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正  兰凡 《声屏世界》2014,(5):55-56
广播曾经在高安大地上声名显赫,作为农村政策的宣传工具,高安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创造了十万喇叭唱响致富歌的历史辉煌。但随着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异军突起,广播逐渐走向下坡路,县级农村广播基本处于瘫痪的状态。如今,高安城乡广播再次扬帆起航,入城下乡,掀起波澜。"村村响"唤醒高安广播进入21世纪,随着电视事业和网络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广播节目的听众被大量分流。从中央到地方,广播的影响力逐渐下滑。2008年,高安市广电局网分家,给几乎处于停播的广播经济上带来了的更大压力。  相似文献   

2.
FM98.5江西农村广播,一个以宣传服务"三农"为己任,时刻关注江西农村发展变化的专业频率。一个情系千百万农民,始终把农村民生、百姓冷暖挂在心上的"绿色之声"。  相似文献   

3.
王欢 《声屏世界》2014,(9):62-64
"传统广播+互联网"模式 "传统广播媒体+互联网"模式是指传统广播媒体自办网络电台,主要表现为传统广播媒体开辟网络站点,通过互联网传送广播节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台网融合"。我国网络广播的"传统广播媒体+互联网"模式经历了传统广播网络版和传统广播自办的纯网络电台(Net Radio)两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农村广播战略机遇已经到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历了20世纪70~80年代的兴盛和90年代以来的持续滑坡之后,农村广播已悄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无论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还是从广播发展规律看,发展农村广播战略机遇已经到来。从发展大环境来看,农村广播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部署,农村文化建设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对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了进一步的安排。广播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其他媒体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在农村更具价值,因此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广播,这个六七十年代新闻媒体的宠儿,已经风光不再,广播衰落的症结何在?怎样才能止住广播颓势,发挥广播在农村中应有的作用?义乌市广电局在思索和实践中,摸出了一套经验。  相似文献   

6.
刘浩翀 《视听界》2010,(6):36-38
在当前的媒体竞争环境下,对传统广播的描述,出现字眼最多的是"压力不容乐观"、"生存环境恶劣"、"弱势媒体"等用词。在目前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还有一种声音是希望借助三网融合,给传统广播的发展带来生机。"广播的生存和发展不能满足和停留在传统广播业务之上,广播今后的工作重心将转向新媒体。"另外,有些专家还做出这样的判断,"融合时代"将是"广播听众时代的终结",而且广播转型的业务领袖将是视频。  相似文献   

7.
《河北广播》2007,(4):29-33
河北省唯一面向农村的专业广播频道河北农村广播开播已经一周年了。一年来,农村广播的记者深入农村,采访报道了大量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新闻事件,有力地宣传了党和政府的对农政策,帮助农民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一年来,农村听众对河北农村广播提供的市场、科技、法制服务反响强烈,一批农村特色鲜明的服务性栏目已逐渐形成品牌,受到了农村听众的广泛欢迎;一年来,河北农村广播的收听率稳步提升,宣传创优、队伍建设、广告创收、媒体推广等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可喜成绩。本期刊登他们撰写的文章,记录一年来辛勤耕耘的艰辛和收获后的喜悦,并用理性思维分析、总结、归纳农村广播生存、发展的成功经验。[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赵稼祥 《中国广播》2010,(12):75-76
我国农村广播的发展,经历了开播初期的试水,正向着更加成熟、专业、实用的方向迈进。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农民以及农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主动求变,适应发展,把农村广播办成有影响力的新型媒体,是我们现阶段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陕西农村广播三年回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年前的3月28日,陕西农村广播正式开播。作为全国首家专业对农广播频率,她的开播引人关注。在媒体纷纷将目光投向城市时,她成为一朵奇葩。三年,陕西农村广播这朵奇葩花开别样红。三秦大地的农民视她为亲人,说“一日不听农村广播,就像饭菜盐不足”。2004年10月,中宣部新闻局《新闻阅评》全面介绍陕西农村广播的情况和经验,评价“陕西农村广播很对农民心思,办到了农民心里,办到了农村急需上。作为全国首家省级电台专业农村广播频率,他们的经验值得重视。”省委书记李建国批示“希望本着三贴近的要求,把我省农村广播办的更好”。在陕西人民广…  相似文献   

