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唐凤玲 《大众科技》2014,(9):103-107
文章实验通过高效磨矿分级技术、铅锑浮选新药剂、高效锌硫分离技术、细泥锡石回收新技术的研究,研究出了更适合105号矿体矿石的工艺流程和新技术,解决了过去100号矿选矿存在的磨矿锡石过粉碎、铅锑精矿含锌较高、锌硫分离精矿质量难保证、作业回收率低、矿泥锡石选别指标差等长期存在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2.
<正>铅铋合金冶炼过程中,工艺的选择对于最终的生产成果有着巨大的影响。为了在达到降本增收的效果,通过在产能、工艺流程、与现有生产实践衔接等方面对铅铋传统处理工艺、金属真空蒸馏工艺进行对比,认为金属真空蒸馏工艺更具可行性。在文中综合论述了福建某企业稀贵厂铜阳极泥熔炼渣冶炼铅铋合金工艺的应用实践。(1)采用真空蒸馏工艺分离粗铅铋合金金银后,以当前阳极泥处理量,年可生产精铅铋合金378t,价值约890万元,另年多直收黄金168kg,白银9.45t。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指导凤凰公司今后的生产实践,特对铜坑细脉带贫细矿石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混浮—(磁选)分离"工艺流程可得到较佳的选别指标:浮选锌精矿含锌47.70%,锌回收率89.03%;铅锑精矿含铅19.95%、锑14.31%,回收率铅71.04%、锑72.20%;浮选尾矿含锡0.63%,锡回收率为88.70%;试验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熊建军 《科技风》2013,(11):19-20
采用熔炼—工艺处理分银炉渣,试验表明,厂采用火法处理阳极泥,产出的分银炉渣富集了阳极泥中的大部分铜铋早期将分银炉渣贵铅炉与阳极泥一起处理,以回收分银炉渣中的银,但分银炉渣铜等杂质较高,铜的不断富集给贵铅炉造渣及渣与贵铅分离带来困难影响了银的正常提取;之后分银炉渣采用硫酸脱铜回收硫酸铜、脱铜渣返贵铅炉提银的工艺路线进行处理,但在贵铅炉分银炉处理过程中,铋进行了二次富集同样影响了铅与渣的分离产出的二次分银炉渣仍堆放外。目前年产分银炉渣约400吨,其中含银2~8%、铜20~25%、铋10~28%,随着金属价格的日趋上涨,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银、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研究一种从分银炉渣中回收有价金属切实可行的工艺,对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铅阳极泥中回收贵金属的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雪琴 《青海科技》2003,10(3):29-31
在电解铅时,往往有一些贵金属(金、银、铂、钯、硒、碲、铋等)存在于阳极泥中。本文讨论了从铅阳极泥回收多种贵金属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五圩多金属脆硫锑铅精矿在烧结炉强化烧结脱硫采取的措施和合理控制鼓风炉渣型采取的措施,以达到有效分离其中的有价金属。  相似文献   

7.
文章为综合回收各种有用矿物,进行了选矿工艺流程试验。多方案工艺流程试验经比较后,推荐铜铅混合浮选再分离—混尾选锌—锌浮选尾矿弱磁选的工艺流程,该流程很好地兼顾了各种目的矿物的回收,取得了铜精矿品位23.52%、回收率71.27%;铅精矿品位45.77%、回收率59.78%;锌精矿品位54.05%、回收率93.65%;铁精矿品位66.09%、回收率33.50%。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某铜铅锌铁矿选矿工艺流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为综合回收各种有用矿物,进行了选矿工艺流程试验.多方案工艺流程试验经比较后,推荐铜铅混合浮选再分离-混尾选锌-锌浮选尾矿弱磁选的工艺流程,该流程很好地兼顾了各种目的矿物的回收,取得了铜精矿品位23.52%、回收率71.27%;铅精矿品位45.77%、回收率59.78%;锌精矿品位54.05%、回收率93.65%;铁精矿品位66.09%、回收率33.50%.  相似文献   

9.
《发明与革新》2013,(12):50-50
可爱的新生命降生后,亲朋好友通常会给孩子送上一份表达美好祝愿的礼物,"银饰"是许多人的首选,意在为孩子祛病祈福、保平安、排胎毒。殊不知,这样的好意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安全隐患。日前,一则消息让新生儿家长担忧:近半数儿童银饰铅锑超标,儿童长期佩戴会有不良后果。近半数儿童银饰铅、锑超标近日,广州专项抽检的结果显示,近半数的儿童银首饰样品的铅、锑有害元素含  相似文献   

