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螺旋理论是继国家创新体系之后出现的新型创新理论模型。本文借助三螺旋理论的启示来阐释知识经济社会中,大学、企业和政府之间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概念,主要探讨了创新创业型英语人才培养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典型的四螺旋特征,该大学围绕"四重螺旋"知识生产创新模式,形成"政府—大学—企业—社会"的创新创业教育主体架构.在创新创业教育四螺旋模式运作过程中,大学充分利用地域优势资源,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强与企业集群、社区之间的深度协同关系.增加创新创业课程内容的实践性、注重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以及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我国从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四螺旋模式获得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三螺旋理论下欧洲创业型大学的组织转型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螺旋理论讨论了在知识生产与转化的不同阶段,大学、产业与政府等创新主体相互联结在一起,形成三种力量既相互影响又螺旋上升的三螺旋模型关系,其中又包含宏观与微观层面上的两种循环。创业型大学是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关系发展的推进器。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拓宽的发展型单位、多样化的资金来源、激活的学术中心、整合的创业文化等五个典型要素在欧洲创业型大学的组织转型过程中发挥了不同的促进作用。三螺旋理论与欧洲创业型大学的实践为我国大学的组织转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三螺旋理论强调城市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多元化,强调政府、企业、大学之间的关联互动。政府是制度创新主体,大学是知识创新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建设创新型城市,要整合多种创新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建设创业型大学,提高创新螺旋体的效益,建立交流合作的平台与创新组织机制,完善三螺旋空间,发挥智力优势,形成政产学研结合的创新网络。  相似文献   

5.
论三螺旋理论下的创业型大学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螺旋理论是纽约州立大学社会学系亨利·埃兹科维兹教授和阿姆斯特丹科技发展学院的罗伊特·雷德斯多夫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有关企业、大学和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互动关系理论。它利用生物学中有关三螺旋的原理来解释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政府、大学和企业之间的相互依存的互动关系,该理论近年在国际上有广泛的影响,在我国也引起了部分学者的重视。三螺旋理论同创业型大学也有非常密切的关联。虽然创业型大学在三螺旋理论出现之前早已存在,但是三螺旋理论为创业型大学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三螺旋理论可以有助于我们理…  相似文献   

6.
三螺旋理论视角下的创业型大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社会,一个国家的强盛取决于它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诸方面的创新。创新的主体——大学、企业与政府(即"官产学"),以经济发展的需求为纽带而联接起来,通过组织层面制度性或结构性的安排,实现三者信息与资源的分享,达到资源的协同运用与效能整合。文章综述了三螺旋理论的产生及其主要内容,对创业型大学在三螺旋模型中的推进器作用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在不同类型三螺旋模式中创业型大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创业型大学是"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模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三螺旋理论为背景的分析,置创业型大学于创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上,审视大学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如何发挥社会服务职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创业型大学作为一种能够迅速摆脱生存发展困境、由弱转强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模式,已被欧、美、亚、澳洲等不同类型、层次、水平的多所大学成功实践,是我国地方高校可以选择的强校之路.福州大学作为省属地方高校,近年来学习、借鉴创业型大学办学理念和发展模式,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尝试,成效明显.地方高校实践创业型大学之路,关键在于确立创业型大学办学理念,建立大学与政府、企业相结合的“三螺旋”关系,形成科学的组织转型途径,争取获得较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国际创业型大学研究主流理论与热点图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创业型大学研究主流理论与热点图谱形象地表明:四位高影响力作者在国际创业型大学研究领域形成了"知识生产模式、学术资本主义、组织转型的途径与变革的持续动力、三螺旋"等主流理论;国际创业型大学研究热点从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创新、科技型企业",正发展为"大学的创新与创业"、"知识与技术转移"等.目前我国该研究热点主要为"创新型国家、研究型大学、三螺旋、技术转移"等.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一定的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三螺旋模型是知识经济背景下政府、企业和大学协同创新的一种新范式,主要包括政府主导模型、自由放任模型和重叠模型三种类型。三螺旋模型是典型的"耦合交互式创新",创新动力机制来自于政府政策驱动力、企业市场需求力和大学科研推动力的有机结合;传播机制具有高速、高效、低成本的特点。政府、企业和大学三方分工合作,政府是创新的组织者、策划者和推动者,企业是主力军,大学是支撑者。三方协调联动可以有效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三螺旋模型应用的最终目的在于打造目标一致的创新联盟,形成良好的政产研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三螺旋模型应用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适切性表现在:大学、企业和政府是"双创"人才培养的基石,混成组织是"双创"人才培养的关键,社会支持环境是"双创"人才培养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