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园教师是职业倦怠的易发群体,而人格特质则是影响个体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对江苏省六城市563名幼儿园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较高;"神经质""宜人性""开放性"人格特质是影响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宜人性""开放性"人格特质越明显.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越高.可从教师个体、教师教育和社会评价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以减轻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程度.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师压力日益受到全世界教育界的重视,教师压力过大产生的教师职业倦怠,会给教育带来不良影响。因此,缓解教师压力、减轻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教师压力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瞿淑芳 《教师》2011,(24):27-28
一、何为教师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指教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工作后,当初的热情丧失殆尽,对工作产生倦怠情绪。很多人不能理解,现今中国教师的工资待遇已得到很大提高,还有什么倦怠可言?而事实上,每种职业都有其特点,如医生、  相似文献   

4.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由于不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对自身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状态,使教师厌烦和畏惧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心理反应。如何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再闯新路,关注教师的工作状态,挖掘其潜力,焕发其热情,提升其素养,对消减教师职业倦怠、拓宽教师发展之路、增大课改成效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严重影响幼儿园教育质量。工作任务繁重、精神压力大、社会认同不高、自我价值不能实现以及幼儿园教师个人心理承受状况差异是造成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本文从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角度出发,分析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与成因,并针对这些现象提出了相应的防范与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江西省赣州市十七所学校1073名教师的调查研究发现:赣州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多表现为情绪疲惫,而职业倦怠又进一步加剧了教师的压力反应;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多来自可控性低的社会、学生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核心自我评价中的四个人格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高于压力变量,教师的职业倦怠状态具有人格基础。建议学校为教师提供教学过程的自由决策权,激发教师成就动机,加强教师专业团队建设,从而有效防止教师职业倦怠,让教师能"乐在压力"。  相似文献   

7.
翟清 《考试周刊》2009,(30):231-232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幼儿发展,教师为本;幼儿园发展,教师为本。教师是幼儿园的生力军。但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越来越普遍地存在着,教师不仅要承担琐碎、繁重的日常带班、教学工作,而且要参加幼儿园的教育研究活动。因此,如果幼儿园的教研活动既呆板、枯燥又缺乏实效性,就会直接影响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使教研活动流于形式,这也是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孟繁旭  高瑛 《西部素质教育》2024,(3):140-143+149
文章以广西中学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量表调查广西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广西中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并不严重,但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情绪衰竭;教师职业倦怠和教师效能感显著相关;教师效能感和工作满意度均负向影响教师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9.
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对孩子的学前教育,一个好的幼儿园好的幼儿教师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然而,近年来幼儿园教师倦怠的现象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教师发挥其正常的教学水平,不利于孩子的学习与健康成长。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已经成为了幼儿园的重要工作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介绍了幼儿教师倦怠现象,并分析了教师倦怠的原因,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下的一种极端反座,主要表现为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方面.对大连市部分幼儿园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包括社会、组织和个人三方面,社会、幼儿园和个人都应采取积极有效的解决方法,以保证幼儿园教师队伍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郭绒 《比较教育研究》2021,43(12):28-37
运用CiteSpace分析WOS数据库中493篇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SSCI文献,研究发现:8篇关键文献和6位关键学者的成果在概念框架、测量工具、影响因素等方面奠定了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知识基础;当前研究热点聚焦在五大主题——教师职业倦怠的组织因素、教师职业倦怠的测量、教师职业倦怠的个体因素、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健康以及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研究前沿为自我效能、工作满意、工作投入三大要素与教师职业倦怠的相互关系.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呈现出"峰"型结构,即立足知识基础围绕热点主题推进前沿探究.未来需将这一"峰"型结构嵌入"人-教育-文化"的三重语境,通过丰富教师职业倦怠的循证干预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相关因素及其对教育质量的作用机制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的本土和跨文化研究,推动知识生产与个人发展、教育进步以及文化自觉的积极互动.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用欧文·戈夫曼"拟剧理论"及其"前台""后台"概念来审视和探讨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可以为我们正确认识及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提供新的思路.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根源在于前台与后台之间的冲突以及由此造成的前台紧张.在幼儿园教师的前台与后台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寻求间台空间或许可以帮助幼儿园教师走出职业倦怠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消极的反应,而职业价值观是职业压力影响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由于受功利价值取向的影响,一些教师呈现出重教育教学技能培养,轻职业理想与价值观教育的倾向,而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表现就是职业理想幻灭、职业价值观动摇。  相似文献   

14.
马雅菊 《考试周刊》2010,(39):28-29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工作性质单一,学校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教育人际关系日趋纷繁复杂,是引发教师职业倦怠的工作职业因素。学校应优化教师管理体系,以有效预防教师职业倦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刍议教师职业倦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涉及职业自身的特点、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教师个人因素等方面.关注教师职业倦怠,探寻原因与对策,对于提升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专业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而缓解、远离教师职业倦怠需要社会的支持,也需要营造良好的学校组织氛围,还需要教师个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目前,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表现及其危害,进而从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角度,提出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广西教育》2008,(28):23-23
肖庆华在《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第5期上撰文说,在教育变革中,教师职业倦怠出现了新的特征。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因长期的工作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所致的一种精疲力竭和工作能力下降的状态。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低、抵制与消极心理、教学水平下降以及责任心不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个体耗尽其心智、生理、情绪资源的表现,对教育的危害极大。本着眼于教师教育一体化过程,视教师职业倦怠的防治为系统工程,从教育的内外部因素分析、探讨了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昆明市10所公办幼儿园的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层抽样随机抽取了183名幼儿教师作为有效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总结了公办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并从社会因素、职业因素、幼儿园因素、个人因素四个方面分析了公办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最后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教师职业倦怠是影响教师职业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针对我国教师职业现状,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和产生原因,并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视角提出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