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百义 《中国编辑》2005,(6):26-28,31
畅销书在中国大陆图书市场的现状 中国出版业畅销书的出现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这时,中国出版业已经从10年前简单的增加图书品种、市场扩容发展到全面的市场竞争。竞争的结果是,单本图书销量锐减,库存增加,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图书市场的相对饱和、读者阅读倾向个性化的趋势。于是.面对现实,出版社由过去的重编辑向重发行过渡,市场营销开始进入中国的出版业。随着目标市场的不断细分,出版社有目的地、深度开发适合一定读者群的畅销书就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书业已经逐步进入畅销书经济时代,其基本标志是畅销书在出版社的出书品种中所占的比重虽然不大,一般在20%左右,但产生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却要占到80%左右,而且有着较大的市场覆盖面,畅销书在以可观的市场回报不断刷新出版记录、激活图书市场、拉动出版产业的同时,还在向相关产业的延伸中,形成了多点支撑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链,而且这  相似文献   

3.
现代出版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表现为畅销书的策划制作能力,以畅销书抢滩市场为主导的新一轮出版竞争,已经和正在成为新一轮出版竞争的主旋律。畅销书作为出版社形象的有效载体核,在为出版社创造利润,完成原始积累的同时,成了出版社进入社会公众感觉世界的“快捷通道”。一、时尚文本:实用加流行在感性消费时代,消费者的需求点正在从产品的功能性满足转向融功能性满足与时尚性满足于一体的复合性满足,而且时尚性满足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消费的模式也从满足单一的基本生活需求的商业行为,提升为能满足多层次、多元化、多品位需求…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书业已经进入畅销书时代,畅销书销量一般在10万册以上,有的甚至上百万。目前,整个书业对畅销书青睐有加,各出版社千方百计打造畅销书,经销商、书店抢先定购畅销书,读者追捧畅销书。现在,随着每本书的利润越摊越薄,大量图书成为不赢利的包袱,导致庞大的库存。在这种情况下,畅销书以品种少、利润大、销得快,使出版社得以从品种战中抽身出来。另外,畅销书带来的品牌效应,也成了出版社其他书籍进入书店的通行证。从而形成出版社对书店渠道的供应优势,使出版社有机会扩大市场规模,提高整体书籍的销售。  相似文献   

5.
畅销书:玩的就是创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气冲天的个股走势在整个图书市场的大盘走势处于低迷的状态下,一些出版社推出的畅销书,以扶摇直上的强劲势头,拉动了出版产业的中游和下游产业,延伸了图书产业链,激活了图书市场。畅销书在出版社的出书品种中所占的比重虽然不大,一般在10%—30%左右,但产生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却要占到80%左右。畅销书的市场定位都是面向社会大众读者群,适应了读者群的优势需求,因而有较大的市场容量和扩容潜力,如华艺出版社前不久推出的《不过如此》,紧紧抓住了读者渴望解读平民式主持人崔永元的需求兴奋点,选择了大众化的视角,借助崔永元飚升的人气,新书甫一问世,便成为读者购书的首选目标,到目前为止已经发行了70余万册,创造了2500多万的有效  相似文献   

6.
畅销书排行榜作为读者及其审美心理的缩影,是出版社策划组稿的参考依据,以接受美学理论为支撑,出版社要面向读者,留意读者阅读心理以及审美接受水平,细分读者市场。出版社在宣传营销时,更应将接受理论贯穿出版始终,开展全方位营销。畅销书是图书出版与读者消费的风向标,不仅遵循流行文化的发展规律,贴近当下生活现实,也满足了大众读者的阅读需求。分析畅销书排行榜,可把握时代风貌和读者群审  相似文献   

7.
霍聃 《出版与印刷》2017,(1):41-45,46
面临竞争日益激烈的少儿图书市场,策划少儿畅销书,打造少儿畅销图书品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出版社发展的目标。本文通过例证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梳理总结少儿畅销书选题策划的技巧。出版社要注重作者队伍建设,打造一系列明星作品,选择价值观积极向上、具有正能量的作品,并注重少儿图书品牌的营销策划。  相似文献   

8.
图书出版运营的基本模式有三种:品种模式、畅销书模式和品牌模式.所谓的品种模式就是出版社采取全面出击的办法,把某一方面图书的品种出全,以品种多而全求胜;畅销书模式是出版者选择特定的选题和运用多种营销手段,设法使某本图书成为畅销书以获取巨额利润;品牌模式则是出版社根据自身拥有的优势资源和市场需求确定系列选题,出版质量上乘、契合读者需求的书籍,以期在读者心目中树立出版社的形象,创建产品的品牌乃至出版社的品牌.  相似文献   

9.
畅销书营销的十八般武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市场的大盘走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畅销书促成的.有关调查表明,中国的图书业已经和正在进入畅销书时代,畅销书好比是出版产业的领跑者和加速器,促进了出版产业的优化升级,推动、拉动着出版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畅销书是市场的产物,畅销书在直面市场中,通过差异化等策略寻求产业"突围",加快了出版竞争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丰富了市场博弈的内涵,促进了出版社营销策划水平的"版本升级",提升了出版营销品质,提高了出版产业的成熟度和集中度,加快了出版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相似文献   

