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乾嘉汉字的治学宗旨是由字,音韵,训诂,考据人手以寻求经书义理和圣人之道。作为清代中叶最名的学和思想家,戴震不仅以字,音韵,训诂,考证的辉煌成就为世所重,而且以系统而又深邃的义理学说,在清中叶的学术思想界独树一帜,成为为数不多的既讲考据,又有思想的汉学家之一。但是,探寻戴震的学术主张和学术实践,可以看到,其起点是“我注六经”,终点却是“六经注我”。这种独特的学术风格,一方面反映出戴学术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观照出汉学宗旨的科学性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对戴震理欲观的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欲观是戴震义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戴震义理学区别于程、朱正统理学的关键 所在。清末民初,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等学者大力阐扬戴氏义理学,力图恢复戴震的完整形 象,促使戴学成为显学。他们所共同关注者即为戴震的理欲观。由于阐释角度不一,所作的评析 差异较大。章太炎从政治视角理解戴震理欲观,认为戴震与程、朱并无根本冲突,双方是在政治 和伦理的不同层面上阐发各自观念。刘师培则分别用中、西学两种标准衡量戴震理欲观,既赞赏 其义理基于训诂,从而能超越宋儒的长处,又点明其不及西学严密的瑕疵所在。梁启超以哲学概 念评判戴震义理学,认为戴氏之理欲观是用“情感哲学”代“理性哲学”,与欧洲文艺复兴思潮在本 质上“绝相类”。这些评析,皆对中国近代思想、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甚至成为规范戴震研究 的某种“范式”。  相似文献   

3.
戴震(公元1723~1777),字东原,安徽省徽州府休宁县隆阜人,是清代汉学的著名代表。当时,汉学可分为两派,一是吴派,以惠栋为代表,此派学术重视考据训诂,但它为考据而考据,为训诂而训诂,贬宋复汉,以汉人之是非为是非。王引之评论说:“惠定宇先生考古虽勤而识不高,心不细,见异于今者则从之,大都不论是非。”梁启超批评得更彻底,他说:“惠派治学方法,吾得八字蔽之,曰‘凡古必真,凡汉皆好’。”①所以此一派实不能代表清代汉学之精神。二是皖派,以戴震为代表,此派学术以考据为手段以求道为归宿。戴震注重考证训诂,但只是…  相似文献   

4.
“汉宋学之争”是清代学术史上的焦点之一。最初,以姚鼐与戴震之间的争论最为引人注目,“汉宋学之争”也因此而成为桐城派研究中常常涉及的问题。但学术界多从“扬汉抑宋”角度评论这场争论,或用戴震拒绝姚鼐师从的请求来解释这场争论的发生。“汉宋学之争”是关于儒学本质与功能之争,它是清代学术流变的产物,即“汉学”家放弃了顾炎武所倡导的“通经致用”的“实学”思想,而将经学蜕变为考据训诂之学,并以考据训诂作为汉、宋学的分界线,从而引发了“汉宋学之争”;其导火线则是戴震在谈到义理、考据、文章三者关系时,以“考核”自诩而视文章为“等而末者”,贬抑了义理、文章,从而引起与姚鼐的冲突。  相似文献   

5.
清代学术史对戴震义理接受图景的描述,向前聚焦于乾嘉时期,向后聚焦于光宣时期,往往忽略咸同学界对戴震义理的接受。戴望作为咸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学家,是表彰戴震义理的重要学人。1863年,戴望系统阅读了戴震的考证与义理著述;1862—1864年,戴望与谭献曾围绕戴震义理展开激烈论争,推举戴震为清代学术史上一流的学者。而后,戴望撰述《戴氏注论语》,继承了戴震对程朱理学的批判,对天道、人道、王道秩序进行了论述,诸如气化的天道观、一元的性善论、以己之欲通天下之欲的修行工夫、体情遂欲的王道理想等等。勾稽咸同年间戴望对戴震义理的承续,可以推进学界对戴望其人其学、咸同戴震学术接受实况、清代学术思想的认知。  相似文献   

