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林 《传媒》2023,(5):52-54
2022年是涉广电视听领域法规政策出台较多的一年,“建”“管”结合,专项治理与长效机制建设并举,适配新时代的大视听全链条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加快构建,总体呈现价值导向更加鲜明、治理责任更加明晰、治理层次更加精细、治理业务更加宽广、治理规则更加规范等特点,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2.
声音     
<正>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罗建辉:在新的形势下,网络视听界广大机构和从业人员应当做到"五个更加",即: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网络视听发展道路。更加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更加严格地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更加切实地推进行业自律。更加努力地打造网络视听文艺"高原"。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副总裁周晓鹏:泛宣发、泛电商、泛IP三种模式成为短视频内容创作者  相似文献   

3.
李韬  刘頔 《传媒》2023,(9):50-53
网络视听企业是网络内容建设的主力军、网络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在数字时代具有重要地位。网络视听企业在快速发展中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50家京内外重点网络视听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其责任履行进展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推动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网络视听企业社会责任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赵珊珊 《传媒》2023,(6):32-34
近年来,随着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新技术、新业态给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监测监管工作带来新风险、新任务。国家广电总局科学研判时机与形势,辩证把握挑战与机遇,积极推进创新与变革,以智慧化赋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促进广电事业高质量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赵京文 《传媒》2019,(14):12-15
2018年以来,中国网络视听继续保持健康稳健发展态势,网络主流思想舆论进一步巩固壮大、网络视听阵地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强化,行业高质量创新性发展取得新成效,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不断提升,在满足人民美好视听新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视听内容发展现状网络视听平台: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强化和固化,更加重视原创内容布局。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共有586家机构获准开办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6.
文章紧紧围绕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一主题主线,全面总结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过去一年的工作,客观分析当前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面临的新形势,具体部署今年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的工作,并研究探讨了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几个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过去的一年是党和国家事业载入史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工作不平凡的一年.全行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电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  相似文献   

8.
任军庆  刘娜 《视听界》2013,(2):65-68
2012年国家广电总局对网络剧、微电影的引导和规范,成为网络视听行业飞速发展的助推剂。基于业已成熟的视听与网络技术,视听网站的发展日趋成熟稳定,用户可以轻松实现影视剧集的分集点播、节目晚会的段落式回看、社交化的收视体验等,网络视听的优势再度凸显。过去的一年,既有政策方面的优惠,又有市场的完善、技术的升级,是互联网视听行业飞速发展的一年。  相似文献   

9.
祝燕南 《传媒》2021,(13):13-15,17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近日发布《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21)》.该报告对2020年同时也包括"十三五"期间我国网络视听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回顾,对网络视听行业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判.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包括网络视频、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在内的中国视听新媒体行业进入井喷式增长的"快速发展期"。据统计,2012年中国视听新媒体产业规模达300亿元,①广电机构、电信运营商、门户网站、专业视频网站进一步加大对各类视听新媒体的资金、技术、品牌及人员的投入,市场集中度继续升高,领军型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并购力度进一步加大,战略联盟和网台联动活动频繁,跨行业合作更加广泛深入,行业整合进入新阶段。目前,我国视听新媒体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市场价值链,由内容提供商、平台运营商、技术提供商、分  相似文献   

11.
张苗苗  赵京文 《传媒》2021,(13):21-23
当前,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加快演进,媒体呈现移动化、智能化、社交化发展大势,网络视听加速崛起,成为人们最重要的文化消费服务产品,极大促进了文化繁荣发展和国际文化传播交流.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手机视频用户达21.6亿人,预计到2023年将增至27.2亿.截至2020年4月,在线流媒体的全球普及率(55%)已经超过了付费电视(50%).与此同时,网络视听治理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存在发展不平衡、秩序不合理、价值导向有偏差、规则不健全等问题,网络视听治理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总体来看,规制滞后于发展,若不能有效治理,导致无序发展,必将使网络视听领域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良性释放.  相似文献   

12.
王亚文  胡好  杨康 《视听》2023,(9):14-17
文化强国背景下加强网络视听行业发展,对于促进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网络视听行业具有提升视听内容质量、坚守正确价值引领、激发文化产业创新、推进网络文化建设、增强文化传播效能等时代责任。网络视听行业承接扩充业界多元容量和履行意识形态管理责任、激发网络市场潜力,以及推动经济增长、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艺需求和美好生活的精神需要的功能定位。网络视听行业应创新企业传播渠道,推进“艺术+科技”制播模式;完善制播内容审核制度,优化企业社会责任监测体系;鼓励多业态联动的开发模式,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相似文献   

13.
杨胜忠  陈勤 《声屏世界》2016,(12):16-18
2016年1月斗鱼"直播造娃娃"事件的爆出,加速了相关部门对于网络直播行业的监管步伐.文化部、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及地方文化执法部门,相续加入到网络直播行业的监管队列当中,网络直播行业进入了"管控时代".2016年9月9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文件《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预示着网络直播行业第一次洗牌、分流时刻的到来.  相似文献   

14.
网络视听行业监管升级目的在于维护网络公共空间秩序,保障和促进行业良性竞争,是行业健康发展壮大的基石。网络视听内容新形势要求监管主体更为专业、垂直与及时。在监管升级背景下,可以把握网络视听行业三方面的新机遇:监管升级带来流量再次分配,合规产品有更大成长空间;探索网络视听技术和应用服务实体经济新模式;国资媒体与优势互联网公司合作发展进入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15.
陈林  董潇潇 《传媒》2018,(14):8-11
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网络视听行业用户不断增多、市场不断扩大、内容创作能力明显进步、产品好评度影响力都有质的提升,全产业伴随移动化、生态化进程加速迈向成熟,品质化成为网络视听内容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     
《视听界》2013,(4):8-9
《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在京举行《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发布会,发布了2011年以来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格局与态势,展望行业发展未来。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方面,行业主体格局趋于稳定,音视频内容日益丰富,用户规模和市场规模增加迅速。截至2012年底,中国网络视频用户3.72亿,网络音乐用户4.36亿,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  相似文献   

17.
<正>现如今,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逐渐影响着互联网发展格局和社会生产生活。通过新技术与新应用的强力推动,视听化已成为互联网传播的一个重要演进趋势,网络视听发展前景广阔。2016年12月8日,第四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正式拉开帷幕。在大会主论坛上,行业重量级嘉宾围绕大会主题"洞见新视听,共享新空间"进行了主旨演讲。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湖南广播影视集团  相似文献   

18.
汤捷 《青年记者》2021,(9):17-19
本文从网络视听行业发展现状入手,阐明网络视听在国家政策扶持、新技术发展、新一代消费习惯变迁等多重利好之下的强大发展潜力,并分析了网络视听行业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对传统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产业在内容导向统一之下的精细化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郭艳梅 《东南传播》2016,(10):23-25
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主题原创网络节目推选活动和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主办的优秀网络视听节目推选活动已开展三年,期间产生了一批精品。近年来网络视听节目呈现主题突出、开启故事模式、节目包装新颖、形式和手段有所创新等特点。电视媒体、社会影视公司和高校学生成为泉州地区网络视听节目创作的主体,但是如何提升网络视听节目核心竞争力还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20.
从10月11日举行的"2009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发展论坛"上获悉,上海市已把网络视听产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之一,计划到2012年将上海建设成为全国网络视听资源汇集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