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课程实验的听课过程中,常常遇到下课铃声响了而教师的教学任务还没完成的情况;在与基层教师交谈时,也听到教师们反映预定的教学内容经常教不完。有的老师产生了困惑,“是不是活起来的课堂就是这样呢?”“教不完现象是课改中的正常现象吗?”其实,课堂情况是千变万化的,有时为了处理偶发事件而不能完成预定教学任务,这是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学习内容,与旧大纲不同的是不再单独设立应用题单元了,于是教师们困惑了——新课程下还教应用题吗?怎么教呢?在教师对应用题教学感到茫然、困惑之际,专家、学者大力宣传的新理念以及对传统应用题种种弊端的讲述,似乎使教师“豁然开朗”了,在课堂上竭尽全力体现新理念,可一次次的实践结果却让我们越来越吃惊。于是教师又茫然、困惑了,为什么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反而在下降?我们的问题出在哪?笔者认为,问题在于忽视了“继承与创新”这…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从“单纯地教”到“人格的塑造”、从“灌输现成知识”到“共同建构”、从“标准答案”到“合作探求新知”的转变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诸多困惑。最突出的困惑就是:新课标下,我们怎么教?学习新课标后,我们反思过。我们的“教”,究竟是以“教材为本”,还是以“新课标为本”?究竟如何看待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怎样才能摆脱课堂教学中的“尴尬”?经过反思,我们认为:要根据学生的需要而教。一、依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指的是教师在进行教学前的一系列预设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着眼于“为了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变革。”一路走来,虽经历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困惑,却也逐渐领会了它的真谛。“尊重主体,面向全体”,“教情符合学情”、“教师走向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等,诸多全新的理念已不再陌生。立足课堂,如何将新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呢?笔者认为贵在唱响数学新课堂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5.
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内容。我们很清楚我们应该“教什么”,可是“如何教”却成了部分教师的最大困惑。本文拟就此作一点新思考。  相似文献   

6.
《宣武教育》2004,(12):38-40
在新的课程改革实验进程中,教师们深刻地体会到课堂教学的重心正从“重教”向“重学”转变。新课改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但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前提条件是教师首先要改变教学方式,这一点已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和认同,然而就目前的情况看,理念层面上的认同与行为层面上的落实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在实际教学操做中许多教师面临的困惑是——怎样才是一节好课?甚至有的教师感到“我怎么不会上课了?”。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教学中,有些教师存在着这样的困惑:一样的新教材,一样的新手段,一样的新方法……怎么没有一样的好效果?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通过几组教学案例的比较来进行透析———案例1:课件———“一手遮天”还是“见缝插针”?A教师教圆的认识时,把教学内容按照预设方案悉数设计在课  相似文献   

8.
几年前,我也是一名幼儿园教师,那时的我也和许多新教师一样,既饱含激情,又充满困惑。在这段不算很长的经历中,最令我沮丧的是孩子们的调皮不听话,他们在我面前和其他教师面前的表现截然不同。不管我组织什么样的活动,总有那么几个孩子不配合,最后搞得全班一团糟。这是为什么?孩子们在我面前为什么会这样?是我的教态不好?是我的能力有限?我迷惘,我困惑。在我离开幼儿园到大学深造后,我终于在大学的课堂里,在理论书本中找到了答案。原来,孩子们有一种“限度检测”心理,正是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他们在新教师面前常会表现出某些“失控行为”。儿…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着眼于“为了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变革。”一路走来,虽经历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困惑,却也逐渐领会了它的真谛。“尊重主体,面向全体”,“教情符合学情”、“教师走向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等,诸多全新的理念已不再陌生。立足课堂,如何将新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呢?笔者认为贵在唱响数学新课堂的“三部曲”。一、设计一种包装,让学生“爱数学”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影响学生的认知过程,从而影响学生的参与行为。作为教师,应力求将数学自身的理性认识、美的感受和数学的魅力展示给学…  相似文献   

10.
大家都来当评课专家一堂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课怎样上?一堂具有“语文味”的课怎样上?一堂能够充分发挥教师“教学个性”的课怎样上?这是我们许多教师最为关注的也是最为困惑的问题。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于“创新课堂”栏目同时刊发两篇以上“同题教例”,从不同的角度展示课堂,希望老师们都来当评课专家,对我们刊发的“教例”品头论足———三言五语不嫌少,三五百字不为多,也可荐举自己理想的“教例”给我们,让更多的学习者受益———哦,别忘了,“教例”之后要加上自己的评语。  相似文献   

