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验报告课题] 改过对失误的影响 [负责人] 汤沐黎 [实验目的] 测试“改过”、“不改过”与“失误”分子的变异的关系,以便能制造出抑制“失误”的良药。 [实验器材] “改过”药水一瓶“不改过”药水一瓶时空传送机一台 [实验过程] 先利用时空传送机将实验小组传至“文革”时的中国,对原本已含有“失误”分子的林彪元帅使用“不改过药水”,然后返回进行观察。一年后:“失误”分子开始转变为“错误”分子。两年后:“错误”分子又转为了“重大错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把教师称作“知识分子”,我对此一向深信不疑。在一本书中看到“知道分子”的称谓。什么是“知道分子”?一时我有些困惑。上网一查.我才惭愧地发现“知道分子”已经是一个流行词了!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大学侯建国教授领导的研究群体在“化学反应的人工控制”项目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二维碳60点阵的一种新型取向畴结构,这是目前惟一发现的同时保持位置平移序和键取向序的一种畴结构。该成果发表在2001年1月18日的国际顶尖学术杂志《自然》上,被审稿人高度评价为“构思巧妙、实验严谨”的研究工作。在这项研究中,侯建国教授与合作者杨金龙教授、朱清时院士在国际上首次直接“拍摄”了能够分辨碳60化学键的单分子图像,这种单分子直接成像技术成为明察分子内部结构的“眼睛”,为纳米科学家进行单分子化学键的“切割”、“组装”等“手术”提供了可能。分子是由原子与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的,对化学键“动手术”就能定向选择化学反应,产生人们所需要的新分子和新材料;而直接“看清”化学键就是进行分子“手术”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铁磁性的物理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发磁化和磁畴结构是铁磁性物质的两个基本特点。外斯(Weiss)“分子场”理论是解释自发磁化的经典理论,但并不能说明“分子场”的本质;根据量子力学研究认为“分子场”的本质是相邻原子中电子间的相互交换作用导致了磁有序,因此,从本质上说“分子场”属于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5.
图1的恐龙是“中国”,正在锯它的尾巴的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已锯断的尾巴放在一个标明有“东北数省”字样的篮子里。图2的军人注明为“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脚下踩着的两人分别是“日本”和“中国”。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分子概念在旧教材中 ,表述分子概念时 ,没有用下定义的方法表述。原文是这样说的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这里的“是”和“一种”都用得非常恰当 ,“是”即“属于”。“一种”这个词也很重要 ,它是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中的一种 ,言外之意 ,还有一些物质的原子也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例如 ,铁原子能保持铁的化学性质。从语感上意会“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这句话 ,你会感到既委婉又准确。而在四年制初三化学课本中忽略了这一点 ,运用了以下表述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相似文献   

7.
一、分子明星──P~(53)基因荣获“年度分子”殊荣 美国《科学》杂志从1989年开始举办“分子明显”的选拔。每年一次,评选结果在该刊物每年最后一期公布,正现的名字叫“年度分子”(molecule of the year)。届时,该期杂志的封面以醒目的“分子明星”的结构图形或标志装点,刊首篇则对当年当选的“分子明星”进行简要介绍。此外,《科学》杂志编辑部还组织专家就“分子明星”的发现、研究过程、科学内容、意义和应用等方面著文作比较系统的介绍。1993年荣登“分子明星”榜首的,是一种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P~(53)基因。《科学》杂志的编辑认为,P~(53)基因的发现,是癌症研究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形成了以选择性分子识别为主要内容的“主—客体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美国加州大学的克拉姆教授是“主—客化学”的创立者;法国路易·巴斯德大学的莱蒽教授是“超分子化学” 的创立者.他们为此而荣获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本文介绍了“环糊精”、“大环多醚”、“杯芳烃”、“卟啉”四类能形成主客体配合物,具有选择性识别功能的大环化合物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9.
运用吉尔·德勒兹的“生动动物”这一概念对《狼图腾》进行解读,我们可以看到,《狼图腾》不是在宣扬“克分子”狼的暴力、野蛮、残忍、嗜血和弱肉强食、强者为王、损人利己的“狼道”,而是向读者展现了一种全新的生命经验,展现了“分子”狼的感受和感知,展现了人的“生成狼”.生成狼不是模仿“克分子”狼的血腥、残忍、贪婪、邪恶,而是要看到或想象“分子”狼具有怎样的“感知”和“感受”,让“分子”狼具有的或假定“分子”狼具有的生命力穿越人自身,让人具有“分子”狼的诸种感受.生成狼是在人和狼之间找到一条逃逸线,摆脱华夏儒家文化限制、束缚良民顺民的一切规定,从而重新接近“非个体、非有机的生命”,通过不断地欲望生产生成差异,增强自身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分子性质演示器及实验方法.该仪器能演示初中化学中的“液体分子扩散实验”和“液体分子间的间隔实验”。  相似文献   

