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翻译等值过程中避免信息流失的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颖  潘晓倩 《文教资料》2006,(8):120-121
翻译意味着信息传递。最理想的翻译是将原语信息完全传递到译文中去,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然而,绝对等值的翻译,即没有信息流失的翻译是很少存在的。本文试图从文学作品翻译角度探讨在翻译等值过程中避免信息流失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通信工程的视角入手,考察同义反复话语的信息冗余性及其在信息传递中的功能与价值。同义反复的特征在于其语义无信息性,其性质为信息冗余,其使用是为了抵消噪声对所传递信息的干扰。在通信工程中,"噪声"指的是任何妨碍信号在系统中真实传递的干扰或瑕疵。在言语交际中,存在着妨碍信息真实传递的各种干扰因素,其中就包括信息接收者(受话人)所持有的与信息发出者(发话人)所发出的信息不一致的甚至相抵触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信息发出者而言是干扰信息真实传递的信息噪声。言语交际是信息协商的过程,发话人为了保证其信息真实有效地为受话人所接受,就需要采取相应策略以克服来自包括受话人所持信息的噪声干扰。同义反复正是为了满足这一功能需求交际者所采取的一种"工具性策略"。简而言之,同义反复的功能在于通过一种"工具性策略"获得信息冗余以消除信息噪声对所传递信息的干扰,从而保证话语信息在言语交际中传递的信度与效度。  相似文献   

3.
就翻译而言,译者有其各自不同的见解,有不同的翻译标准.本文旨在通过对翻译中信息的传递及其过程、本质的探讨;通过信息传递过程中所流露出来的目的的研究来表明翻译具有很强目的性;而其目的的表达又和信息的传递密不可分;同时本文也提出了好的翻译及应有的标准,以及对优秀译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信息转换与交流活动,传播学研究的是信息传递的过程。作为一种社会信息的传递,翻译具有传播的一般性质。文章对翻译与传播学进行目的、模式和本质上的比较研究,揭示两者息息相关及互动的关系,并认为将传播学与翻译联系起来,可以为翻译提供新的研究方法,丰富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5.
公司简介翻译是商务英语翻译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在翻译时传递到英译语篇的信息的发展和传递形成信息流动。通过调整信息流动凸显某些重要上层信息,弱化一些非重点下层信息,以符合受众需求,达到宣传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信息传递的一种方式。伴随信息是原文总信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新闻英语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熟知外国文化,正确理解词义,并恰当运用省略和重复手法,准确生动地传递各类伴随信息。  相似文献   

7.
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语言转换与文化信息传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既是语言的转换.又是文化信息的移植与传递.译者不仅要精通原语和目的语.同时还要掌握两种文化.要有较强的文化敏感性.要重视文化因素.增强文化意识.在翻译过程中要做到语言转换与文化传递的统一.最大限度地保留和传递原语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8.
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译者作为翻译活动过程中的信息接受者和信息发送者的双重身份,探讨译者主体性在传递原文信息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研究表明,译者主体性可体现主、客观因素上,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有利于译者进一步明确主体的构成要素,从而达到传递信息、有效进行翻译活动、传播异域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翻译不仅是语言交流手段,同时也是文化信息传递的桥梁。要想在英汉翻译中准确地传递文化信息,翻译者必须对英汉文化差异有深刻的了解,结合适当的翻译方法,才能确保英汉文化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在电视教材使用过程中,随着教学信息的传递,学生得到的信息并非都有实际效果,这些对学生没有实际效果的信息称为干扰(也称噪声).其来源有三方面:  相似文献   

11.
信息论是传播学的一个主要理论.它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信息负载、信道容量、噪音和冗余等被广泛应用于翻译领域,对于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起到了积极作用。习语作为语言中的特殊成分,其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过程,更是文化意象的传递过程。  相似文献   

12.
翻译界一直把翻译看作是一项以译者为主体的语言和文化的转换活动,这似乎赋予翻译太多的主观化色彩,忽略了翻译学作为学科而存在的客观现实。笔者认为,与其把翻译看作是一项语言和文化的主体转换活动,不如将它视为客观的信息流动过程,即源语中所含各种语言、文化信息流向目的语的动态过程。这里从市场运行的角度探讨了翻译信息的流动性,并认为没有信息流动性就没有翻译,因为翻译本身即是一种信息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为理论基础,根据机械类英语资料的词汇、语法及语篇特征及其翻译标准,提出此类资料的汉译常用的翻译方法及策略,如增词及省词法、转译法、分译法等,并通过实例验证了以功能派翻译理论作为理论指导的翻译行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无论什么文章都不可避免地涉及文化,因此,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翻译,更是文化的翻译。汉译英的文化翻译技巧包括:文化信息的方法、重组文化信息的方法和直译加注法。  相似文献   

15.
广西边疆文化是壮族古老历史及璀璨文化的典型代表。旅游翻译对全球化背景下边疆地区涉外旅游的作用日益突出。旅游文本除了提供信息外,具有相对独特的文体特征,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也应该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国际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传播信息的方式,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正牵动着一场教学领域诸多方面的大变革。在信息时代,翻译作为传播信息的一种方式将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首先,本文探讨了以互联网为龙头的信息时代给翻译教学带来的影响;为使互联网资源的利用具有可操作性,接下来,笔者讨论了几种运用互联网资源辅助翻译教学的具体方式;最后,笔者提出了目前利用互联网资源辅助翻译教学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当今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对术语翻译领域产生的影响,并从译者术语能力角度论证了运用翻译工具进行术语翻译的必要性。文章从机器翻译、机助翻译、词典类工具、网络搜索四个方面对术语翻译工具展开了分析,讨论了上述翻译工具对保证术语翻译质量及提升翻译效率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The information age has put forward higher demand for the translator not only to possess sound grounding in basic skills of translation, but also to grasp the advanced equipment and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assist in their translation work.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oblems in automatic translation and proposes solutions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相似文献   

19.
<迦因(茵)小传>从它的全译本刚一问世,就在当时文坛引起轩然大波,后来研究界在事实辨认与评价上也出现争论.杨紫辚、包天笑的半部译本<迦因小传>比较林纾的全译本<迦茵小传>,究竟删节了哪些内容,是否为故意删节,这是研究界争论的焦点所在,也是如何对两个译本进行客观评价的重要问题.多年来研究者没有认真关注杨、包译本,因而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信息转换与等效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旨在对翻译操作过程理论进行探讨。认为奈达的等效翻译是翻译的客观标准 ,翻译操作过程是个信息转换过程 ,在信息转换过程中 ,仔细分析信息 ,准确分辩信息 ,灵活机动的处理信息才能使信息保真、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