6.
作为清代考据学派的代表人物,戴震反复强调训诂的重要性,并形成了一套科学的训诂方法。从《方言疏证》可以看出,戴震训释词义不仅利用传统的形义互求法,而且利用音理知识,本之六书,因声求义。他还利用异文,推本求源,从而沟通了语言与文字的关系。为做到言而有据,戴震又参之群籍,综核条贯,形成了鲜明的训诂特色。经其弟子段玉裁、王念孙的弘扬光大,以词义考证为主要旨趣的考释终于蔚为大观,成就了中国训诂学史上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7.
戴震是我国思想史上著名的学术宗师和思想巨擎.戴震在对经典考据和诠释的基础上建构了其义理之学思想体系.本文对戴震义理之学在清末民初的历史命运进行了详细系统的论述,使读者对戴震义理之学产生后近二百年的走向有一个全面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并阐述了戴震义理之学所具有的近代启蒙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余英时在清代学术研究中提出的"内在理路"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学术思想,但这一思想在《论戴震与章学诚》中被过分强调了,虽有所见,然亦有所失。余英时在分析戴震与章学诚的思想,处理"尊德性"与"义理之学"、"道问学"与"考据之学"的复杂关系时,纠结缴绕,《论戴震与章学诚》一书的主要价值诉求亦未能达成。  相似文献   

9.
朱熹注《四书》,既不象汉唐诸儒那样信古无疑,遵修旧文而鲜有创新,也不象一般宋儒那样蔑古轻经,空衍义理而学无根底,而是既继承传统训诂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又融合了时代的精神,从而形成了他那独具风格的训诂学。长期以来,朱子的义理之学一直被看成是与传统训诂学无关的东西而遭到诋訾。实际上朱子的义理学是训诂学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是训诂学深入向前发展的结果,朱子训诂名物或阐发义理皆有所本,不蹈空言,不加妄测;他以注疏治训诂,以训诂通义理,同时又能以义理明训诂,训诂义理两不废。  相似文献   

10.
戴震集清代前期学术诸家之大成,不仅有淹博的经学素养,识断精审,不泥于古人成说、汉唐旧注,从经文原典求索圣人文意,而且,他治学能够博涉经史百家之学,兼采汉学训诂、宋学义理,并融汇训诂、义理于一体,贯穿他一生的学术生涯。本文通过类比、综合的论证方法,阐述了汉宋学术在戴震治学生涯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乾嘉时期,"实事求是"作为主流话语,主要表现为一个经学阐释性命题。而乾嘉汉学家作为阐释主体("实事求是者"),其所采用的阐释方法("求")大致可分为两个:一是由训诂通义理来弥合语言性断裂,另一是以剥皮主义来弥合脉络性断裂。不过,这两种方法都必然遭遇到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2.
乾嘉时期,"实事求是"作为主流话语,主要表现为一个经学阐释性命题.而乾嘉汉学家作为阐释主体("实事求是者"),其所采用的阐释方法("求")大致可分为两个:一是由训诂通义理来弥合语言性断裂,另一是以剥皮主义来弥合脉络性断裂.不过,这两种方法都必然遭遇到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海内外学术界对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屡有新的研究成果推出。日本学者山口久和教授的《章学诚的知识论》以其严整的考据与解释学的新视角,尤其引人注目,该书中译本最近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以此为契机,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学报编辑部联合举办了“章学诚的思想与学术”国际学术研讨会(2007年3月)。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章学诚的思想与学术进行了多向度的深入阐发。本刊从与会学者的发言中,编发了这组笔谈。高瑞泉认为,章学诚虽然可以说是他那个时代的学术异数,但在不同于道统论的哲学视野中,章学诚的思想却提示着可能通达真理的道路。许苏民将章学诚的道论思想置于16-18世纪中国哲学启蒙思潮的背号下考察,通过与笛卡尔论“我思故我在”的比较,指出章学诚哲学的第一原理“随其思之所至,即为我之所在”,为其进行道统论批判提供了理论前提,具有深刻的思想启蒙意义。与许文相辉映,董平从历史哲学的纬度阐释了章学诚的“道论”,从“道”的现实性与历史性、“道”与六经的关系等方面追溯了章学诚与南宋浙东学派之间深刻的学术渊源与思想传承,同时对余英时有关此问题的论述做了积极回应。付长珍进一步收缩研究的视域,通过对“宋学”内涵的解析和清理,指出章学诚所提倡、所坚守的是一种义理和知识并举的儒学发展路向,揭示了章学诚儒学之道的宋学向度及其在儒学发展史上的意义。针对戴震与章学诚这段学术公案,吴根友发前人之未发,主要从学术方面和伦理道德方面重新审视章学诚对戴震的批评。山口久和则从现代人文科学的角度,着力挖掘章学诚历史思想中蕴含的语言理论和文本理论。通过解构语言学家王力的训诂学理论和章学诚的语言理论,探讨了新考证学的可能性。章益国试图接着山口教授提出的话题,对“章学诚的言意观”作出进一步延伸和论证。他对章学诚的“史意”做了独到的诠释,认为史意作为一种默会知识,是没有具体实指的“意味”,是一种“非传递性理解”,类同于传统哲学诗文论中的意韵、意境等范畴。本刊希望这场讨论能够进一步唤起学界对章学诚学术思想的关注,旨在共同拓展章学诚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对戴震思想的“分期”研究由来已久,这一研究模式致力于戴震的早期与晚期之间划分出明确的界限,但其结果却形成了“考据学家戴震”与“义理学者戴震”两个难以兼容的形象,为我们理解其学问主旨造成了困难。“分期说”的主要缺陷是立论前提与论据使用的不当。唯有摆脱“分期说”,依照“通经以明道”这一贯穿戴震一生的学问路径,我们才能对戴震形成前后一贯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乾嘉年间训诂考据之学大兴,戴震作为汉学中坚,不但其学术成就为学界瞩目,其心术人品亦为世人关注。在汉学家笔下,他是学通天、地、人的"一代儒宗",为人谨慎公允。在钱载、姚鼐等文人眼中,戴震先是博学勤奋的大儒,然而在其《孟子字义疏证》刊发之后,他们笔下的戴震又成了该"身灭嗣绝"的罪人。在思想家章学诚笔下他是学界难得的理论家,但又因史学引起的个人恩怨,而被描绘成心术不正、虚伪自大的小人。各派学者对戴震学术与品行的记述,正反映出在当时社会价值观的悄然变化,以及乾嘉考据学风所即将遭遇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训诂学是在解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训诂的目的,主要是阐述经义。因此,训诂学在训释词义的方法上,虽有形训、音训、义训之别,但最后还是要落实到义训上。因为“训诂者,义理之所由出,非别有义理出于训诂之外者”(钱大昕:《经籍籑诂序》)。义训范围  相似文献   