11.
学完分子、原子的概念之后 ,李明同学觉得头脑中有一些模糊 .于是 ,他带着一些问题前去请教郝老师 .下面是李明与郝老师的对话 .李 :郝老师 ,我在叙述分子、原子的概念时 ,经常将“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一种”与“最小”这些词语张冠李戴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郝 :你刚才所提到的几个词语恰好是分子、原子概念中的关键词语 .如果记忆概念时将分子概念中的“化学性质”、“一种”与原子概念中的“化学变化”、“最小”加以比较 ,那么叙述概念时张冠李戴的现象就会减少乃至杜绝了 .李 :为什么分子概念中强调“一种” ,而原子概…  相似文献   

12.
一、有关“分子”、“原子”的定义[例1](四川)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摇)A.分子大而原子小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而原子则不是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则不能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点评:此题重在考查“分子”、“原子”的定义,现行考试中,已很难见到“复述式”的单纯概念考查形式,取而代之的则是将几个概念在同一题目中组合,考查学生对概念之间异同点及相互关系的辨别比较能力,要想能解答好此类题目,就必须对概念有深刻理解。例如本题,分子是由原子构成,但只能说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而不代表此分子…  相似文献   

13.
请在父母指导下阅读 普通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钠盐和钾盐。这些盐的分子,一端具有“亲水性”,另一端具有“亲油性”,所以这些分子能轻松地进入水里和油里。 所以当肥皂遇到油污时,肥皂分子中的亲油部分同油污“抱成一团”,互相融合在一起,形成微小的“胶团”。  相似文献   

14.
《分子》、《原子》两节内容出现的基本概念较多,加之微观抽象,难以透彻理解,所以学习时,既要通过熟知的客观事实认识微观粒子的真实存在,又要掌握学习基本概念的一些技巧。一、剖析概念深挖内涵如“分子”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①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分子改变了,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就变了,即发生了化学变化。②分子并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等)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大量分子的聚集体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能表现出来的。③同种分子的化…  相似文献   

15.
“分子大吗?”“一个水分子放大一千万倍,也只有一粒芝麻那么大,分子确实非常微小,但我们这个有形有色、五彩缤纷、生动活泼的物质世界正是由这些非常渺小的分子构成的。”“相对于整个人类社会而言,一个人正如一个分子。”“12级台风能吹垮房屋,刮倒树木,掀翻轮船,确实非常厉害。室内空气中氧分子的平均扩散速度是台风风速的十倍以上,由于分子运动方向不一,分子间相互碰撞内耗,使我们感觉不到有风的存在”“人心齐泰山移,只要我们为家乡建设齐心协力,那我们家乡的落后面貌一定会改变。”这是潘老师在雷中跟初中三年级上有关“原子、分子”内容的化学课时,常对学生讲的。十多年来,他在教育战线上正像分子一样默默地、不停地耕耘着。  相似文献   

16.
1月18日出版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英国《自然》杂志以《2维碳60分子畴的拓扑结构》为题,发表了我国纳米科技研究的最新成果。中国科技大学的侯建国、杨金龙教授和朱清时院士及其合作者在国际上首次直接“拍摄”了能够分辨碳60化学键的单分子图像,这种单分子直接成像技术成为明察分子内部结构的“眼睛”,为纳米科学家进行单分子化学键的“切割”、“组装”等“手术”提供了可能。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纳米结构表征领域的研究已经步入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7.
化学的展望     
自元素周期律发现以来,现代化学历经百年来的剧烈酝酿,目前孕育着的新飞跃,其实质将是深入揭示原子间的结合,即弄清化学键的本质,从而全面阐明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化学的战略目标将是实现“分子设计”,亦可称“分子工程学”,就是设法按照人们的愿望去制造各种品种崭新、性能优越的新分子和新材料。目前已出现不少有关“分子设计”的研究,如“高分子设计”、“药物设计”、“催化剂设计”、“材料设计”、“合金设计”、“遗传工程设计”等。近百年来,化学一方面不断地分成更专业的分  相似文献   

18.
“中学化学”和“无机化学”教材中关于“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均只是略作叙述之后笼统而定性地总结为“压力变化只是对那些前后分子数目有变化的气体反应才有影响。在恒温下,增大压力,平衡向分子数目减少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力,平衡向分子数目增加的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9.
分子印记     
分子印记技术是近年来基于分子识别理论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可以为人们提供具有期望结构和性质的分子组合体,是当今超分子化学研究的最前沿课题之一。它是指制备对特定分子(模板分子)具有高选择性及识别能力的聚合物的过程,通常可描述为制备识别“分子钥匙”的“人工锁”的技术,即当体系中存在着模板分子时,功能单体可以通过聚合使这些模板分子以互补的形式固定下来。  相似文献   

20.
“分子”是一个微观的概念,比较抽象,初三的学生又是刚学化学,所以我们在讲“分子”这一节课时,为了说明分子总是不断的运动,增加直观印象,设计补充了一个“氨分子扩散”的演示实验,来说明分子的性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a.实验仪器及药品。投影器,培养皿2个,玻璃水槽,滴管,浓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