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电导率测定含盐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电导率法测盐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操作流程,阐明了测试结果的误差分布,提出了电导率法测盐的改正公式,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在用分光仪测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如果θ角度测不准,则会影响到棱镜角 A 及玻璃折射率 n 的测量精度,实质上,分光仪就是测角仪,因此角度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本人在多年的教学中遇到的有关θ角度出现负值的问题,通过分析得出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熟悉的折射率公式n=sinθ1/sinθ2=√ε,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当光通过介质的电导率不为常数或介质有吸收时,此公式不再适用,应利用麦克斯韦方程组及介质的边界条件对折射率公式n=sinθ1/sinθ2=√ε,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4.
用折射定律n=sini/sinr测物体的折射率,其关键是如何巧妙地确定某一射向物体的入射光线和进入物体的折射光线的方向,下面谈谈不同形状玻璃砖折射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掠射法测液体折射率时折射角与介质折射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掠射法测液体折射率时折射角与介质折射率的关系,给出了统一的表达式,并通过实验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6.
作为表征光纤传输性能的重要参数,光纤的折射率分布直接影响着光纤的传输特性;进一步通过获得光纤折射率的分布来计算出光纤的几何参数以及光纤的最大理论数值孔径;等等。本文分析和讨论了光纤折射的依赖关系,重点讨论了光纤折射率与波长的关系,得出了它们之间的数学描述,实现了对光纤折射率与波长关系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7.
从移去补偿板后的迈克尔逊干涉仪产生的附加光程差出发,对反射镜移动方向异常的现象进行研究,推导出临界点位置变化的公式,得到一种测量补偿板折射率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得出:补偿板的折射率n=1.597,与玻璃材料的实际折射率相符,表明所采取的实验方案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圆偏振外差光束分别经透明板反射和透射后的s光和p光的相位差改变,得到了它们与透明板折射率和厚度的关系.利用改进的M-Z干涉仪设计和构建了能同时测定透明板的折射率和厚度的实验装置,通过测量从透明板反射的圆偏振外差光束的s光和p光的相位差,将测量数据代入理论上导出的特定方程,可以计算出被测透明板的折射率.同时,透明板又在改进的M-Z干涉仪的测量臂中,由波长偏移和光通过透明板引起s光和p光的相位差改变.由透明板折射率的测量值、相位差改变和波长偏移的特定值可得到透明板的厚度.从而实现在同一光学构造下完成对透明板的折射率和厚度的同时测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使用燃烧法制备阳极材料La_(0.75)Sr_(0.25)Cr_(1-x)FexO_(3-δ)(x=0.4,0.5,0.6).通过XRD分析得出经过1300℃煅烧30h的LSCF形成了正交钙钛矿相.利用范德堡法对LSCF的导电性能测试,结果显示1400℃烧结30h的LSCF(x=0.4)样品的电导率达到14.728S/cm.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上分析得到声光介质中声致折射率变化导致的衍射光强解析关系式。为了进一步明确声光衍射中声致折射率变化的情况,以及折射率变化量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在实验上以二氧化碲为声光介质,使用CCD、光强仪和计算机处理得到各级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得出不同声频率下的声致折射率变化量,同时研究了超声频率对折射率变化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分光计实验中钠光在玻璃三棱镜中的色散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际观测,得出红光折射率最小,绿光折射率最大,证明了这种色散是正常色散。这项工作是对分光计实验的重要补充、完善和拓展。  相似文献   

12.
折射现象中所在的虚象在不同位置观察其视深度是不同的,偏离正上方越多,其视深度越浅。在介质正上方垂直观察时:视深度=实际深度/折射率;我们还可以拓展到在正下方垂直观察介质上方的物体的视高问题:视高度=实际高度×折射率;其推导原理是一样的。下面主要以视深为例分析几种常见的情形:  相似文献   

13.
在理论上分析、计算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终点,结合真实测定值,确定以电导率为交换终点的控制值,以电导率控制交换终点比pH值更准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2×2纤锥等离子共振的工作原理,并用其对液体折射率进行传感。制作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用于检测甘油水溶液的折射率时,观测到被测液体折射率在(1.448,1.4515)区间变化时,等离子共振波长在(1450,1593)nm区间移动,两者间呈线性对应关系。系统的传感分辨率为2.448×10-5 RIU。  相似文献   

15.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光栅衍射原理测量液体折射率的方法,激光经过分光系统分成2个平行的光路,垂直入射光栅,经过光栅衍射后,使两光路的一级衍射光线分别经过待测液体和空气,在接收光屏上显示。通过螺旋测微计平移台测量出两光路一级衍射点的水平偏移量,由已知的激光波长、光栅常数和水槽的内宽度计算出待测液体的折射率。  相似文献   

16.
由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中光程差的分析,得出了干涉条纹的吞吐变化的规律,并由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折射率的方法;澄清了用白光干涉法测量折射率实验中的模糊概念;提出了一种用干涉原理测量介质色散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种基于迈克尔孙干涉仪测量透明液体折射率的实验装置模型,以迈克尔孙干涉仪为基础,通过辅助测量装置,拓展迈克尔孙干涉仪在教学中应用。通过干涉条纹的变化数目测量,得到透明液体折射率的测量。新装置测量模型,测量方法创新,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可重复性差、对待测液体加工复杂、实验操作繁琐等问题,也提高了测量结果的精确度,适合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不完全的,电离程度的大小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通过弱电解质溶液稀释过程中的电导率测定,结合电导率与稀释定律相关理论,计算获得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并绘制其变化曲线,从而分析得出弱电解质溶液稀释过程中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的结论.以数字化实验的手段来探索电离度的测定及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增强了学生对电离平衡理论的认识,拓展了学生的科学视野.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分析了由云冈石窟所采集的石柱、降尘和新鲜岩石3种样品在THz波段的光谱特征。通过比较分析得出,3种样品在整个波段,均无明显的吸收峰,低频区吸收都很弱,高频区吸收系数以接近指数函数趋势增长,特别是降尘的吸收最大,新鲜岩石的次之,石柱的吸收最弱。在整个波段,石柱的折射率很稳定,基本不发生变化,其余两个样品的折射率则发生波动。  相似文献   

20.
郭玉静 《唐山学院学报》2009,22(3):67-68,95
从LPG传感的数学模型出发,以传感待测介质折射率为例,提出了LPG传感特性分析的思路,并用Matlab程序进行了数值计算,为LPG传感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