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高三复习物质的量这一章时,考生会碰到一类有关溶液混合的问题,往往很难下手. 题目 若以w1和王分别表示溶液为amol·L-1和b mol·L-1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2a =b,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2w1=w2 B.2w2=w1 C.2w1<w2 D.无法判断 下面笔者用四种不同方法解答这类题型. 解法一:(公式法) 我们知道物质的量浓度c和溶质的质量分数w之间的关系是c=1 000ρw/M,其中ρ为溶液的密度,M为溶质的摩尔质量.同时溶液的浓度与密度的关系是:若溶液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则溶液越浓,密度越大;反之,若溶液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在溶液越浓,密度越小.  相似文献   

2.
一、例题评析例1若以ω1和ω2分别表示浓度为amol·L-1和bmol·L-1的氨水的质量分数,且已知2a=b,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氨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小)A.2ω1=ω2B.2ω2<ω1C.ω2>ω1D.ω1<ω2<2ω1解析:设溶液的体积为VL,密度为ρg·cm-3,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g·mol-1,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1.从不同的角度表示溶液的浓度,其表达式不同,但溶质守恒(包括溶质质量守恒、溶质物质的量守恒).有n=Vc=V×103ρω/M,即c=1000ρω/M.依题意有a=  相似文献   

3.
参考公式: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 sinαcosβ=1/2[sin(α β) sin(α-β)] cosαsinβ=1/2[sin(α β)-sin(α-β)] cosαcosβ=1/2[cos(α β) cos(α-β)] sinαsinβ=-1/2[cos(α β)-cos(α-β)] 正棱台、圆台的侧面积公式S台侧=1/2(c’ c)l.其中c’、c分别表示上、下底面周长,l表示斜高或母线长球体的体积公式V球=4/3πR3.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  相似文献   

4.
下面是个常见的问题:? 例1 用40%的盐水300克和20%的盐水100克配 制成的溶液,其质量分数是多少?注:此处“质量分数”原来 习惯上称为“浓度”.2 分析 这个问题不难,但我们希望考虑更一般的问题, 导出一个公式,即 用m%的盐水a克和n%的盐水b克配制成的溶液,质量分数 是多少? 如果设混合后的质量分数为l%,那么 l=am+bna+b.(1) 例1中a=300,b=100,m=40,n=20,由公式(1)算得l=35. 公式(1)中有5个量a,b,l,m,n,知道其中任意4个,便可以 …  相似文献   

5.
一、有关物质的量计算基础知识清单1.对化学计算的考查,主要是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n=N/N_A=m/M=V/V_m=c×V(aq)=Q/△H=……上面这组公式,将粒子数(N)、阿伏加德罗常数(N_A)、质量(m)、摩尔质量(M)、气体体积(V)、气体摩尔体积(V_m)、溶液浓度(c)、溶液体积[V(aq)]、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Q)、反应热(△H)等多方面知识紧紧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在求解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中,有一个如下的计算式:c=(1000dw)/M,(其中d表示溶液的密度,单位为g/mL,ω表示溶液的质量分数,M表示溶质的摩尔质量,单位是g/mol).该公式在计算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时,直接利用可带来许多方便. 一、计算气体溶于水后的物质的量浓度  相似文献   

7.
我们知道运用乘法公式能使计算简便,然而,能否运用乘法公式简捷计算,关键在于熟练掌握运用技巧.本文所述乘法公式的“六用”技巧,相信一定会使你大开眼界.一、直接用例1计算:(-4m-3n)(4m-3n).解:原式=(-3n)2-(4m)2=9n2-16m2.评注:即使直接应用公式,也别忘了符号变化.二、推广用例2计算:(1)(a b c)2;(2)(m-3n 2)2.解:(1)原式=[(a b) c]2=(a b)2 2(a b)c c2=a2 b2 c2 2ab 2bc 2ac.(2)由(1)得:原式=m2 (-3n)2 22 2m(-3n) 2(-3n)×2 2m×2=m2 9n2-6mn 4m-12n 4.评注:(1)(a b)2=a2 b2 c2 2ab 2bc 2ac实际上是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广;(2)第(2)小题又利…  相似文献   