11.
教师到底是“教”还是“研”?这是学校教研管理的困惑,也是教师心中的困惑。笔者对此作了阐述,并提出教研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1 不教是为了教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目标是要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如何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即“教师不教” ?“不教”的目的是什么 ?这是值得我们研讨的问题 .“不教”不等于撒手不管 ,不等于“放羊” ,“不教”的目的是“为了教” .中国传统武术讲究拜师学艺 ,开始师傅并不急于传授徒弟功夫 ,而是让他们干挑柴、担水、打扫卫生之类的杂活 ,两三年以后当徒弟学习动机极强时才开始传授 ,这样 ,徒弟才能学到武术的精髓 .日本的儿童教育家铃木培养出了许多儿童音乐天才 ,他教幼儿弹琴的方法有个…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过渡关注教师“教”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都忽视了学生“学”的感受,而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改变这种观念。积极倡导“自主方、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必须潜心研究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注重学习方式的有效运用,努力探索,积极实践,正确推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但改变这种观念也有很多困惑,所以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创造性能不能教?《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描述了美国教师达林在中国之行中给她印象最深的是:不少中国教师请教她“在美国学校是怎样教孩子创造性的?”并再三要求她在课堂里作示范。不问“创造性“能不能“教”?只问“怎样教”?这说明我国教师是相信“创造性”能教的。达林感到很困惑:“‘创造性’怎么能教呢?!”她更困惑的是,“无论她怎么解释‘创造性’是不能‘教’的,中国教师都不知所云。”当达林回国,在实习汇报会上,说到这一问题时,黄全愈先生着实为之震动;因为“创造性”这个被中国教育界长期有意无意忽略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教”的新视点——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时代及其带来的新的教育理念对教师的“教”的功能和教师的地位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教师的“教”何去何从 ?基于学习者本身是丰富的待挖掘的人力资源 ,教师的角色应该是人力资源的管理者。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认识教师的“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点  相似文献   

16.
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使用教材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例如: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要“走进教材,走出教材”;要注重“开发课程资源”,“整合课程资源”等等.那么,“用教材教”与“教教材”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超出教材”?怎样才算是“超出教材”?对于这些问题,许多已经进行了几年课程改革的教师也感到困惑,觉得在实践中不好把握。  相似文献   

17.
一次,我校语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许多老师谈到教学中的困惑:现行教材中有一半以上是老课文,教龄长一点的教师已经教几遍了,由于轻车熟路,常常习惯于用老方法教。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老课文怎样教出新意,闪耀出新理念的光芒?问题就是课题,我校语文教师围绕这一问题开展研究,探讨穿“旧鞋”“走新路”的方法。一、开发课程资源,让教学内容新【案例《】景阳冈》教学片断(人教版第十二册)师:同学们,《景阳冈》是根据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改写的。课文内容我们已经读懂了,想了解更多关于景阳冈和武松打虎的内容吗?我们一起走“…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 基础教 育课程 改革 中,在 贯彻课程标 准的精神、把握 实验教 材的特点、在 课堂中切 实落 实新理 念 等 方 面 ,做 了 大 量 有 益 的 尝试,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然而,课堂 是动态的 ,是千变万 化的 。随着 课改实验的 深入,教师 们在 教学中 仍然不断遇 到新问题,产生 新困惑。梳理和思考这些实践中的问题与困 惑,优化课 堂,改进教 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案例 1] 前不久 ,听了国 家实 验区 的一节 二年级数学 公开课,教 学内 容是“平均分”。其中有一个环节,在学生 初 步 理 解“ 平 均 分 ”的 意 义 后 ,教 师为了活跃 …  相似文献   

19.
体现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物理新课程推广和使用,对于我们这些学着“旧教材”长大,教着“新教材”成熟的教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我们物理教师能“走进新课程”吗?我们能胜任新课程的教学吗?能进一步把新课程理念带进物理课堂,指导物理教学吗?物理新课程呼唤“新”教师,教  相似文献   

20.
正值人们感叹语文越教越难教,越教越糊涂的时候,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简简单单教语文的新观点,这给困惑、迷茫中的一线教师指点了迷津.可是,说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些观点大都停留在理论或观念层面上.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操作、如何实施呢?这是广大教师更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