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9 毫秒
1.
教研活动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活动。“人既创造文化,又被文化所感染和熏陶。一所学校的文化场对存在于它‘场’内的每一个成员都施加一些‘力’和‘能量’,具有激励和凝聚、熏陶和潜移默化、自律自省和约束、扩散和辐射的功能。”因而,在顾泠沅教授眼中,“文化再造”成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和指标。可见,建设理想的教研文化,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它是与“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相对而言的。其判断标准有以下方面:是否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是否能够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是否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否能够站在时代前列。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表达人民群众的心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强大的号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否能够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对社会有着巨大的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3.
“无边界学习”的铜鼓文化教学以“无边界学习”理念为引领,以铜鼓文化为载体,注重跨学科学习,让不同方法和内容相互整合渗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具体教学中,可采取“以问题为桥梁,让学习角色‘无边界’;举一反三、延伸拓展,让学科‘无边界’;开展户外研学实践活动,让学习场地‘无边界’;‘双线’结合,让学习时间‘无边界’;‘四通八达’,让学习内容‘无边界’”等策略,让铜鼓文化在“无边界学习”理念引领下得到有效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成中英是当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多年来,他在海外为传播中国文化,推进中国文化的世界化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对中国文化所持的态度是“推陈出新”,他的关于中国文化现代化和世界化的理论见解以及他的“新‘新儒学’”理论体系的构想,正是这一精神的体现。从他的思想中可以反映出当代新儒家新的心态和新的走向。  相似文献   

5.
基于高等教育层类视角的高职文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高职文化是高职院校在其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并被全体成员所普遍认同、内化、奉行的精神要义及通过制度架构在主体人和其他实体物上的人文化的成果体现,是表现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层构上的大学文化,是与学术教育类大学文化相区别的职技教育类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实践的理论性总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着眼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任务,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形势,回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诸多新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根基,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价值取向,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文化使命,以“‘双百’‘二为’‘两创’‘两个结合’和‘七个着力’”为通达路径,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并为后发展国家文化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弘扬了全人类共同价值并为推动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诠释了中国答案,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并为丰富世界文明体系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7.
姜亚菁 《农村教育》2006,(10):62-63
在50—70年代的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现实主义是主流。虽然历经曲折,在各个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和表述,然而仍作为最主要的创作方法指导着这个时期创作,特别是主流话语的创作。一、政治权威话语50-70年代的中国处在一个被称为“泛政治化”的时代.“‘泛政治化’即政治化过度和过量带来的倾斜和失误.一方面是政治文化的僭越性扩张、侵入、冒进和占据了其他生活和文化精神领域,最终成为一种对其它生活和文化精神领域话语的取消和替代;另一方面社会生活和文化精神的参差多态的复合体(多以的共同体)被任务的纳入到政治的有限框架后,其意义也就被缩小了。”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梁启超的新文体散文”、“梁启超在‘小说界革命’中作出了较大贡献”和“梁启超提倡‘诗界革命’、‘戏剧改良’和‘群众文化’”等问题的研究,指出梁启超“过去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的偏颇;得出了“应该招梁启超放到中国近代文学史更重要更突出的地位”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追求人生的境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境界学说以儒释道三家为代表。儒家文化注重人性修养、道德养成与人生境界的提升,以推崇“圣贤”作为其境界追求;道家主张让人超越名利,通过出世修行,摆脱外在干扰,获得真正的自由与解放,成为“真人”是其境界追求;佛教侧重通过“戒、定”获得“慧”,去除欲望,消除痛苦,最终达至“圆满”之境界。新儒家将传统境界学说推向新的高度,形成了“多层次”的境界思想。教育从本质上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人文化成的过程,而境界则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精神标识,也是教育的根本价值指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境界学说对于当代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即培育有境界的人是当代中国教育的理想追求;强调体悟、践行是当代中国教育的行动逻辑;注重家国一体是当代中国教育的重要使命;开展境界教育则是当代中国教育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中国文化‘活的精神生命’之存在”、“儒家心性之学在中国文化中的价值和地位”、“中国文化与科学技术”三个方面阐释了《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一书的精华,肯定了此书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对60所中小学教师评价执行面临的困境分析发现,当前中小学教师评价执行的困境表现出制度“嵌入性”特征,可概括为教师评价新任务与其嵌入旧环境之间的矛盾。该矛盾在评价主体维度表现为“质性评价改革与‘人情’文化环境的矛盾”;在评价内容维度表现为“‘育人’导向与‘唯升学’社会舆情的矛盾”;在评价方式维度表现为“绩效评价改革与‘预期式’激励机制的矛盾”。鉴于制度所嵌入环境的复杂性和顽固性,建议从制度设计和执行过程入手突破评价执行困境:正视“人情”文化以实现制度与文化博弈共生;提升教学效益以弥合“唯升学”与“育人”分歧;加强绩效工资监督落实以推进“优劳优酬”。  相似文献   