8.
原子核的半衰期公式:n=n_o(1/2)~t/T,m=m_o(1/2)~t/T,其中n_o与m_o分别表示衰变前的原子核数和质量,n与m分别表示衰变后剩余的原子核  相似文献   

9.
1.经典物理学中的动能与相对论中的动能 在经典物理学中,动能Ek=1/2mv^2.根据狭义相对论质量公式m=m0/√1-(v/c)^2可知,物体的质量随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即物体的质量不再是一个常数,所以不能用经典物理学的动能公式来计算高速运动物体的动能.  相似文献   

10.
下列的式子称为欧拉公式a3+b3+c3-3abc =(a+b+c)(a2+b2+c2-ab-bc-ca) =1/2(a+b+c)[(a-b)2+(b-c)2+(c-a)2] 特别地,(1)当a+b+c=0时,有a3+b3+c3=3abc. (2)当c=0时,欧拉公式变为两数立方和公式. 请看公式的应用: 例1 分解因式(a+b-2x)3-(a-x)3-(b-x)3的结果等于____. (“希望杯”试题) 解因为  相似文献   

11.
参考公式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sinαcosβ =12 [sin(α+ β) +sin(α -β) ]cosαsinβ=12 [sin(α+ β) -sin(α-β) ]cosαcosβ =12 [cos(α + β) +cos(α-β) ]sinαsinβ =-12 [cos(α + β) -cos(α -β) ]正棱台、圆台的侧面积公式S台侧 =12 (c′+c)l,其中c′、c分别表示上、下底面周长 ,l表示斜高或母线长 .球的体积公式V球 =43 πR3,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2小题 ,每题 5分 ,共 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 4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文 )直线 y=2x关于x轴对称的直线方程为 (   )   (A) y=-1…  相似文献   

12.
物理问题是灵活多变的 .面对有些物理问题 ,同学们易受思维定势的干扰而陷入困境 .因此 ,要摆脱困境就必须突破思维定势 .例 1 有甲、乙两种物质 ,质量之比为3∶1 ,吸收热量之比是 2∶1 .那么 ,它们升高的温度和比热之比分别是 (   ) .(A) 2∶3,1 0∶1   (B) 3∶2 ,1 0∶1(C) 5∶3,2∶5(D) 3∶5,5∶2解析 :依据题设条件是求其中一个物理量的比值 ,而该题则要求两个物理量之比 ,显然只在已知条件上打主意是无法求解的 .由Q =cmΔt有Δt=Qcm.因m甲∶m乙 =3∶1 ,Q甲∶Q乙 =2∶1 ,故Δt甲Δt乙=Q甲c甲 m甲·c乙 m乙Q乙=2c乙3c甲.观察上…  相似文献   

13.
1.在同一问题中,不同的数量要用不同的字母表示如,在梯形的面积公式S=1/2(a+b)h中,S表示梯形的面积,a、b表示两个底,h表示梯形的高.切不可既用a表示上底,又用a表示下底或高.在乘法分配律m(a+b+c)=am+bm+cm中,当a、b、c、m各取定一数值后,左、右两边的a、b、c、m必须取同一数值.  相似文献   

14.
在实践中,某些看似繁杂的最值问题,若借助于最大(小)值的定义,常能轻松突破. 例1 分别用max{x1,x2,…,xn},min{x1,x2,…,xn}表示x1,x2,…,xn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若a b c=1(a,b,c∈R),则min{max{a b,b c,c a}}的值为( ) (A)1/3.(B)2/3.(C)1.(D)不确定. 解 设max{a b,b c,c a}=x,则 x≥a b,x≥b c,x≥c a,所以 3x≥2(a b c)=2,x≥2/3. (当且仅当a b=b c=c a,且a b c=1,  相似文献   

