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知识传授型教学知识是创新的基础 ,创新是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创新。从有关资料看 ,过去如果知识贫乏的人还可以进行一些创新 ,但现在不行了。据统计 ,现在的发明创造 ,都是在科学技术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有的创新是将已有知识进行分割或者重新组合而成 ;有的创新是将现有知识的概念和框架加以突破而成为新知识。没有知识作基础 ,现在的知识创新根本不可能。创新需要有一定的知识 ,这些知识大体包括两大类 :一类是基础知识 ,包括文化知识、专业知识、交叉学科知识 ;另一类是创造学知识 ,包括创造原理、创造技巧和方法等。没有基础知识 ,…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知识创新”概念的含义、内容和分类。分析了知识创新活动认识的特点,即:创造性思维是知识创新的灵魂;继承和积累是知识创新的基础;科学观念是知识创新的信念支柱;人文关怀则是知识创新的价值选择等。提出了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知识转换过程与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这个知识基础需要不断地创新。知识转换的过程就是知识创新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是在模糊知识和明晰知识连续的能动的相互作用中动态生成的,包括知识的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和内在化。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把握好知识转换过程的内在联系,不断促进自身知识基础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加强创业教育是落实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创业的核心是创新,知识创新是创业教育的基础。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创新包括程序性知识创新和陈述性知识创新,创新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之上。因此,必须将知识创新融入创业教学:重视教学创新情境的创设和发生机制的生成、增加知识创新和创业教育的表象储备、培养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能力、激发创业动机。  相似文献   

5.
刘红 《文教资料》2006,(12):162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是国力竞争越来越依靠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时代,是国家、民族最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时代。有鉴于此,高等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写作》课作为文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一、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基础。我国实施的是素质教育。它是一项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改革实践,其价值目标主要表现为教育对人的创新精神的培植和创新潜能的挖掘。重视知识的掌握和获取知识的方法及知识的运用,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学生个体…  相似文献   

6.
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是江泽民同志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的号召。教育是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摇篮。因此,要实现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目标必须从创造教育入手。一、创造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所谓创造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造欲和创造能力的劳动者为目标,以系统动态的评价制度综合评价教学效果,以启发性教育方式为主的教育模式。创造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我国90年代建立了国家创新系统基本框架,主要功能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它分为四个子系统,即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  相似文献   

7.
知识管理是企业创新管理的重要基础,本文从企业创新概念出发,结合对组织知识管理的全面认识,分析了知识管理和企业创新的关系,通过模型解释知识管理如何通过基础环境、组织机制、信息技术和知识管理过程支持企业创新,并总结了相应的知识管理实践活动为企业实施创新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是国力竞争越来越依靠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时代,是国家、民族最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时代。有鉴于此,高等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写作》课作为文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一、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基础我国实施的是素质教育。它是一项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改革实践,其价值目标主要表现为教育对人的创新精神的培植和创新潜能的挖掘。重视知识的掌握和获取知识的方法及知识的运用,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学生个体人…  相似文献   

9.
浅析教育创新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静  霍文刚 《文教资料》2007,(16):147-148
教育创新是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的前提,它为各个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基础和人才保障。本文浅析了教育创新的含义、内容及目标,并阐述了为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最终目标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极为关键的是要为大学生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这些知识基础包括专业知识基础、相邻专业领域的知识基础、文化艺术知识基础、专业实践知识和能力基础、心理学知识基础创造科学知识基础和思维科学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而人才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创造力尤其是知识创新能力的竞争。学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的历史使命,必须实施学校教育创新,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各个方面形成科学的创新教育体系,为那些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人提供适宜的创新环境和氛围。一、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知识是创新的源泉,创新使知识生生不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必须注重打好学生的知识基础。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知识来源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教学内容优化和更新。因此,在进行学校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12.
创新概念与时俱进 ,其内在逻辑日趋严谨。江泽民提出的科技创新理论使得创新概念更加科学、严谨、丰富 ;江泽民的科技创新思想是一个完整体系 ,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创新外延的扩大使得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有可能成为创新大军中的一员。知识创新是基础 ,技术创新是核心 ,体制创新是保证。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科技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王葆姝 《考试周刊》2014,(99):32-33
<正>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思想是要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此,语文学科既负有重要责任,又是重要途径。现我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谈看法。一、知识储备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源泉和基础新课程改革虽然否定学生是"知识的容器",但并不否认知识储备是创新的源泉和基础,创新就是基础知识的转化、整合和运用。厚积才能薄发,只有具备广博的知识,才能在创新中表现出敏锐性、独特性。语文学科同样如此,脱离了学生的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改革中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但只有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方能走上康庄大道。一、基础与创新的关系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新课程改革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现在出现了一个极端,教学中过分强调创新而忽视了基础的重要性。中小学阶段主要是打基础的阶段,作为教师,我们丝毫不能放松,要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做人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打好基础与重视创新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没有基础性的知识、技能、意识和习惯,学生的创新便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重视基础并不排斥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要…  相似文献   

15.
大学与国家创新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创新系统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组织机构和社会单元组成的网络系统。正确认识并充分发挥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作用 ,无论对于国家创新系统的建设还是大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大学成为知识创新的主体之一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 ,其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 ,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知识创新的主体应当是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 ,这里的大学主要是教学研究型大学。迄今为止 ,足以影响…  相似文献   

16.
知识是创新的基础,课程是知识的基础。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不宜急功近利,舍本逐末,而要抓住在校的宝贵时间,学好学科课程,为创新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开展创造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国际经济主导地位的世纪,也就是知识经济竞争的世纪。知识经济的竞争,实质上是技术创新的竞争、知识创新的竞争和创新人才的竞争。技术创新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中心环节。今天的经济增长,归根到底是知识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使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而技术创新是这一转化的中心环节,离开技术的创新,就没有经济的持续增长。但技术创新又是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知识创新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所谓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的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  相似文献   

18.
苏娟 《教育艺术》2002,(5):62-62
创新思维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态。它既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 ,也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激励活动过程。思维活动积极才能产生创新。创新思维作为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要从小发现 ,从小爱护。想象是创新的基础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离不开想象。爱因斯坦曾说过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界限的 ,而想象概括着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 ,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一些实践和思考。一、通过再造想象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再造想象就是依照词语描述或图表描述 ,在人脑中…  相似文献   

19.
知识是创新的基础,课程是知识的基础。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不宜急功近利,舍本逐末,而要抓住在校的宝贵时间,学好学科课程,为创新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知识创新理论分析及企业知识创新『房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管理也成为评价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三大指标之一。从狭义上说,不断的进行知识创新,是企业保持生命力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从广义上说,知识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甚至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知识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对创造性的激发和对研究开发的管理,实现高效的知识创新,并以此赢得竞争优势。一、什么是创新创新最早是由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他认为创新概念包括下面五种情况:1、创造一种新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者已有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2、采用一种新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