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时期。养成教育系指在长期反复的活动中逐渐养成的一种行动方式,包括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等。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知不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身受益,反之就可能会贻误终身。因此,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是学校的重要任务,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史秀艳 《考试周刊》2011,(57):229-229
从教多年来,我体会最深的是“教书育人,教书育才”是班主任的首要工作,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学生就会懂得如何做人;重视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方法、思维的培养和训练,他们就有了“智”的开发。在这些工作中“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一种习惯的养成对个人、对群体、对社会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一种好的习惯会造就一个人,形成一个团结的集体,纯洁社会风气;一个坏的习惯则会毁掉一个人,涣散一个集体,毒化社会风气。对中学生来讲,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养成一种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比掌握一些具体知识重要得多,也艰巨得多。使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学生养成一种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3.
一、“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精在理解 良好的基本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生进行正常学习的基本保证,因此,要高度重视良好的基本学习习惯的养成。(1)培养倾听的习惯。首先,教师讲课应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吸引孩子,让孩子们产生“非听不可”的心理趋向,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养成爱听讲、想听讲、会听讲的习惯。其次,要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并进行倾听训练。  相似文献   

4.
张向东 《成才之路》2012,(29):81-81
正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因为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形成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教育的核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更主要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一个人如果能养成一种好的习惯,是会受益终身的。所以,以我们小学低年级的老师就要努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几年来,我结合自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和未来社会都是一个学习型社会,谁会学习,谁就会得到更好的可持续的发展.而良好的学习习惯离不开读书习惯的养成,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就显得尤其重要.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我在班级开展了"读书周"活动.时间是每天15分钟.  相似文献   

6.
李正起 《成才之路》2009,(11):68-68
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自动化了的行动方式,习惯属于行为系统。要想养成良好的习惯,就要先确立正确的学习规范,再严格按照规范去做。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科学的学习方法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给人的行为以巨大的力量,就会摸索一套适宜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性情不稳定,自觉性较差,可塑性较强,教师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的规范,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的习惯会影响自己一生的发展,一个人成功与否,不是因为智商的高底,而是取决于是否具有良好的习惯。要想在学习上取得成就,就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中养成的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性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取得较好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沈阳 《中学教学参考》2013,(36):104-104
习惯对于每一个人的学习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又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一旦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在这个轨道上就会终身受益。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就意味着自己掌握了获取知识的金钥匙。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不仅仅是机械地传授知识,同时需要专注于学生,重视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懂得做人的道理。  相似文献   

9.
吴慎华 《云南教育》2002,(7):18-18,19
习惯,是人在一定的情况下,自觉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特殊倾向,是经后天养成的。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从简单方面说,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阅读习惯指的是不需要别人强制,也不需要自己警觉,就能自然而然地进行阅读,它是在阅读实践中养成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阅读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能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困难时,主动克服,坚持达到目的。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将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有重要意义。一、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由于学生对良好读书习惯的重要性认识…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从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小学一年级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学生的习惯养成,不仅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他们能力、性格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很多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每当谈及作文,就会感到非常的无奈,学生对于作文课也是感到十分困惑,老师在作文教学方面付出了很多,学生的作文水平为什么就是没有提高呢?我认为应该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和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入手。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写作特别重要。在平时多阅读、多观察、多想、多积累,写作时才会胸有成竹,才会做到下笔洋洋洒洒、一挥而就、洒脱自然。此外,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要让学生敢说、敢写。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1)积累和观察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不是一朝  相似文献   

12.
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工作,培养兴趣,养成习惯,学生就会不待老师督促而自觉地去“历练”,因此,养成作文习惯是我们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从兴趣入手,有序、有效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学生要养成的写作习惯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一、从点滴做起——勤人的行为习惯总是在一定的行为过程中逐渐养成的。要  相似文献   

13.
一定的学习行为,重复多次就会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会使人终身受益。而不良习惯会严重影响小学生的学习,阻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学生只是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在培养学生书写和朗读习惯两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实践,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姚祖权 《小学生》2010,(2):37-37
1 注重学生交际习惯的养成 口语交际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能力,学习VI语交际,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特别在低年级口语教学中,语言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其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做到自主学习,教师也就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这就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正确引导,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相似文献   

16.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好习惯会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良好的习惯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一生受用不尽。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一、学习习惯的培养1.端正学习态度。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学习,这是养成好习惯的前题。如果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这样的思维定式,他就会时时刻  相似文献   

17.
中学阶段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期.是形成基本学习技能的敏感期。因此,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努力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创新阅读能力.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陈丽莉 《成才之路》2014,(35):84-85
正作为小学语文老师,相信你会有这样的感觉:当一份书写特别隽秀、工整的作业展现在你的面前,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就会立刻涌上心头,对这样的学生你肯定打心眼里喜欢;而一份潦草、凌乱的作业出现在面前,厌恶之心油然而生。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写一手漂亮的好字,让低年级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习惯尤其重要。因此,从开学的第一天起,我就特别注重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养成。习惯是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写字习惯一旦形成  相似文献   

19.
在班级管理中,作为以人为对象的班级管理,把学生的心理因素作为管理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能有效地促进班级管理。在多年的班级工作中,我体会到正视六种心理现象尤为重要。一、“没办法,改不掉”———正视学生懒散的习惯心理早上做早操,总有几位学生不是没起来,就是早操过半时才姗姗来迟;班级集会或其他活动也总有几位一声“报告”打断了教师正在讲的话……这些学生懒散的行为是由习惯心理造成的。人的行为反复出现就会养成习惯,而习惯一旦养成,习惯心理就会使该行为反复出现,没有更多的大脑理智性的思考。有时这些学生自己并非愿意这样,习惯…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内容。在进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时,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就会遇到很多问题。作者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给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