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淡化概念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勤奋学习的巨大动力,是人才成长的起点。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好”和“乐”、“趣”和“爱”,是作文教学成功的良好开端。教师应想方设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习作意义和方法,淡化写作概念,激发写作兴趣,使之觉得作文是自己的朋友。怎么想就怎么写,说什么便写什么,对作文产生亲切感、愉悦感。产生兴趣是消除心理障碍的前提,因为浓厚的兴趣决不会和恐惧障碍心理形影相随,相伴而生。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体现。”但是,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却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大部分学生对作文都有畏惧心理。“作文布置——学生习作——教师批阅”已经成为一种机械老套的陈旧模式.既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下对习作的基本要求义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长此以往,学生苦于习作,常常感到“无米下锅”.即无语可表.无事可写,无情可发,也就不能写出好的作文了,、让学生爱上作文.是每位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不少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头疼,畏惧作文,讨厌作文。由于对习作产生消极心理,习作言之无物、内容空洞、缺少真情实感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健康的习作心态,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应根据学生作文过程的心理特点,以克服学生习作的畏惧心理、厌倦心理、失望心理为突破口,变”怕作文、厌作文”为“想作文、乐作文”,达到作文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设计理念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怕写、厌写作文。原因有三:一是学生对作文的内容感到陌生、没兴趣;二是无话可写;三是有了素材无从下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本次习作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写真实的前提下善于表现“自我”,表现有别于他人的主观感受、主观体验。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习作兴趣。2.引导学生在写真实的前提下善于表现“自我”,表现有别于他人的主观感受、主观体验。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激发习作兴趣1.播放音乐风光片(春天)。(教师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产生习作…  相似文献   

6.
老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始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认识的实际,从激发兴趣、指导习作、作文评改入手,多给学生自己发展的空间,相信学生一定会从“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  相似文献   

7.
目前有一部分学生对作文怀有畏惧和厌倦的心理,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缺少一个良好的习作心境。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形成良好的习作心境。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克服厌倦心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指导学生练笔,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习作心境。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习作是一项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我们不能让七八岁的孩子在习作的起步阶段就对写作产生畏惧心理.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落实写作基本要求,笔者谈谈小学作文教学起步的"四先四后"的体会. 一、先说后写 说是写的基础,先说后写是小学生作文教学应该遵循的程序和原则.在教学生写第一篇作文时,就要让学生从说开始,说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把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有顺序地说出来.如让学生说《我的文具盒》,先指导学生说出自己文具盒是什么做的?文具盒的颜色、形状、图案等,让学生看着自己的文具盒一一说出来,说不清楚的地方同学们进行引导补充.  相似文献   

9.
纵观我们的课堂作文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对作文普遍存在一种厌烦和排斥的心理.那么,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该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对作文的畏惧心理呢?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能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根据这一要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舞台,让学生在这舞台上,克服畏惧作文的心理和厌烦作文的情绪,自觉、主动地视作文为需要,视作文为乐趣。  相似文献   

11.
不少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头疼,畏惧作文,讨厌作文。由于对习作产生消极心理,习作言之无物、内容空洞、缺少真情实感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健康的习作心态,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一、减轻学生的压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而乐于接受时,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是学习语文的目的,认识到作文能力的高低影响自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降低习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的确,兴趣如同金钥匙,它能为学生开启习作乐园的大门;兴趣又似好老师,它能为学生插上自由腾飞的翅膀。倘若学生对习作产生浓厚兴趣,我们的习作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以“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为核心,巧设“趣”境,以“趣”促写,全面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一、改变命题形式,巧设“作文套餐”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模式就是:老师命题——老师指导——学生写作——老师评议。陈旧的模式,抑制了学生的写作激情,导致了学…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学生知识水平和语言综合能力的体现,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是执教者感到棘手,而且也是不少学生有一种畏惧、厌学的心理。作文教学中,兴趣能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能直接推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怎样及法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14.
张小英 《考试周刊》2012,(77):39-3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往往会发现很多孩子为作文感到焦头烂额,一说到写作文。就唉声叹气,怨声载道。可见,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惧”。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是作文教学应当解决的首要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写作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正在传统的习作教学中,教师挑剔、指责的多而鼓励少的,以考试的需要和自己的好恶为标准的评价,使学生习作本上"满目皆红"、"遍体鳞伤",使原本存在畏惧心理的学生"雪上加霜"。如果教师变换评价的方式,以一个朋友的身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作文,不仅能促进学生正确认识习作要求,增强写作自信,保持对习作的兴趣,还能激发学生习作的愿望,提高习作水平。一、让学生在习作评定中感受成功的欢乐儿童心理学指出: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即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界认为:兴趣具有指向性.兴趣指向的某一事物,人就能经常去感知、观察、体验它,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具有情趣性,能产生对某种事物的爱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具有动力性,能积极去探求事物.正如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所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激发兴趣不仅对作文教学,就是对语文教学乃至一切课程的教学都有积极的作用.以下就作文教学中的兴趣激发谈一点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沈彩霞 《小学生》2013,(9):49-49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实际教学中,不少学生提起作文,就会不同程度地产生"愁"、"怕"、"厌"等心理,有些甚至明显地表现出对写作没有信心,写文章常常无话可说或不知所云,久而久之便对作文产生厌倦甚至是畏惧心理。面对这种现状,我觉得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杨振宁博士曾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习作,应“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事有所趣,心有所思,才能情有所感,辞有所发,这是小学生,乃至所有人写作的心理历程。若心无所思,就情无所动,而后必然搜肠刮肚、生拼硬凑、无病呻吟。那么,我们面对“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烂铅笔头”的情形,如何引导学生走出“怕”写作文的困境?心理学研究表明,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是重中之重,只要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感到所学内容对自己很有用,就能产生倾吐的欲望,“情动而辞发”。一、优化习作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1.改变…  相似文献   

19.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不知从何写起;教师头痛,公开教学唯恐避之不及。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很多教师的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了习作教学中的趣味性和人文性。教师在习作课上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兴味索然,久而久之,对习作产生了厌烦心理。  相似文献   

20.
刚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面对习作总感到厌写、怕写。能否写好起步作文对学生今后的习作道路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习作教学应如何让小学生提高写作热情,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使作文成为学生心灵的翅膀呢?一、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上下功夫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想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首先要给予鼓励和赞赏,初学作文的小学生对于习作是生疏的,我们应该多一点宽容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