10.
对某低品位铅锌尾矿进行了浮选分离试验研究,在自然pH条件下,以硫酸铜作活化剂,以丁基铵黑药与丁基黄药组合捕收铅锌矿物,采用BF-2作脱药剂,有机抑制剂BH-2与腐殖酸钠组合浮铅抑锌硫工艺,最终获得含锑40.23%、回收率74.09%的铅精矿和含锌30.50%、回收率为81.16%的锌精矿。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选取硫化矿磨后的全浮硫化精矿为研究对象,通过预先脱出部分易浮的硫精矿后进行无氰铅锌分离。闭路试验结果表明,无氰方案部分脱硫后获得铅、锑精矿品位分别为18.06%、13.73%,回收率为64.65%、65.53%,锌精矿品位为45.10%,回收率为83.97%。  相似文献   

12.
王建伟  刘红军  郭科 《资源科学》2014,36(8):1608-1617
矿产资源地质调查综合评价是后续矿产勘查、开发、矿山环境保护及治理等方面的综合评价的基础。评价目标是要得出评价区各矿种的优劣及保障程度,最终为即将进行的全国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以滇东南地区为例,选取了锡、锑、铜、铅锌、锰等优势矿种作为主要评价对象,并在分析省、州两级前期完成的矿产资源规划执行现状的基础上,划分出地质调查综合评价单元,基于专家打分确定出由调查评价工作程度、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及发现矿产地个数、矿产资源分布特征、调查评价技术手段,以及勘查开发政策支持等5个方面构成的指标体系,并通过粗糙集理论对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检验、筛选,采用突变级数评价模型进行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容振华 《大众科技》2014,(9):134-138
随着7#坝尾矿资源回采的进行,砂坪选厂处理矿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在-0.1mm级别多数已单体解离,矿物表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氧化,有用金属嵌布粒度细微、含泥高、有残留药剂,+1.0mm级别的锡、铅、锌、硫铁紧密共生,选矿难度较大。通过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充分利用尾矿资源,完善内部工艺流程技术改造,实现降低药剂消耗、提高硫化矿分选指标,取得了锡、铅、锑、锌金属回收率分别为:38%、35%、32%和55%左右的选矿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4.
过程工程是研究物质转化过程中共性规律的工程科学。实现物质转化需经历从小试、中试到工业大规模装置的逐级放大过程,其放大和调控非常复杂,是过程工程的瓶颈问题。过程模拟为认识过程的复杂性、加速工艺的设计和过程放大提供了可能。目前实际模拟预测能力增长很缓慢,与计算机硬件的飞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这是由于过程工程的复杂性来源于多尺度结构,其核心问题是介尺度。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多尺度模拟方法,在问题、模型、软件和硬件4个层面同时考虑多尺度结构,并保持层面间的一致性,建立新的多尺度超级计算模式。应用这一新型超级计算模式,通过多尺度云计算网络,实现过程工程的实时模拟,是过程模拟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化工过程模拟将进入虚拟过程工程新时代,这必将为传统的过程工程研发模式带来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自金银冶炼产生的氧化渣中,采用小型鼓风炉进行还原熔炼、熔析炉除铜后制成高铋粗铅阳极板,在低电流密度下高铋粗铅合金电解精炼回收Bi工艺的特点及技术条件的控制,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Project-based engineering companies are striving for innovation acceleration, and lean supply and product processes throughout the product lifecycle. The business orientation of engineer-to-order companies is customer-centric due to the nature of engineer-to-order products, which are tailored and customiz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customer. However, this customer orientation may lead to inefficient performance, due to a lack of mechanisms to reuse proven concepts, designs and production facilities, as well as an absence of feedback mechanisms from products in use and service. These challenges have been recognized in earlier empirical research projects conducted in companies providing engineer-to-order products. Based on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this paper aims to identify factors hindering product-related information reuse in an engineering business environment that comprises several networks of actors during the lifecycle of engineer-to-order products. The main challenges of information reuse in an engineer-to-order context are related to reuse situations, which require combining existing information with experience-based knowledge. A typology of factors and challenges of information reuse is built, and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needs at different organizational levels as well as further research needs are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自金银冶炼产生的氧化渣中,采用小型鼓风炉进行还原熔炼、熔析炉除铜后得到铜渣,再经过火法冶炼浇铸成高杂铜阳极板,在低电流密度下电解精炼回收铜和贵金属工艺的特点及技术条件的控制,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利用铜烟尘酸浸渣试制三盐基硫酸铅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斯公敏  许国洪 《科技通报》1997,13(4):215-219
介绍了以铜烟尘酸浸渣为原料,采用转化、沉淀、调变的方法生产三盐基硫酸铅的实验室试验.得到的产品符合HG2-1053-77一级品的标准.该试验工艺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