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体育专项教学中应用内隐学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内隐学习在运动技能学习上优势的理论,概述近年来运动技能运用内隐学习来习得的试验研究,在对上述研究的基本特征加以总结的基础上,指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内隐学习对教学效果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磊 《体育世界》2013,(4):114-115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内隐学习的涵义、外显学习与内隐学习的关系以及运动技能内隐学习的优势进行了研究。为了更好的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运动技能内隐学习,学校体育要重视内隐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发挥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协调效应,使用暗示教学法挖掘学生的潜能,丰富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体育教师动作示范能力,重视隐性体育课程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内隐认知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内隐认知的特征、内隐认知在促进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领域中的体现及对相关现象的理论解释和内隐认知与隐性体育课对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的影响等3个方面,阐述了内隐认知在促进大学生体育与健康中的功效。试图通过本文研究,促使高校体育教育更加关注大学生的体育内隐学习,从而与外显体育学习相伴生辉,实现体育课程贯彻健康第一、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多元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内隐学习是无意识地获得刺激环境操作规则及潜在结构的过程,是不同于人类外显学习的另一种学习模式。运动技能的内隐学勺在技能的保持时间、复杂技能的掌握、应激条件下等方。面表现出的优势及特点表明:排球教学中采用内隐学习,更有利于绝大多数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运动技能的掌握、体,育能力和体育素养的培养以及学习动机的激发,建议在排球教学中广泛采用内隐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5.
以羽毛球运动“多拍-回合”的项目特征为逻辑起点,针对传统羽毛球教学与训练中单纯以线性技术教学为主的教学思路进行变革与尝试,呼吁一线教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练员、运动员重视该项目由“多拍-回合”所引发个体情境体验的深度、广度、细腻和多样性对技能习得与知识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复杂多拍情境的对抗下,强调以学生情境体验为起点,关注学生对运动情境的内在理解及其与运动情境的信息交互作用,由感知情境的过程来激发其技能习得和运动知识学习的心向,推动技能习得与运动知识学习与发展,为学生长久地参与羽毛球运动,提高运动员个体的训练效果奠定坚实的生理和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高尔夫推杆击球技能为实验对象,采用类比学习范式和双因素混合设计,通过对22名被试的研究发现:1)类比学习虽然有外显的指导语,但练习者并不能报告具体的与技能操作相关的知识,因此是一种有效的内隐学习方式;2)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在运动技能获得进程中的效果是相当的;3)通过内隐习得的运动技能在压力条件下表现出很好的抗应激性.内隐习得运动技能的抗应激性特征为干预运动实践中的Choking现象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7.
运用实验研究、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健美操教学中运用内隐学习模式进行探讨和研究,结果表明:内隐学习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学习特点,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健美操运动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构建了开放式体育教学模式,并在高校滑冰教学中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开放式体育教学模式在提高大学生运动技能、体育知识、体质健康、学习主动性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开放式体育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积极体育情感体验的发展,促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养成;开放式体育教学多模块的教学生形式受到学生的喜欢,能够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学生进行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体育需求,发展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9.
内隐学习理论在高校排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是学生在运动技能获得中的两种方式,它们相互协同,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运动技能教学中要摆正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的关系,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内隐学习潜能;使用图示教学法、表象教学法和暗示教学法能调动学生潜在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排球传球技术的学习和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刘建刚 《体育世界》2014,(12):101-103
学习效果保持时间较长、促进复杂技能掌握、具备更强的对抗疲劳、外界干扰、刺激的能力是运动技能内隐学习的巨大优势。经过查阅文献资料,运用逻辑推理和走访调查,对内隐和外显学习对比分析,最终得出:建设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应从创建运动技能内隐学习氛围入手,营造健康、活泼的校园环境,促进体育文化多层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