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爱因斯坦乘车到某大学讲相对论,司机对他说:“博士,我听您讲课有30多次了,你的课我都能背下来……”爱因斯坦说:“这样吧,明天我戴上你的帽子充当司机,你就可以自称爱因斯坦去讲课了,反正这个学校的人都不认识我。” 司机出色地讲完了课后正要离开时,一位教授请他解答一个复杂的问题,司机想了一下说:“这个问题太简单,让我的司机来给您解答吧……”  相似文献   

2.
杨发文 《物理教师》2003,24(8):48-50
因发现不相容原理而荣获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泡利(Wolfgang Pauli,1900-1958)是近代物理学史中一位特别引人注目的优秀物理学家。他的一生留给后人的启迪耐人寻味。对量子力学基础作出过重要贡献的玻恩,是一个同爱因斯坦和泡利都有过密切的个人接触因而对他们两个都有深刻了解的人,他在泡利去世11年后的1969年,在一个评注中对泡利有这样一个评价:“自从他(指泡利)在哥廷根作我的助手以来,我就已经知道他是唯一一位可与爱因斯坦相比的天才。作为一个科学家,他也许甚至比爱因斯坦还要伟大。但是,他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一种人。在我看来,他没有达到爱因斯坦那样的伟大。”  相似文献   

3.
一、好奇心——科学探索的导火线“壶盖为什么会跳动?”童年时代的瓦特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苹果为什么落向地面?”牛顿对这个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感到惊奇。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在念中学时就曾想到这样的问题:“假如一个人以光的速度跟着光波跑,那么他不就处在一个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电磁场中了吗?”这些被常人看来极其平常的现象或问题却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正是由于瓦特对壶盖跳动之因的好奇,导致了他所发明的蒸汽机。牛顿在苹果落向地面的启示下,探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自由落体”的规律。爱因斯坦对他自己的问题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沉思”后,确立了狭义相对论。好奇心,是人们一种发自内心的探索和求知的强烈愿望。爱因斯坦曾把他的科学成就归于来自“研究问题的神奇的好奇心。”他说:“推动我进行  相似文献   

4.
据说,有一次爱因斯坦去一所大学作“相对论”报告。途中,司机对他说:“博士,您的报告我已经听了二十次,全都记住了,我敢担保,我也能作这样的报告了。”爱因斯坦说:“好吧,那我就给您个机会,让您充当爱因斯坦,我做您的司机好了。”这所大学里没有人认识爱因斯坦。于是,司机就冒充爱因斯坦去作了个报告。报告倒是完美无暇的,可是,离席时,一位听讲的教授提出一个复杂的问题来请教。假爱因斯坦急中生智,挥挥手说:“这个问题比较简单,让我的司机给您解释吧。”这个故事给我们以启示:这位司机虽然报告是成功的,便他对材料内容并不理解,所以无法运用知识去  相似文献   

5.
有人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爱因斯坦多次由一位司机陪同去各大学作某一个学术报告。一次,司机在车上对爱因斯坦说:“你的这个报告我已经能背诵了。”“那干脆由你来讲好了。”爱因斯坦笑着说。逗趣的司机当仁不让,果然作了一次精彩的报告。不料,报告后,听众要求进行学术答辩,这可难住了“假爱因斯坦”。聪明的司机急中生智,不慌不忙地说:“你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我的司机都能回答。”这时,真爱因斯坦走上了讲坛……  相似文献   

6.
<正>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是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同时也是从根本上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个十分有效的办法。我认为:结合中学英语教学来发展学生的智力,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进行。一、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主动还是被动,学  相似文献   

7.
很多心理杂志都曾引用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母亲带着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来看心理医生。这位母亲说:“我生这孩子的时候不太顺利,医生不仅给他吸了氧,还告诉我这孩子以后可能会出现智力问题。这不,这孩子9岁了,和别的孩子确实不太一样。因为先天不足,他脑子太慢,有学习困难,成绩一直倒数。我真担心他会有智力低下的问题。”母亲越说越激动,“我带他去过好几家医院,做了很多检查,可都没查出什么毛病。”“但他肯定是脑子有问题,我生他的时候落下的病根。”母亲一直在反复强调。而当医生向孩子本人询问时,孩子竟也不假思索地说:“我脑子有问题,所以学习不好。”  相似文献   

8.
问题:我初进公司签订合同,被告知先签字后盖章(目前无证据),但盖章内容是:辞职和被开除均须付违约金!我由于去年身体不好向公司请3个月假(均有请假单),但公司方面以请假超过1个月为由将我开除,且要求我赔付违约金,并要挟不赔付便要起诉我。我目前尚未工作,无力偿还,请尽快给我回复,以解困扰,不胜感激!答复:“请假超过1个月为由将我开除?”从这句话中笔者就可以看出很多人对于什么是开除还不是很了解。首先很有必要来解释一下我们常常遇见的单位对于员工的处分手段———开除、除名,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开除,是对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屡教不改…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常常和一群孩子混在一块玩。他的父亲为此忧心忡忡,但所有的告诫对小爱因斯坦来说都如同耳边风。他常这样回答父亲:“别的孩子都在玩,我为什么要学习?而且我不比他们差。”  相似文献   

