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电子地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工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区域视角认识地理事物的意识,在地理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区域认知能力培养视角,明确了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电子地图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优势,提出运用电子地图创设地理情境、引导合作探究、开展制图实践活动等路径培养提升高中生比较分析区域要素、概括描述区域特征、认知评价区域发展的能力和素养,并以“地质灾害”为例进行案例实践,以期为一线地理教师开展地理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燕 《地理教育》2014,(7):66-68
当前的区域地理复习教学,教师注重知识梳理、答题模板给予,却忽视学生地理思维意识及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改变这一教学现状,笔者在区域复习课堂中,探索与实践“基于话题探究”的复习方式.一、话题式区域复习方式涵义话题即课堂师生交流谈话的中心、谈论的主题.话题式区域地理课堂复习方式,即课堂将来自区域的热点事件或自然、人文事象作为话题,围绕话题建构2~3个学习任务;驱动学生在任务探究过程中,达成区域复习的知能目标、培养地理思维意识和提升独立思维能力(图1).  相似文献   

3.
项目式学习是课堂教学创新的核心议题,区域地理重点分析地理要素的内在逻辑关系。以“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为例,尝试构建项目式学习的一般思路;在核心素养引领下确立项目学习目标;结合项目学习目标进行项任务划分并提出具体要求;对资源整合、合作探究、项目完成等方面进行多元评价,形成项目式初中区域地理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地理实践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但由于课时、场所等的限制,其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一直没有得到有效体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地理实践力”列为四大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为了培养这一素养,选取“土壤”一节,设计了一系列实验、讨论、探究活动,在地理课堂中让学生感知、探究真实的地理环境,是对落实地理实践力素养培养的一次尝试。同时,借助地理实践拓展课堂的深度和广度,以期达成深度学习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支架搭建时,要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展开独立探索,也要注意对其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如何开展支架式教学,文章作者立足初中地理课堂,以"区域地理"知识点为例进行实践尝试,以期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以《西北地区》的教学为例,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概述地理区域认知的内涵,并从三个角度探讨影响区域认知的几点元素,进而就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地理区域认知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区域地理复习方法主要有:变“读图”教学为“绘图”教学;运用高中地理原理分析区域自然与人文特征;找准重点与方向,整合区域地理复习内容;利用新情景设置新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本文以课堂实录“探究非洲”为例,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区域地理高考复习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基于尺度思想和区域认知素养的内涵,构建了区域认知六维度的要素体系和教学水平评价标准,选取了人教版地理教材"必修3"中"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30个优秀课堂教学视频为案例,定量分析了区域认知教学水平得分和尺度思想运用相对频率的相关性,探究了二者之间的联系以及将尺度思想融入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不仅应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还应关注学习方法的迁移和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在中国区域地理教学中,尝试"案例教学、探究学习"的模式,通过以四大地理区域学习为基础训练、以热点区域学习为方法指导、以乡土地理学习为能力培养的"面—线—点"的循序渐进的探究学习,学生不但掌握了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而且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和能力得到迁移锻炼,学生自主参与、乐于探究的良好品质也逐渐养成,从而实现了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认识区域”为例,以昆明呈贡区为背景,以地域文化为突破口,充分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从“空间—区域”的维度探究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评析区域开发利用状况,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相应的学科思维方式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区域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1.
结合初中生区域认知培养现状、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现状和相关理论,聚焦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构建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地理区域认知培养体系,完成最终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2.
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习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归纳、整理和判断,从而增强思考和创造力。其主体是学生,而研究的客体是课本上或我们周围活生生的地理现象。研究性学习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从研究性学习的地点看,一般分为在课堂上和课外进行两大类。课堂上的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课本的知识(地理课程标准所列的教学内容),这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为它体现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的关键。如在区域地理进行“西北地区”教学时,第一步对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第二步运用多媒体、插图展示西北地区“干旱”的地表;第三步了解“干旱”条件下资源状况和农业特征;第四步讨论“干旱”环境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素养表现。为落实地理课堂教学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养,提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实践性体验活动,并总结了具体的课堂教学策略:选取特定区域,提升区域认知能力;丰富教学活动,开展趣味性课堂活动;重视读图能力培养,设计开放性探究问题;结合已有实践经验,提升科学探究意识。此外,结合高三专题复习课“风与城市规划”进行了案例实践研究,详细说明了以上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理》区域地理部分中,“西北地区”的教学,应充分贯穿和体现“干旱”这一地理特征,使学生围绕区域的主要特征,很好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要体现这一思路,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设计教学。一、读图引出“干旱”的自然特征引导学生读“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和...  相似文献   

15.
培育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为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文章以“产业”大单元复习课为例,探究指向思维进阶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思路及流程,以期为地理教师开展单元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信管专业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进行了“MOOC+翻转课堂”融合教学模式探究,以期通过MOOC与翻转课堂的先进理念结合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分析了信管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现状及不足,解析了“MOOC+翻转课堂”融合教学模式的优势,阐述了 “MOOC+翻转课堂”融合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以促进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7.
地理新课程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基于这一理念,笔者认为:构建和谐、宽松的地理大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任婷婷  是明艳 《地理教育》2023,(12):19-22+36
打破学科界限、开展跨学科融合教学已成为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实现育人功能的时代要求。本文选取“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作为教学内容,通过主题确定、情境创设、问题链设计,采用“地理+政治”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构建地理视角下多元立体的跨学科认知体系,在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同时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并将教、学、评一致性理念渗透于教学过程中,以期实现课堂学习过程和教学效果的互促共进。  相似文献   

19.
地理信息技术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可以有效提升地理课堂效率。以高中地理必修2“人口分布”为例,利用ArcGIS软件对浙江人口数据进行处理,以此为基础,进行“浙江—中国—世界”知识迁移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区域认知,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期望为一线地理教师改进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劳动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地理单元教学是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教学策略,是培养学生劳动知识、技能、精神、习惯等的有效组织形式。文章以“探究植被”为例,从设计主线、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融合劳动教育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以期为劳动教育在地理学科中的渗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