12.
首先要说明的是“语言审美”这个词是作者提出来的。叶朗认为:“审美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文化圈曾经发育了自己的审美文化。……审美范畴是文化的‘基本意象’的风格。”“长期以来文化被认为是无处不在的,无所不包的人类知识和行为的总体;被笼统的当作‘生活方式’;‘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沉积物’;‘价值观念体系’……乃至‘艺术、政治……文学、语言、思维的总和’”。可见语言文字作为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审美对象中重要的范畴。当然语言与文化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文化与语言不同,它没有适用于任何人的固定规则或模式,而是作为一种倾向存在于人的社会生活与思维,文化具有复杂的内涵和外延。Levin和Adelman(1993)认为“文化是一座冰川”,一小部分裸露在水面,而大部分却泡在水里。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和传播手段,因此语言审美对于整个审美体系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下面我们从文字、语音、文体修辞和文化几个方面分别来探讨语言的审美。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其功能在于传承文化进而创新文化。然而,“多少年来,教育还只在简单的知识传授的‘天井’里徘徊.把学生培养成高级的应试工具.成了学校的最高追求,升学率也就成为唯一衡量办学水准的指标。这样的教育.实际上是在办‘考试’,而不是办教育,更不是办文化。”(苏军:办学就是“办文化”)令人欣喜的是,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中国教师》2013,(23):1-1
教育的根本要义在于人文化成、以文化人。素质教育,说到底,就是用文化——对于中国人来说,首先是中国文化——把做人的基础打好。其中的关键,就是文化、传统和经典熏陶。中国的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5.
一、历史的使命 曾经有报道,一所有着百年历史,成就了诸多伟人及名师的大学,“到了2002年‘大学语文’课程陷入‘死地’,2003年新教学计划修订过程中,该校教务处制定的全校公共课新方案中,取消了‘大学语文’课程,连选修课也没有设置,其理由是大量的调查显示,几乎百分之百的大学生认为‘人学语文’‘没劲’”;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大学语文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文化交流”的争论。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文化者,人文化成也。”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用人文化育人。正是在培育人、化育人这一点上,教育与文化有着本质的联系。要办好一所优质学校,文化建设不可少。我校结合社会主流精神对民族文化的再认识、对民族自豪感与自尊心的再唤醒和18世纪英国教育“培养举止文明、有教养的绅士”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开滦集团被誉为“劳模摇篮”,自建国以来涌现出7944名劳动模范,在开滦425册功劳簿上记录了各级劳模事迹112928件。人称开滦的企业文化就是“劳模文化”。开滦集团新任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文学说:“开滦的‘劳模文化’是最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是一种‘领军文化’,开滦的劳模精神就是‘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这就是开滦的‘魂’,有了这个‘魂’,什么时期的什么困难都能踩在脚下。”  相似文献   

18.
《宣武教育》2008,(1):1-6
宣师一附小是一所具有近百年历史的老校。2002年,我校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将新童谣作为校本课程引进课堂。经过四年多的实践,源于我校的新童谣在北京市党政领导以及专家学者的指导下,不断深化,逐步发展为新童谣文化,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新童谣文化产生了积极、广泛的社会影响,引起了胡锦涛总书记的关注并专门批示:“北京此事办得好,体现了与时俱进和‘三贴近’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贺麟的文化史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黑格尔研究专家,他建构了较为成型而且成熟的文化哲学体系。本文结合贺麟的著作(侧重于1949年以前),从“人与文化”、“历史与文化(古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中西)”、“赫然名家的‘新心学’”四个层面梳理其文化史观。  相似文献   

20.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成书后被译成数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外国人对《三国演义》的喜爱比之中国毫不逊色.在韩国《三国演义》是读者最多、影响最大的一部翻译小说.“没看过‘三国志’(笔者注:日韩等国所言的‘三国志’,是把以‘三国’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统称‘三国志’,与中国本土意义的《三国志》是有本质区别的)就不算男人”“不要和没读过‘三国’的人说话”是两句妇孺皆知的谚语,从中可管窥“三国演义”对韩国民众文化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