10.
混子管吐痰     
“妈的!今天还没逮住一个随地吐痰的!”赵混子这样想着,就恶狠狠地往地上吐了一口痰。这一吐,他就笑了,笑出一脸的阴冷和凶险。 这半年来,混子就靠别人吐痰过日子。竟然过得还不错,比在那个开除他的工厂  相似文献   

11.
翻开历史 ,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许多在哲学、科学、文学等方面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享有盛名的大师们 ,在求学时期竟都是差生 ,被认为是“笨蛋”、“低能”和“白痴”。●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 6岁入学 ,常因学习不好被留在学校 ,不准回家。老师常常责骂他是“笨头笨脑的孩子。”后来以至被学校开除。●科学家牛顿 ,小时候学习成绩不好 ,校长一讲起劣等生时总少不了点他的名。由于学习成绩不好 ,同学们看不起 ,有时竟遭到一些高傲学生的欺侮和殴打。●一生中平均每 15天就有一项新发明的大发明家爱迪生 ,8岁才入小学 ,由于听不…  相似文献   

12.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智力发展和他所形成概念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在应用题教学中,让学生完整地、有条理地叙述题意及解题思路,使思维活动语言化,有利于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如:五年制数学课本第七册有这样一道题:“一个服装厂,原来做一种儿童服装,每套用布  相似文献   

13.
小笛信箱     
问:我班上有几个人总是跟我无理取闹,我们之间接二连三地发生争吵,这样我就不能集中精力学习了。我担心这样下去会影响中考。我希望你能告诉我解决问题的办法。(宗帆)答:吵闹会使“有理”变成“无理”。要解决你们之间的问题,还得要找那个“理”:你们之间矛盾的根源。建议你与他们一起找找原因,然后理智地解决问题。倾听心声问:我收到一个男孩的信,信上说他喜欢我,要我给他一个答案。我并不喜欢他,可我知道被人拒绝是什么滋味,所以我迟迟没有回答他,看到他能躲就躲。你说我该怎么办?(A.Bird)答:被人拒绝的滋味固然不好受,但等待答案时的煎…  相似文献   

14.
陆徽 《甘肃教育》2008,(14):45-45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因此,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和教授给学生数学知识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1880年出生于德国小镇乌尔姆,父亲是一家小电器工厂的主人,母亲是家庭妇女。幼时的爱因斯坦,没有丝毫天才的迹象。直到四五岁,他还没有学会说话。上学后,成绩也很一般,老师说:“他智力迟钝,话也说不清楚,是成不了才的。”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是一个“偶然的天才”,他纯粹依靠自己的智力形成了对宇宙的理解,即使对科学热情不高的美国人,也把他看作科学的最高象征。时至今日他的智力还是无与伦比。“下一个爱因斯坦”可能是一种奢望。  相似文献   

17.
“我说要开除李小平,可是你总不答应,真叫人苦恼。”肖老师在埋怨校长。在淡黄的油灯下,可以看出他紧锁着眉头。“你为什么老提要开除他?”校长反问说。“还不是老生常谈,他顽皮打架嘛。哎呀!今天他把小明的头打出了血,将来要出了人命,谁敢负责!?”“同志,”校长心平气和地说,“责任还是要负,开除却不是好办法。再说,你目睹顽皮孩子影响社会秩序而不加教育,这对国家对孩子又有什么好处呢?还得开动脑筋想办法教好他才行。”“我教不好他,还是开除好!”“我们一定能教好他,不能开除!”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使学生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认识物理,理解物理,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是打开物理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物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就成为我们每个物理老师时时思考的问题。下面说说我在课堂中的一些具体做法。1问题,让学生提出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提出问题总是以积极思考为前提的,由此可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给学生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鼓励孩子“敢问”,教学生“会问”,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关注研究的。在本节课刚开始时,我做了一个用一节干电池给直流电动机通电的实验,电动机通过定滑轮格钩码向上提起来。我为了复习知识,导入新课,于是设问:“这个实验蕴含哪些物理问题?”同学们被我这么一问,便搜肠刮肚地思考起来,而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提问,“细线对钩码是否做功?通电后的电动机对钩码做功吗?钩码被提高了具有什么形式的能?”随后,学生自然而然就想到这样的问题:“钩码被提升后具有的能从哪儿来?”……学生的主动性被激...  相似文献   

19.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一课时。学习了生字新词后,我开始范读课文。范读效果很好,学生被吸引住了。读完了,我看到不少学生脸上挂着满足的微笑,舒服地伸了伸腰,如同刚刚欣赏完一部精彩的影片。我笑着看着他们,看着和我一起笑着的宋子煊:“宋子煊,你在想什么呢?”“不可能吧,爱因斯坦怎么会连衣服都不会穿呢?”他一脸不相信。“是呀,是呀,一定是故意这样写的。”有不少拥护者。孩子的心是相通的,瞧,故事里的小女孩也是这样纳闷的: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慢慢来,不急,他们也会和小女孩一起相信并喜欢上伟大的爱…  相似文献   

20.
一石激起千层浪燕国材早在1981年12月初版的《智力与学习》一书第175页中就指出:“一个人的成功,除了智力因素以外,还有一个非智力因素的问题。所谓非智力因素,主要的就是情感、意志和性格。……”他在1981年5月10日写的“后记”中说:“我在教学之余,经过一年来的努力,终于又写成了《智力与学习》这本小册子。……我平素写作,总有些喜欢‘标新立异,自圆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