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试析中国社会科学生产力及其结构与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2),以发表学术论文为指标,对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及其结构与分布作了系统研究。文中给出了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的学科结构、地区结构以及地区一学科分布。最后对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为指标,对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及其结构、分布作了系统研究,并给出了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的学科结构、地区结构,以及地区--学科分布.文章最后对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广东社会科学生产力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志仁  陈雅 《图书馆论坛》2003,23(6):80-82,51
基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对广东省社会科学生产力的总体情况及其学科分布作了定量分析,指出了广东社会科学生产力在全国位居前列,分析了学科优势与不足,并对1998、1999、2000年的发展变化进行了评析。最后对发展广东社会科学事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各地社会科学学科优势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反映社会科学领域水平较高的论文(CSSCI)作为科研产出指标,构建学科产出指数来测度各地绝对优势学科、相对优势学科领域和学科结构分布。结果表明北京、江苏、上海、湖北和广东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力量最强的地区,其它省份具有少量的绝对优势学科,每个地区都拥有数目不等的相对优势领域;中部地区省份的相对优势领域主要分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学、文学、图书情报与档案学和教育学;而西部省份的相对优势领域主要分布在民族学、文化学、人文地理和环境科学。我国各地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模式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5.
湖北社会科学生产力试析--基于CSSCI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对湖北省社会科学生产力的总体情况及其学科分布作了定量分析 ,指出了湖北社会科学生产力在全国位居前列 ,分析了其学科优势与不足 ,并对湖北社会科学生产力在 1998、1999、2 0 0 0三年的发展变化进行了评析。在此基础上 ,对发展湖北社会科学事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对中文社会科学网站范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通过抽样检索和统计分析方法,对中文社会科学网站的学科内容分布、国家地区分布、网站性质分布和简繁体分布作了分析,描述了中文社会科学网站当前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基本数据分析(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继元 《图书馆论坛》2007,27(6):35-40,8
为了得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较为准确的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流行的有关哲学社科学术性期刊的定义、分类和种数进行了分析与考证,首次利用新闻出版署等机构的期刊数据库,对大陆具有CN号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进行了筛选和认定,较系统地分析了2770种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学科结构、刊期结构、载体结构、质量等级结构、文种结构、地区分布结构、新老期刊结构、主办单位分布结构、文献级别结构,为期刊的合理布局和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情报学报》2001,20(2):135
据2001年3月11日《光明日报》B4版报道,在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2000年发布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论文、引文与期刊引用统计(1998)》中,《情报学报》在中国社会科学期刊影响因子排序中名列第三,其影响因子为1.0935。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成立于2000年2月17日,受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高校社会科学管理研究会指导。它是在1999年南京大学承担教育部重大研究项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基础上成立的。评价中心以研制《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论文、引文与期刊引用统计》和相关理论研究为主要任务,形成对社会科学研究(包括成果、人才、机构、地区、学科交叉、前沿动向、研究趋势)进行全方位评价的理论、机制、方法和工具,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与管理提供支撑服务。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十余年来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进行统计,通过对基金类别、地域分布、机构分布、单位分布、学科分布以及核心研究人员分布等方面的统计分析,揭示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强势地区和强势方向的分布以及研究力量和研究队伍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十余年来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进行统计,通过对基金类别、地域分布、机构分布、单位分布、学科分布以及核心研究人员分布等方面的统计分析,揭示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强势地区和强势方向的分布以及研究力量和研究队伍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1.
任平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24):27-35
[目的/意义]人文社科和理工科的学科服务工作有各自的特色,高校图书馆如何做好人文社科学科服务值得探讨。[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了解国内人文社科学科服务研究和实践,总结人文社科学科特点,重点介绍清华大学图书馆哲学学科服务实践。[结果/结论]长期存在的重理轻文的潜意识对人文社科学科服务依然有负面影响。人文社科学科服务实证研究偏少。清华大学图书馆人文社科学科服务践行全覆盖、个性化、重细节、有情怀的学科服务理念,从基础工作开始,扎实推进,支撑学科发展,扩大学科影响,促进人文思想的普及和传播。  相似文献   

12.
张靖  刘菡 《图书馆论坛》2020,(3):101-106
古籍文化遗产作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保护和流传价值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重视,也为古籍保护学科建设带来契机,以研究引领或保障古籍保护的科学、规范化发展成为题中之义。在评析现有主要古籍保护研究团队的研究特点的基础上,阐明问题:对古籍保护能否成为一门学科的论证不足,对古籍保护学科建设的理解有失全面,对于学科建设的背景和环境缺少关照,缺乏实证研究和国际话语意识。进而提出,应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框架下,在理解学科建设内涵和一般性规律的基础上,设计古籍保护学科建设实施方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证研究,科学建构古籍保护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试图探明Altmetrics应用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应对措施。探索如何应用Altmetrics评价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学术影响力及社会影响力。[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回顾及网络调查的方法,对国内外Altmetrics研究理论与实践成果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Altmetrics评价面临六大挑战,但这些挑战并不会贬损其价值,而是提供了开展深入研究的空间。虽然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Altmetrics评价面临挑战,但这些挑战是可应对的。应用Altmetrics可分析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的学术影响力及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在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和基础战略资源的背景下,梳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数据相关研究的发展现状,揭示数据问题的研究态势,为透视数据驱动下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窗口。[方法/过程] 以2010-2019年间与数据有关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外部特征与内容特征,分析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数据相关研究的机构及学科分布、关键词与主题聚类,对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项目成果间研究热点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探测数据赋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趋势。[结果/结论]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数据问题的研究以大数据环境、信息行为与信息服务、政府数据和科学数据研究为重点长线主题,以数据库建设及系统设计、媒体平台及服务和国际问题研究为次要热点主题,以融合多元环境、开放数据管理、延伸知识组织、智慧人文服务为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中美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与管理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在美国访学期间,重点关注美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情况,对中美高校学科馆员建设的组织结构、岗位设置、队伍建设、服务内涵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论文分析和揭示了中美高校图书馆在学科馆员队伍建设上的主要特点与区别,提出了改进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的针对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After a general review of the recent movement for substantial change in the patterns and use of LC subject headings, several suggestions are presented for improving LC headings in the are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相似文献   

17.
使用抽样调查方法,以利用外文文献较多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学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师、硕、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成果进行引文分析,研究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科研人员的外文文献需求和信息利用行为模式,并与CASHL项目的馆藏情况进行比对,研究高校人文社科外文文献保障率,为构建我国高校人文社科外文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