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基本内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作为一种拓展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已被引进高校体育课堂,它具有全新的内容、理念、方法和组织形式,因此,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内容对于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切实可行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结合厦门大学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开设海岛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经验和体会,介绍了开设海岛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设计与组织实施、课程目标。结果表明:开展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海岛生存生活训练是野外生活生存训练的一个分支,海岛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具有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突破了传统体育课程的封闭格局,有效地增强了体育课程的实效性和趣味性,完善了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对深化高校体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系统教学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迪克(W. Dick)和凯瑞(L. Carey)系统教学设计的理论和野外生存的项目特点,对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教学设计进行研究。认为"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教学设计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充分分析学习需要、学习任务和学习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周密的安排和合理的设计,从而科学地编制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4.
试论野外生存训练对大学生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根据国家教委“全国高校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试验研究”课题及在7所高校首批试验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野外生存训练对学生生理和心理负荷锻炼的积极影响,及其对培养学生生存生活能力、团队精神及环保意识的促进作用,提出其作为学校体育的一个补充单元,可适时适度地采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实践活动的组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实验研究,得出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实践活动的组织工作包括要求、程序、出发前的组织以及实践中的组织四个方面。由于课程本身的特殊性,组织工作显得至关重要。加强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实践组织工作,是提高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教学质量、确保野外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是教育部体卫司组织进行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研究课题,本栏目从今年第1期开始连续介绍这个研究课题的进展情况。为此我们特约教育部体卫艺司体育处季克异处长(本课题组长)和该课题组成员撰文。其余的内容分别是:“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设计;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内容的研究;大学生野外特殊技能学习和训练方法的研究;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安全问题的研究;中、日、韩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共同训练。  相似文献   

7.
初探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贵州体育科技》2006,(3):43-44,47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是一项互动性很强,通过师生间、同学间频繁、直接的生存生活交流,来促进个人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针对目前大学生心理现状,研究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防治作用。提倡通过自我学习和体能锻炼,增强大学生的心理保健能力,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挑战性体育课程对大学生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在体育课教学中进行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内容的教学实验,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比较,得出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对大学生的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此课程不仅是对传统体育课程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和补充,也为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普及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文献资料等方法,就我国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现状进行研究,以求全面了解我国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构建和实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所需求的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体系,更好地推广和开展适合大学生身心特点的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完善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体系,让每个大学生都掌握有关野外生存生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教学实验法,对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在农林院校的开展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结论:华中农业大学的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实验,实现了既定课程目标,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及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较实验前出现显著性差异;以校园为主体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可以开发体育课程的时空资源。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将会成为全世界对付人口老龄化的世纪,我国也将进入老龄化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怎样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将被提上日程。因此,研究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各个方面,有非常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根据目前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基本现状,老年人体质状况,老年人体育活动特点,影响和制约老年人体育活动开展的诸多因素,制定了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基本目标及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发展老年人体育活动的一些对策和建议,为有的放矢地组织和管理老年体育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艺术体操运动员形态、机能特征的体能训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形态机能测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艺术体操一线队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形态与机能测试研究,旨在探索艺术体操运动员形态、机能与体能训练的关系。结果显示:我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具有体能训练的身体形态优势,身体机能水平在训练中较稳定,提示运动员有进行大运动量体能训练的潜力和空间,建议采用间歇训练方法加大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提高艺术体操运动员的成套体能水平,适应现代艺术体操技术发展对体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姜丽  白莉 《体育学刊》2006,13(2):92-94
对我国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现状进行研究,以求全面了解我国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结果显示:开展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可以完善体育课程体系,拓展体育课程内容,使大学生掌握有关野外生存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动用文献和系统科学的方法,对建立体育锻炼学的条件,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关系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地位;体育锻炼学体育科学体育中的地位进行探讨,指出: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同处体育运动的应用技术层次,构成完整的体育运动技术系统。体育锻炼有着相对独立的运动形态和理论、方法体系。体育锻炼学是探讨体育锻炼理论与方法的一门体育应用技术学科。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体育教学要改变目前不适应现代教育的滞后状态,就必须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按照素质教育的需要,对现行的教学内容、形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全面地改革,建立以终身体育为指导的全新的高校体育教学体系,更好地发挥体育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耗散结构理论的内涵及形成条件进行探索,并主要从开放系统和非线性两个条件出发探讨了耗散结构理论对民办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内容、方法要与时俱进,体现开放性;课内、课外活动组织形式要开放;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要把握时代脉搏实现开放性;课程评价体系要注重非线性等。  相似文献   

17.
拓展训练自1995年引入中国后,以其独特的培训模式和显著的训练效果,很快成为风靡全国的培训新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和教育方式,其新颖的教育理念和前瞻性更与当今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不谋而合。实用擒拿课作为一种较受大学生欢迎的体育教学课目,在高校体育中有它自身的特点和一定的影响力。高校实用擒拿教学与拓展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在现有实用擒拿教学方法上的大胆创新,对于提高实用擒拿技、战术水平和大学生的身心素质以及多方面的能力都有较多优势。通过“拓展训练”式的实用擒拿教学,不仅使学生在愉快、积极的参与中,学到实用擒拿技、战术,领悟拳理,通过亲身体验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促进果敢、顽强、自信、团结等优良品格的形成,为实用擒拿教学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8.
体育游戏是结合体育和游戏的一项综合运动,既包含了游戏成分,又融合了体育的理念,因此,其本质上是更加倾向于游戏对人体的促进作用,从而激发出人体自身的运动欲念,进而让人体达到一种高度开放的状态,提升对外界的刺激和免疫力,最终实现提升身体素质的目标。青少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健康水平直接与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有关,因此社会和学校应该积极为青少年提供锻炼身体的机会,增强他们的体质,改善我国人口体质结构。  相似文献   

19.
野外生存训练是一种在野外环境下求生的训练,参与者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处,继而达到健身、健心、促进社会化的目的。文章较为系统地阐述了野外生存训练的概念、特点,重点研究了促进人的社会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