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加强我国地质勘探水平,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探测技术装备,为实施地壳探测工程,提高地球认知、资源勘查和灾害预警水平的战略部署服务,吉林大学承担了“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重大专项中的“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SinoProbe-09)”项目。经过三年的探索研发,主要针对来自地球深部的物理和化学等现象和信息特点,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基础能力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在面向三维地质模型的综合研究一体化软件平台、具有大深度科学探测能力的大功率陆地电磁勘探系统、具有大面积和高效率探测能力的智能化无人机地磁场探测系统、无缆自定位地震勘探系统、万米超深陆地科学钻探重型装备和实验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关键探测技术装备的系统化自主研发,突破国外对核心技术的垄断和封锁,提升我国重型装备在深部探测和深部找矿中的技术水平,为国家即将全面开展的地壳探测工程(深地)计划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我国深部矿产资源勘探技术装备对外依赖度高,探测深度浅、精度低、定位不准,制约了我国深部矿产资源的有效探测,发展自主研发的高集成一体化深部探矿装备迫在眉睫.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撑下,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石油大学(北京)、长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石油大学(华东)9 家单位,开展了"地下及井中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装备"项目(项目编号:2018YFC0603300)研究,目标是研制井中重力、井中 / 井间 / 地井电磁及中子伽马测井等一体化智能多参数测量系统,形成地下及井中探矿成套勘探装备与软件,并开展示范应用,具备 3000 m 以浅探矿成套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落实国家加强地质工作,实施地壳探测工程,提高地球认知、资源勘查和灾害预警水平的战略部署,我国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于2008年启动了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sinoProbe)专项。该专项下设9个项目,其中由吉林大学承担的项目9“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sinoProbe-09)于2010年正式启动,经过三年的探索研发,在大型软件平台、大功率陆地电磁勘探系统、无人机地磁场探测系统、无缆地震勘探系统、万米超深陆地科学钻探重型装备和实验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国家即将全面开展的地壳探测工程(深地)计划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矿井瞬变电磁法作为一种非接触式探测技术,在煤矿水害探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介绍了矿井瞬变电磁场探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于"烟圈效应"理论的视电阻率计算和时深转换;并采用适合巷道探测环境的测量装置和施工方法对深部巷道底板进行超前探测,通过实际钻孔验证取得良好的探测效果。  相似文献   

5.
煤矿采空区富含水对煤矿安全生产构成事故隐患,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对查明断层、采空区及陷落柱等地质构造有明显的优势,是探测煤层采空区及陷落柱行之有效的手段;瞬变电磁法则可查明构造含水情况,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即可对采空区、陷落柱边界及含水情况做出探测,为煤矿开采提供技术保障.本文以探查山西北祖煤矿老窑、采空区、陷落柱破坏范围及积水情况为例,说明了利用三维地震勘探和瞬变电磁法技术探查煤矿采空区及陷落柱的具体方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如今国内外的深部找矿现状和国内的问题进展,发现我国深部找矿技术发展具有一定的潜力。大体概括了如今国际上先进的新物探和新化探方法,例如瞬变电磁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大比例尺航空物探法等物探方法和活动态金属离子法、酶浸析法、地电化学法等化探方法。并分析了如今我国在深部找矿问题上应该注重技术发展、人才培养。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2008年在多宝山外围地区开展矿产远景调查工作。通过区域地质调查、高精度磁法测量、相位激电测量、土壤测量等多种方法,查明该区成矿地质条件,圈定物化探综合异常后,进行系统矿产检查,发现了孟德河金矿,提供可进一步工作的找矿靶区,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在找矿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4,(11):F0004-F0004
贵州省地矿局103地质大队在对区内南华纪锰矿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成矿作用和找矿预测方法以及深部找矿方法技术进行探索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锰矿新类型,建立了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成矿系统、成矿模式、找矿模型,确定深部锰矿找矿的关键技术与方法。近年来先后投入13.05万米的钻探工作量,新发现松桃道坨、西溪堡超大型锰矿床以及杨家湾、李家湾等大型锰矿床。截止2013年底,实现新增锰矿资源量2.42亿吨,大幅提高了我国锰矿资源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项目简介 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电磁法(Fixed—wingAirborneTime—domainElectromagneticMethods,FTEM)具有探测深度大、测量精度高的技术特点,自20世纪50年代末INPUT系统问世以来,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电磁法方法、硬件研发的核心技术一直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少数西方发达国家所掌握。FTEM系统被广泛地应用于地质调查、矿产勘查、水资源调查、农业土壤检测、环境检测等领域,世界范围内由时域航电系统发现的各类块状硫化矿、金矿、金刚石矿等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遂川县金矿,在开展资源储量核查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已知矿体的空间赋存状态、地球化学特征、成矿地质特征、金的富集规律、矿床成因及矿体形态、品位、厚度变化趋势等,重温原勘查报告的找矿标志及成矿规律,重新建立了成矿模式,指出了找矿方向.本文认为矿区内存有与加里东期中酸性岩体有关的成矿系列矿床,中深部有矿体及隐伏多金属矿体存在的可能,应利用中深部已有的探、采矿工程开展物化探工作.通过加大深部综合探矿力度,进行综合找矿,综合评价,有望扩大矿床规模,找到接替资源.  相似文献   

