.162 m,具有更好的定位效果,可以用于车间巡检人员的跟踪定位。  相似文献   

14.
针对化工危险品企业无法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厂区内人员实时分布信息,从而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问题。采用RFID定位系统,介绍了RFID阅读器拓扑网络定位算法,针对算法不足提出了结合VIRE定位算法的改进方法。通过在阅读器周围部署参考标签和虚拟标签来解决模型中目标标签同时被两个以上的阅读器识读的难题,最后找出目标标签的实时位置坐标。并采用使得定位精度更高的权重因子计算公式解决Ej=0的问题。实验证明:在复杂环境中与RFID阅读器拓扑定位算法相比改进算法在定位精度上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基于到达时间测量、基于到达时间差测量、基于到达角度测量和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测量的四种定位技术的优缺点,分析了室内定位相关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单点流速仪空间坐标定位,开发了自动跟踪坐标位移系统,包括单元机、步进电机、驱动器、坐标架和数据管理系统.系统分为手动和计算机控制两种工作方式,计算机控制时,直接输入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移量,实现单点定位;也可对空间坐标进行网格剖分,再依次自动运行至相应坐标点,实现多点跟踪定位,定位精度0.01 mm.基于Access数据库对流速和相应的坐标数据进行管理,并图形化显示流速矢量,直观地反映出水流结构.系统整合了单点流速仪的坐标定位、数据测量、数据分析和图形化显示,使实验过程更加系统化和信息化,提高了单点流速仪的测量精度和实验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传统图书借阅形式带来的诸多不便,运用ZigBee技术构建了图书检索导航系统。将图书馆内放置无线定位节点作为参考节点,内置有ZigBee定位模块的手持终端作为盲节点,来构建一个ZigBee无线定位网络,在定位网络中计算出的盲节点坐标即为读者的位置。根据系统需求,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设计了系统的各个模块,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加权质心算法,用于手持终端的定位。通过Matlab对改进的加权质心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加权质心算法比质心算法、PDR-WCL算法精度更高,定位误差在1m以内。  相似文献   

18.
针对室内停车场的高精度定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高精度室内停车场定位系统.首先,对该定位系统的发射端与接收端电路进行设计,并对发射信号进行编码,接收端通过解码操作获取发射端的唯一识别码以及相应的电压测量值;其次,通过经典的加权K最近邻算法验证了所提定位系统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在1.2 m×1.2 m的定位空间中,所提定位系统的平均定位误差仅为1.89 cm,可以很好应用于室内停车场的车辆与人员定位.  相似文献   

19.
针对室内一维空间定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个基于LED光的一维定位新方案。该方案首先通过调制灯光信号以区别不同的LED,然后通过测量接收到的LED光信号强度,计算接收信号强度比RSSR并由此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置。与单纯接收信号强度定位方案相比,该方案调制方法简便,降低了节点对硬件的要求,大大减少了数据的传输量和计算量,缩短了定位时间,降低了能耗,并且能够消除不同LED设备之间的参数差异,使室内定位的精度进一步提高。实验结果表明在1×1×1.25 m3的空间内,该方案定位的平均误差在3 cm以内。  相似文献   

20.
针对机器人在室内复杂环境中编码器易出现误差累计与零位漂移,智能算法计算成本高实时性差的定位困难,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室内定位方法。该定位系统由4个ZigBee模块,1个协调器组成。其中3个模块作为节点呈三角形排布固定在室内,机器人搭载1个盲节点,通过协调器实现节点间通讯。使用LabVIEW虚拟仪器技术实现接收信号强度(RSSI)至节点间距离转换的处理,利用已知的固定节点坐标和盲节点到三点之间距离,计算出盲节点的相对坐标,实现机器人定位。基于ZigBee的三边定位法,计算简单,不受环境复杂度的影响,成本低。经过调试与测试,定位误差小,满足机器人室内定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