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美 《学周刊C版》2011,(10):138-138
幼儿期是幼儿掌握技能、培养能力、建立习惯和获得知识的关键期.而这个阶段也是幼儿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机。通过在材料中创新.环境中创新.鼓励中创新,肯定中创新,生活中创新.活动中创新,掌握中创新.发展中创新.进而使创新教育渗透在幼儿成长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幼儿的心田.成为浸润幼儿健康成长的强大力量.为幼儿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强大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感受迷宫的乐趣。 2.发展幼儿钻、爬等基本技能,锻炼幼儿身体的协调性。 3.引导幼儿在迷宫中亲身体验立体空间关系,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相似文献   

3.
方智华 《考试周刊》2012,(85):180-181
幼儿园的任务是保教结合.中职学前教育的学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在《幼儿卫生学》教学中提高他们的幼儿保健能力对幼儿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本文认为.在《幼儿卫生学》教学中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保健能力的措施有:1.丰富学生的幼儿卫生知识:2.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幼儿保健能力;3.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来提高学生的幼儿保健能力;4.加强实习来提高学生的幼儿保健能力.  相似文献   

4.
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幼儿的学习兴趣可以很好地在游戏中得到激发.使幼儿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积极的情感。在幼儿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将游戏化的理念带人体育教学.开展各种符合体育教学大纲要求的体育游戏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在体育学习中体验快乐.  相似文献   

5.
温水鱼 《考试周刊》2013,(99):195-195
幼儿体育游戏活动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如何培养幼儿对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从而在快乐中更健康地成长呢?教师在实践工作中.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范军英 《学周刊C版》2011,(11):113-114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在现阶段.幼儿园作为幼儿的教育机构.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在注重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还要重视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现在一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的年轻父母对自己的子女更是溺爱.使幼儿与外界环境接触过少.片面强调幼儿的智力发展.从而导致幼儿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能力。因此.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幼儿不能清楚地明白自己行为的后果.  相似文献   

7.
绘画,是幼儿钟爱的另一种语言。一个点、一个圆、一片红、一抹蓝,都在述说幼儿内心的话.闪现幼儿纯真的心。在幼儿园的不同时期.幼儿的绘画会有不同的特点.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及时把握幼儿绘画的年龄特征.选择不同的指导方式.有针对性地引导.让幼儿在绘画中释放天性.感受快乐。  相似文献   

8.
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首先要营造开放式的科学活动环境,其次要优化科学活动的内容、方法.善于捕捉幼儿创新的火花,及时引导、点拨,激励幼儿创新.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质疑,学会思考,学会标新立异.从而提高幼儿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幼儿期是创造性的萌芽时期,是创造性培养的启蒙时期.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是幼儿认知发展中的重要方面。 幼儿生性活泼好动.活动课程是最适合幼儿年龄与身心发展特征的课程,它使幼儿在娱乐中学习.在活动中创造。开展专门培养幼儿创造性的活动课程.对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的语言运用、创造性地表达自己对周边事物的感受等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幼儿的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阶段.向幼儿提供集体学习的环境,从兴趣入手,在看、听、说的阅读过程中,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帮助幼儿接触书面语言.发展他们学习书面语言的行为。培养他们对书面语言的敏感性,养成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为幼儿日后入小学正式学习书面语言做好准备的一种寓教于乐的语言活动。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幼儿园环境已成为我们教育课程的一部分。在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创设中.我们将幼儿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从幼儿的认知发展和年龄特征出发.让课程的价值在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体现.把环境设计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课程模式的建构性要素.让幼儿园教育环境真正成为幼儿发展和成长的舞台.给幼儿的人生道路增亮添彩。  相似文献   

12.
作为融保育和教育为一体的学前教育.在对幼儿实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时,必须把“体育”放在首要地位.以提高幼儿的身体健康水平,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讲到我们应把幼儿的室内活动转向户外活动.以及户外活动设置的改造和丰富.并着重写到教师在幼儿户外活动中观念改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纪晓丹 《学周刊C版》2014,(5):210-211
挫折教育是幼儿心理发展所需要的.因此加强学前幼儿的挫折教育.优化其心理素质.有利于学前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本文论述了挫折时幼儿成长的意义.描述了挫折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误区.进而提出加强幼儿挫折教育的建议.主张家庭、幼儿园应密切配合以共同提高幼儿的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14.
王小英 《学周刊C版》2014,(5):213-213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既会有愉快的体验.也会遇到各种挫折.增强幼儿应对挫折的能力.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如何对幼儿开展恰当的挫折教育.是当前幼儿教育的热点问题.更是重点课题。对于幼儿挫折教育.目前社会各界存在很多争论。笔者经过调查研究.认为开展科学的幼儿挫折教育是必要的,也是有章可循的。  相似文献   

15.
方莉梅 《学周刊C版》2014,(8):234-235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就幼儿健康领域的发展明确提出既要重视幼儿的运动兴趣.又要在凸现幼儿活动主体性的基础上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这一观念的提出.向传统的体育活动模式发起了冲击。只有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的运动环境.幼儿才能获得健康的锻炼.为促进心理品质的提高打下基础.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并通过合作完成一项运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本文首先阐述了创设幼儿运动环境的原则.其次分析了打造幼儿运动环境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为使孩子们从小接受良好的礼仪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应该充分发掘潜在的教育资源.积极创设环境和氛围.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文明礼仪.从小养成良好的礼仪素养和行为品质。一、抓住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进行礼仪教育幼儿一日生活包含着大量的礼仪教育契机.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强化幼儿礼仪意识.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如利用幼儿入园和离园时间对幼儿进行礼仪用语教育。每天幼儿来园.见到教师要问早、问好。这是对孩子最起码的礼貌教育。教师先主动热情地向孩子问好.为幼儿做表率.并且肯定和表扬讲礼貌的孩子.然后再教幼儿与家长分别时说“妈妈再见”或“爸爸再见”。课间盥洗和喝水时对幼儿进行交往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17.
交往是人与人之间架起沟通、友谊桥梁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社会人类发展的需要.而这种需要正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更显得日益强烈了.促进幼儿同伴交往.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符合当前社会改革的迫切需要.同时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为幼儿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和机会.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使幼儿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如何培养幼儿交往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自制玩教具是幼儿阶段教学手段的最佳选择.教师在制作过程中要有幼儿的积极参与.要提高自制玩教具的可操作性和探索性.为幼儿创造更适宜的玩教具和学习条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幼儿科学教育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与家长认识到作为幼儿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科学教育对培养幼儿基本科技素质.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对幼儿积极情感的培养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幼儿情感态度的隐蔽性、不能在短期内见到培养成效等原因.所以教师主观上承认积极情感培养的霞要性.而在行动上往往予以忽视。  相似文献   

20.
区域活动是一种幼儿非常喜欢的学习活动,它给予了幼儿自由的游戏空间和自主的游戏氛围。在开展区域活动中.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需要及个体差异.有意识地引导大班幼儿参与设置各种区域.制定各种规则。同时我们还为幼儿提供了具有多用性和开发性的游戏材料.并在活动中进行有效的指导、评价.引导幼儿在自由选择、自主操作的基础上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尝试在操作和实践中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幼儿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