15.
在比较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时,人们常常会遇到一个问题“等物质的量的NaCl和CH3COONa晶体各溶于水配成同体积的溶液,溶液中阴离子的浓度是否相等?对这个问题,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说法一:两溶液中阴离子浓度不相等,NaCl溶液中阴离子浓度比CH3COONa溶液大。理由:在电解质溶液中存在下列浓度关系NaCl溶液:c(Na+ ) +c(H+ ) =c(OH- ) +c(Cl- ) ;CH3COONa溶液:c(Na+ ) +c(H+ ) =c(OH- )+c(CH3COO- ) ;NaCl不水解,溶液pH =7,CH3COONa水解,溶液pH >7,可知NaCl溶液的H+ 浓度大于CH3COONa溶液的H+ 浓度。由于两溶液…  相似文献   

16.
用聚代基效应预测吡啶衍生物的标准生成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个用取代基效应吡啶衍生物的气相标准生成焓的经验公式:△fH^φm(g)/kJ.mol^-1=a∑cixi n1o n2m n3p n′1o′ n′2m′ n′3p′ 7b,其中,a是吡啶(母体)的气相标准生成焓;ci和xi分别表示每类取代基的数目及其初级效应;n1,n2,n3和o,m,p分别表示吡啶N原子的邻、间、对位上取代基的数目及其次级效应;n′1,n′2,n′3和o′,m′,p′分别表示取代基之间互为邻,间对位的数目及春次级效应;b是甲基的障碍点数,经验公式计算结果表明25个已知化合物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4785,平均标准偏差为0.987,复相关系数r=1.000(实际0.9998)。  相似文献   

17.
杨振宁教授说,他在西南联大读书时学会了演绎法,到了美国又学会了归纳法,并认为这两方面对他的工作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说明,科学家既不能离开实验,也不能离开归纳和演绎.问题如果a>0,bc>a2,a2+c2=2ab,你能确定a、b、c的大小关系吗?******一时很难确定a、b、c的大小关系,或者它们根本不存在必然的大小关系.但我们可以先用数值实验的办法试试看.暂令a=1,(1)取b=-1,发现与a2+c2=2ab矛盾(此时有1+c2=-2,c2=-3).(2)取b=21,由a2+c2=2ab得c=0,这与bc>a2矛盾.(3)取b=2,由a2+c2=2ab得c=±3,c=-3应被舍去,否则与bc>a2矛盾.c=3则满足题设各条件(此时…  相似文献   

18.
徐评 《今日中学生》2006,(27):16-18
比和比例,不仅是数学中研究数量关系的重要方法,也是物理中用来定义物理概念(物理量),描述物理规律的重要方法.在物理中,常把不同类的物理量相比,就引出新的物理概念.例如:(1)路程时间=速度(st=v),单位:米/秒(m/s)(2)质量体积=密度(mV=ρ),单位:千克/米3(kg/m3)(3)压力受力面积=压强(FS=p),单位:帕(Pa)(1Pa=1N/m2)…………这些公式都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1)式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是速度;(2)式表示: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即是这种物质的密度;(3)式表示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即是压强.这样的公式,被称为该物理量的定…  相似文献   

19.
CO2 通入Na2 CO3溶液会有NaHCO3沉淀析出吗 ?这是一个问者容易答者难的问题。问者何易呢 ?第一、Na2 CO3溶液显碱性 ,CO2 是微溶于水的酸性气体 ,两者相遇肯定会有NaHCO3生成。第二 ,饱和CO2 水溶液 ,其浓度约为 0 .0 1mol·L- 1 ,pH =3.98;0 .1mol·L- 1 Na2 CO3,c(OH- ) =4.2 2× 1 0 - 3mol·L- 1 ,pH =1 1 .6[即使是Na2 CO3 浓溶液 ,c (Na2 CO3) =1 .32mol·L- 1 ( 1 4% ) ,pH =1 1 .76]两者相遇 ,无疑会发生酸碱反应 ,生成NaHCO3。第三 ,从溶解性考虑 :Na2 CO3 的溶解度( 2 0℃ ,2 1 5 g)。NaHCO3的溶解度 ( 2 0…  相似文献   

20.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架起三角形边角关系的两座桥梁,是解三角形的两个有力武器,锐不可当.重点难点1.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R表示△ABC外接圆的半径).2余弦定理:a~2=b~2+c~2-2bccosA;b~2=c~2+a~2-2cacosB:c~2=a~2+b~2-2abcosC.3.三角形面积公式:S=1/2ah_a(h_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