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后进生存在于学校的每一个班级,他们不仅关系到一个班级的班风,而且还影响到一个学校的声誉。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为了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更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这些学生的心理状态,走进他们心灵的深处.分析原因,找准突破口,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后进生转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所谓“后进生”就是课上不守纪律,成绩不理想,不思进取的学生。他们是课堂教学的“弱势群体”,易受老师的冷落和同学的孤立。如果不慎重对待后进生,他们往往对班级的安定构成威胁,成为班级破坏的“导火索”。因此,在新课程环境下,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提升他们的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转化后进生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点”字功。  相似文献   

3.
1.学会正确关爱,营造温馨班级。(1)“偏爱”后进生。每个班都有一些“后进生”,如:上学经常迟到、早退,特别是不完成作业等。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努力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在班集体中,要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的友谊,同时大胆吸收这些“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在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4.
“后进生”作为我们教学中的一个大群体,他们的表现对班级的班风学风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后进生”的成因及心理特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后进生”转化的策略方法.以此来建设优良的班风学风,促进班级学院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徐超 《华章》2011,(26)
在任何学校的任何班级,总会出现我们通常说的“差生”,在班级管理中,最让人费神的是这些“差生”,我们一般都称为“后进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学习成绩差、纪律散漫、不求上进,对于我们农村中学来说,他们人数不少,影响也很大.所以,如何走近后进生,帮助他们走出“泥潭”,对他们进行转化,是一个班级管理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每个班级都有后进生。他们是班级的一部分,他们和“非后进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每位教师都会遇到后进生,如何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我们教师必不可少的工作。作为一位低年级的英语教师,我对帮助后进生,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近来我发现班级里面有一些学生.对自己很不“关心”:老师表扬“好事情”.他们就望望那些“佼佼者”:老师批评“坏现象”.他们就看看那些“后进生”。似乎什么都与他们无关.什么对于他们都无关紧要。他们满足现状,不会十分落后,也不会积极进取。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后进生”是令教师最头疼的一个问题。后进生俗称“差生”,是在同龄人、同一班级中掉队的学生。后进生一般在学校里的学习成绩差、品德不良,那么他们是真的无药可救了吗?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会有一些后进生,通常他们在班集体中所占的比例不多,但如果没有做好转化工作,就会影响他们的前途和未来命运。因此,教师应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不让任何一个学生“落伍”。一、融洽师生关系是转化后进生的先决条件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0.
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所谓的“后进生”,他们无心学习,我行我素。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育失误是后进生形成的直接原因,表现为分班教学的等级分化、座位安排的隐性歧视、课堂互动的边缘效应以及“后进生”定势印象的集体意识不良等。学校的管理、教师的行为、班级的活动中透视的“不平等”信息标定一些学生为群体的“越轨者”。在教师期望与班级互动的影响和强化下,“后进生”产生了。  相似文献   

12.
后进生的形成受许多因素影响,其中最为直接和重要的是学校教育失误所致。学校教育失误是一种教育过程机会不均等分配的体现,表现为对学生分班教学的“等级分化”、座位安排的“隐性歧视”、课堂互动的“边缘效应”以及班级对“后进生”印象定势的集体意识不良等。学校的管理、教师的行为,班级的互动中透视的“不平等”关系,给部分学生贴上了“后进”的标签,标定一些学生为群体的“越轨者”,在教师期望和班级互动进一步影响和强化下生产了“后进生”。  相似文献   

13.
张洁 《新疆教育》2012,(5):85-86
“后进生”几乎在每所学校、每个班级都存在,只不过因他们的个性特点、所处环境及其后进程度不尽相同而已。因而,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成为许多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①没有爱就没有教育;②寻找“闪光点”,激励自信争上进:③扬长避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④持之以恒,耐心转化;⑤家校配合,多管齐下共同教育。后进生是“迟开的花朵”,他们不是不可救药,而是要对症下药。对后进生工作,我们要持之以恒,不歧视他们,不放弃他们,对他们的教育我们要多想法子,不能过于简单地说教。只要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关心爱护他们,后进生这一朵朵迟开的花一定会开放得绚烂多姿。  相似文献   

14.
刘科勇 《陕西教育》2009,(7):118-119
所谓后进生就是文化知识基础差.纪律散漫,学习目的不明确,甚至无心学习的学生。老师常常称他们为“尾巴”。一个班级的进步同这些后进生有着很大的关系。那么如何转变这些后进生呢?下面我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及做法。  相似文献   

15.
在平常的班级管理中,最让人劳心费神的是那些学习成绩差、纪律散漫、不求上进的后进生,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影响很大。所以,如何走近后进生,帮助这些后进生走出“泥潭”.对他们进行成功的转化,是一个教师能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更是每一位教师的神圣职责。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这些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下面是笔者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6.
学校是一个大社会,而后进生就是这个大社会的必然产物。正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郁不可能没有后进生。  相似文献   

17.
郭凤仙 《中学文科》2009,(15):143-144
现在的班级难管、学生难教,主要是学生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出了所谓的“后进生”。这些学生当中,有的学生不仅成绩很不理想,还调皮捣乱、无所不为:迟到、早退、旷课,上课不注意听讲,扰乱课堂秩序,不服从老师管教,甚至顶撞长辈。这些“后进生”影响了相当一批学生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转化这些“后进生”,不仅对他们自身的学习、成长有益,也有利于班级、学校的管理,对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这些“后进生”的进步空间比较大,也是比较有后劲的学生,所以笔者又把他(她)们又称之为“后劲生”。  相似文献   

18.
“抓两头,带中间”是我国现行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这种班级管理中,教师经常关注的是优秀生和后进生。优秀生因其突出,可以拿名次、获奖,为教师、班级乃至学校增光添彩而受到青睐;后进生因其突出,易闯祸,惹乱子,给教师、班级乃至学校脸上抹黑而成为“重中之重”,也是教师关注的焦点。那些既不出类拔萃,又不惹是生非的中等生,则往往被班主任“囫囵”视之,造成集体性疏忽,实质上处于被遗忘的角落,成了班级教育的盲点。  相似文献   

19.
在职业学校教育的过程中,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难以胜任日常的学习,成了“后进生”。后进生的问题是职业学校教育的难题之一,一个班级之中后进生的数量虽然不多,可是往往“能量”不小。因为这些学生在学习上出现了障碍,对教学内容听不懂、学不会,就会把过剩的精力通过其它途径释放出来,从而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班级的稳定。再有,现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后进生”,  相似文献   

20.
学校每个班级里都会有一定数量的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属于“第三世界”。如何转化这些学生,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他们在思想、学习等方面赶上甚至超过“第一世界”,是学校教师和家长都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我认为,转化后进生必须做到“六优先”。 一、偏爱优先 教师的劳动成果要通过全体学生来体现。因此,对后进生仅仅做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