11.
在地形复杂的山区选取合适的方法,准确、高效的探测地下深部矿体的赋存位置,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应用先进便捷的高频大地电磁(HF-MT)测深系统Stratagem EH-4对桂北目标矿区进行电磁排列剖面测量。分别采用Bostick和快速松弛迭代反演方法对实测数据进行解释处理,经工程验证成果图件所标示断裂构造及矿体位置与实际地质情况吻合。该野外观测方法、技术及数据处理、解释方案值得在矿产资源勘察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和矿产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把节约和保护资源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破解资源的瓶颈制约;坚持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并举,首先立足于国内,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坚定不移地走绿色矿业发展道路。20年来,通过加强矿产勘查,提高了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在矿产开发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主要矿产保有资源储量不断增长;加大矿业开发,提高矿产品供应能力,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强化矿产资源监管,规范勘查开发秩序,基本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体系;积极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贯彻节约优先战略,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效率;发展绿色矿业,建立完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力度,推动矿产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解宗方 《资源科学》1993,15(5):15-20
本文根据系统学原理,在分析豫西山区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特点和基础上,制订了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开发目标;对山区开发的物质、资金、科技、劳务、管理和政策等软环境和硬环境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振兴豫西山区必须实现“六个转变”和建设“七项体系”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4.
对胶东地区胶莱盆地北缘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床进行了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研究 ,查明了该类金矿床特征 ,建立了该类金矿床找矿模型 ,提出了胶莱盆地北缘金矿化区为金矿战略接替基地 ,东北缘蓬家夼矿化区为超大型金矿找矿靶区 ,提出科研预测储量 142吨。  相似文献   

15.
深水油气资源全球储量丰富,已成为世界油气资源的重点勘探领域。相对于西方国家在深水油气领域的"开发热",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还刚刚起步。我国南海深水油气资源丰富,但由于缺少深部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油气地质评价,地球物理普查仅限于南海北部地区,而且勘探开采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科技问题。本文对深水油气勘探领域的主要科技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巷道掘进前方隐伏的导、含水构造或老窑采空积水区极易造成矿井突水事故,对煤矿安全生产构成极大威胁。研究定向超前探测技术,准确及时地预报掘进前方隐伏的赋水构造,对于煤矿的防治水工作与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磁偶源平行层理激发方式下全空间瞬变电场的扩散衰减过程,得到了不同地电断面瞬变磁场的响应特征,分析了矿井瞬变电磁定向超前探测的原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瞬变电磁定向探测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说明矿井瞬变电磁法定向超前探测技术对老窑采空积水区和巷道前方断层的探测取得了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月球探测的进展与我国的月球探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月球探测是我国航天活动发展的必然选择,将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第 三个里程碑,自20世纪60—70年代的第一次月球探测高潮后,迎来了“重返月球”的又一次 月球探 测热潮,以开发利用月球上丰富的核聚变燃料氦3、矿产和空间环境资源等为最终目标。 我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月球探测的技术能力,首期工程的科学目标包括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r 、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和探测地月空间环境 。  相似文献   

18.
梁姗姗  杨丹辉 《资源科学》2018,40(3):535-546
世界范围来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蓬勃兴起,实体经济向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型发展将对全球矿产资源消费总量和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开展世界及中国矿产资源消费总量、结构的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等相关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矿产资源消费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工业化对矿产资源消费总量和结构变动的作用以及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综述发现已有研究成果对于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稀有金属消费的研究不足,同时忽视了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对矿产资源消费的影响。鉴于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路径不同,今后应强化对后起工业化大国矿产资源消费规律的探索,精准刻画原材料库兹涅兹曲线,科学研判和揭示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对矿产资源消费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为新时代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战略调整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撑。  相似文献   

19.
Skywave refers to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 reflected or refracted from the ionosphere and propagated in the form of a guided wave between the ionosphere and the Earth''s surface. Since the skywave can propagate over large distances,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long-distance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demonstrates the feasibility of skywave for deep resource and energy exploration at depths of up to 10 km.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advancements were accomplished in furthering skywave applications. A new solution method based on Green''s function has been developed to study skywave propagation in a fully coupled lithosphere-air-ionosphere full space model. For the first time, the model allows one to study skywav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lithosphere containing inhomogeneity such as ore deposits or oil and gas reservoirs. This model also lays a foundation for skywave data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On a parallel line, we have developed a multi-channel, broadband, low-noise, portable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suitable for receiving skywave signals. Using the skywave field excited by a high-power fixed source located in central China, actual field surveys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some areas in China including the Biyang depression of Henan Province. The initial results appear encouraging—the interpreted resistivity models prove to b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seismic exploration and known geological information, and the exploration cost is only ∼1/4 to 1/10 that of seismic surveys. These initial successful applications of the skywave theory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rther verification of the new method.  相似文献   

20.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资源已经成为地区之间竞争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各地区政府对科技资源在区域内是否能得到很好地集聚给予了高度重视,能否科学地评价区域科技资源的集聚能力成为推动区域科技资源集聚效率提升的关键.基于此,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科技资源集聚能力评价体系,以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合港澳台地区)的科技资源集聚能力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各区域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