10.
闻罡 《新闻世界》2011,(10):113-114
农村广播是党和国家宣传服务农村、农业和农民的舆论主阵地。了解"三农",强化综合素养,精心搭建与听众沟通交流之平台,是农村广播主持人应当始终追求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1.
县级广播媒体如何生存与发展?一直是困扰县级广播同行的一个问题。本文认为,提高县级广播媒体的地位,拓展广播媒体的发展空间,放大频率优势是关键。一、在媒体竞争中彰显个性个性是一个人内在的东西,好的个性能彰显出这个人的魅力,是这个人的标志。那么,广播媒体的个性从何而来?怎样得来?本文认为,作为县一级广播媒体,其个性定位应该是面向广大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并在媒体的竞争中充分彰显这一独特个性。作为农村广播,主流受众是农民。所以,我们在  相似文献   

12.
上个世纪70至80年代,广播一度十分兴盛。90年代以后,随着媒体逐渐把目光聚焦到城市的高收入人群身上,广播开始出现滑坡。现在,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村广播悄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临新形势,西部广播要想加快发展就必须抓住历史机遇,根据西部农村的特点,转变以往重城轻乡、嫌贫爱富的观念,有针对性地加强县域广播站建设,增强对农广播的贴近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广播媒体是否真地步入“了夕阳”?广播人是否还能“凤凰涅磐”,迎来重获生机,再铸辉煌时代的机遇?笔者从广播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分析判断,发现现今的中国广播媒体还是有很多发展机遇和复兴的征兆。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农村广播带来重拾农村河山的新机遇2005年  相似文献   

14.
王菡 《东南传播》2011,(4):130-132
由"广"而"窄"是现代广播发展的趋势,广播已进入窄播化时代。频率专业化是广播进入窄播化时代的主要标志。然后,目前微博的出现,其作为互联网web2.0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由于其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和特点,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窄播化时代下的广播媒体有必要对微博这一产品进行深一步的认识。本文将在微博定义、传播价值以及广播媒体与微博的融合做一番探究。  相似文献   

15.
农村成人继续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广播电视大学利用远程教育技术,大力开展农村成人继续教育,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电大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建功立业的重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广播与电视发展不平衡和广大农民听广播难的问题,有效发挥广播在农村的重要宣传作用,构建农村广播服务体系,江西省宜春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和试点先行的原则,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广播"村村响"工  相似文献   

17.
陈雯 《新闻前哨》2012,(10):95-97
随着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的实施及科技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逐步解决,农村广播从媒体优势到节目内容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形势下,农村广播必须重新定位,找准优势,通过软化科教题材、实化综艺娱乐、深化新闻资讯、量化服务信息、活化一线报道等手段,强化节目的伴随性,才能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实现突围。  相似文献   

18.
闻罡 《新闻世界》2013,(3):30-32
作为受众群体最为庞大的农村广播媒体,要充分发挥其全面推广与传播“三农”政策,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必须拥有一批素质较高的农村广播主持人。农村广播主持人要内强素质,外练本领,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宣传工作,必须具备准确鲜明的对衣服务意识、较高的政治素养与敏锐的辨别能力、丰厚扎实的专业知识、朴实无华的主持人形象、较高的节目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耿显峰 《新闻传播》2014,(3):201+203
在多种媒体手段充分发挥参与广播大战的激烈竞争当中,怎样有效地体现出地方农村广播的特点和优势,做好地方经济报道,这是广大的广播工作人员需要认真探究的一个问题。基于此,论述了地方农村广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地方农村广播存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郭长江 《中国广播》2014,(12):60-62
在广播媒体对互联网依存度越来越高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广播的个性化优势正面临逐步丧失的窘境。一些地方广播媒体甚至开始沦为互联网媒体的"广播版",这极大影响着广播媒体的生存和发展。本文针对新传播形态下广播媒体个性化缺失的现实及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