17.
乾嘉时期以戴震为代表的考据学派主张通过考据、训诂以见道.这种得道方式对不善考据的章学诚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如何开辟新的得道途径成为章学诚思考的重点.章学诚并不完全反对考据的得道方式,但其立足点主要在于对考据学派展开批评,并提出了"学于众人,斯为圣人"的求道主张.不过,这种得道方式恐怕和考据学派的方式一样缺乏足够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8.
“诗”学和“礼”学是戴震经学思想的重要内容。戴震在“诗”学考证中折射出了非常宝贵的文学思想,有些思想至今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戴震一生于“礼”学用力良多,他开创的以训诂、文献考核等实学手段治三礼的方法论原则,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清人胡承珙、陈奂、马瑞辰等<诗经>学者,说<诗>旨在直接疏证<序>、<传>,以达到比汉唐注疏更为完善的境界.他们大抵认同<毛诗序>所揭示的诗旨篇义,并主要以<毛传>的解说为指归,在内容上则以训诂考据为特色.三人疏解同中有异.胡氏偏重于对经义的阐发;马氏喜欢就字说字,并往往揭示语源、辨析同义词、罗列多义词诸义项,有时所论巴疏离经义而更偏向于语言学范畴;陈奂于经学最为看重的是训诂,训诂明而后义理,明是其认识,但并不积极追求义理之明.解说同一对象时,三家得出的具体结论也有差异.有时解说对象相同,方法相同,引证材料也大体相同,然而结论却完全不一样.清儒对于经典所蕴含的义理,往往各执一词,这说明仅仅依靠字词训诂名物考证就想得出令人信服的说法确有难度.其解说义理,又往往以<序>、<传>为指归,这样依据考证更显出方法上的局限性.对待前人方面,<诗经>新疏的撰者更多的是针对汉唐注疏的缺失,而对宋人<诗>说则态度复杂.大体说来,胡承珙与马瑞辰比较"宽容",引述和采用宋说的情况都有,而陈奂则对宋人带有不屑心理,往往置之于不列不论的地位.不过细检陈氏<诗毛氏传疏>,却能发现不少引宋论宋的材料,只是形式非常隐蔽.新疏三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字词训诂上解决了很多疑难问题,其所用方法值得总结,他们所代表的三种不同的研究方向也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0.
汉代传《诗》者有今古文之分,至郑玄集其大成;宋代说《诗》者又有“攻《序》”与“尊《序》”之争,至朱熹集其大成。他们虽然都是以所谓“经学态度”去注释研究《诗经》的,但二者之间的对立也是人所共知的历史事实。那么,这两个各自统一过一个时代而又互相对立的《诗》学体系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差异呢?清代今文经学家皮锡瑞曾以“汉儒重训诂,宋儒重义理”为说,而视汉学为“章句之学”,宋学为“义理之学”,谓“章句训诂不能尽餍学者之心,于是宋儒起而言义理”云云(《经学历史·经学昌明时代》)。以此泛泛地概括汉宋学术之异虽然也来为不可,但如径谓此即朱熹《诗》说与毛郑之异,则大不然。其不然之辨有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