10.
每个出版社都要不断优化营销机制,促进图书销售,使拥有的图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以实现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拟从营销机制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初步探讨。一、畅销书制大凡一个出版社,必定有一些畅销书,这不是出版社自封的,而是读者和市场的认同。从纯经营角度来看,努力发掘、培育畅销书,确保畅销书更畅销,应该成为出版社发行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销售排行榜,取前几名确定为畅销书,从营销策划、宣传、推销、发运等各个环节给予优先安排和重点保证,强化畅销书的销售,最大限度地延长畅销书的寿命和扩大畅销书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民营出版公司磨铁公司老板沈浩波曾为FT中文网写过一篇文章说,民营出版几乎垄断了国内畅销书市场.这句话不是吹牛,那些销量动辄百万的畅销书有几本是国营出版社制造的呢?民营出版公司目前的崛起让许多出版社大为惊叹,许多出版社目前的现状却也让人担忧.这不仅仅是由于体制的问题,观念的陈旧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迎合市场的需求是出版社未来必须要面对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畅销书已经成为图书出版市场的香饽饽,成了出版商竞争的焦点,各大出版社纷纷将出版畅销书作为宗旨与目标。然而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畅销书营销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粗制滥造"等弊端,每年有大量的图书涌入市场,到最后其中的一大部分却只能留在仓库中。显然,传统的"酒香不  相似文献   

13.
柯南 《出版参考》2009,(23):28-28
由于市场表现平静,且少有畅销书拉动,低幼图书一度受到部分少儿出版社的冷落。但自2005年开始就有不少出版社开始着手收复低幼失地。2009年,低幼图书已经逐渐成为了新的市场关注点。低幼图书从内容、质量到营销均呈现出积极、繁荣的景象。8月开卷少儿类畅销书排行榜上,开始出现了低幼图书的身影。童趣出版社的《花园宝宝故事书》就有5本新书上榜,其中一本位居第十名。  相似文献   

14.
"畅销书时代"话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欣 《编辑学刊》2004,(4):30-32
一、畅销书时代的营销: 中国的图书市场已经步入畅销书年代.仅占中国四百亿元书籍出版零售市场10%的大众文学市场(书籍出版市场中约75%是学校的教材教辅、15%是会计学等专业书籍),正掀起一场畅销书革命,波澜迭起,抓紧了所有人的眼球.根据开卷公司对全国百家零售书店的销量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占中国图书品种6.7%的畅销书,创造了图书市场68.9%的利润.(关于畅销书的"二八定律")可见,畅销书对于图书产业链的巨大拉动作用.在国内,靠一本畅销书盘活一家出版社的案例也早已不是新鲜事.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的出版业将迎来一个营销时代,图书的品牌将越来越受重视,图书市场的竞争也将空前激烈。在图书越来越强调市场与读者观念的时候,我国的一些出版社开始探索自己富有特色的“畅销书营销机制”,2000年全国书市上40多位名人、多达120余场的签名售书和讲座活动,反映出版社越来越重视图书的营销运作,特别是畅销书的营销。 国外畅销书动辄几百万销量让国内出版同行望“洋”兴叹,而2000年全国书市狂热签名售书场面说明中国缺的不是读者而是畅销书,或是先进的畅销书营销运作。面对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外出版业挑战,提高我国畅销书营销运作水平应摆上日程。  相似文献   

16.
王蕾 《编辑之友》1998,(3):57-59
畅销书(Best seller)一词最早出现于19世纪的美国,是指“销量极大的书”,如今已成为美英书业界最热门的词汇。任何图书一旦成为畅销书,对作者、出版商和批发商来说,则意味着巨大的经济收入、轰动效应及可能形成的国际影响,从而为作者、出版社创下极高的知名度。因此美英出版界在畅销书市场的竞争格外激烈,一些依靠畅销书吃饭的出版社更是绞尽脑汁,拼死一搏。  相似文献   

17.
任火 《编辑之友》2010,(10):87-88
今年5月我去南京参加由中国编辑学会主办的第14届周际出版会议,与吴培华先生不期而遇了.短暂的寒暄后,我们的话题便扯到了会议的学术交流上.我提起了有人提出的畅销书议题.他斩钉截铁地说:"畅销书怎么能够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精华!一个出版社要是尽出畅销书,那这个出版社是没有什么文化品位的.一个国家要是靠畅销书来发展文化事业,那这个国家的文化是没有前途的!真正的文化精品都不是什么畅销书.它可能不畅销,但它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才是一个民族所需要的."真是振聋发聩.在我的感觉和印象中,出版社总是以畅销书为追求目标的,因为畅销书能够带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市场竞争中的出版社价值取向·李国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社要在竞争中不断保持竞争的活力,求得事业的发展,必须确立自己正确的价值取向。出版社价值取向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有三个方面,即社会价值取向、经营价值取向和自身价值取向。一、社会价值取向社...  相似文献   

19.
全国出版单位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 ,高校出版社是重要的一翼。目前 ,我国高校出版社有 98家 ,占全国 5 6 4家出版社的 17%。据 2 0 0 3年有关资料统计 ,高校出版社的市场零售品种近 9万种 ,占全国图书零售市场动销品种的近 17%。高校出版社已成为我国新闻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明确要求 ,高校出版社要发挥高校的优势 ,立足学校 ,面向社会 ,主动为经济建设、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为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校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龄教育和终身教育服务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秀精神产品和文化产品不断增长和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两极分化,有人欢喜有人愁 近年来,文学类图书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已经和正在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如长江文艺出版社(该社也可以算半个中央军,半数以上的销售码洋是北京中心创造)、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等出版社,几乎成了文学类畅销书的上榜专业户,其他文艺类出版社在畅销书排行榜则难见踪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