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波法从马铃薯渣中提取果胶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马铃薯渣为原料,在微波条件下,用稀硫酸溶液萃取、硫酸铝沉淀提取果胶.探讨了液料比、微波功率、加热时间、提取液pH值、饱和硫酸铝用量、盐析pH值、脱盐液用量和脱盐时间对果胶产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5ml/g、微波功率595w、加热时间6min、提取液pH值2.0、饱和硫酸铝用量4.0ml、盐析pH值5.0、脱盐液用量200.0ml、脱盐时间40mim.在此条件下,果胶产率为25.0%.  相似文献   

2.
红平菇的深层发酵培养及其色氨酸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探讨了红平菇深层发酵培养的原料对菌丝形成的影响,以及用碱水解红菇子实体和菌丝体,然后用比色法测定它们的色氨酸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深层发酵培养以玉米浆为原料时,浓度2.5%对菌丝体形成较有利,菌容可达34.27g/100ml。红平菇子实体和菌丝体色氨酸含量分别为0.3238%和0.4038%。  相似文献   

3.
采用苯酚一硫酸分光光度法测定茵陈蒿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波长为4‰,多糖换算因子f=1.3124,在1050ug/ml范围内吸光度与多糖含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76%,精密度RSD%为1.24%,多糖的含量为7.0%.  相似文献   

4.
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合成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邻苯二甲酸酐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环氧树脂。采用L18(3^7)正交表设计试验,分别考察环氧氯丙烷、水、四丁基溴化铵的用量、酯化时间、氢氧化钠浓度和闭环时间等六个影响因素对环氧树脂合成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邻苯二甲酸酐、环氧氯丙烷和水的配摩尔比为1:2.2:4/3,反应温度为100~110℃下,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的用量为2.2%,皂化反应时间为135分钟,在常温下25%的氢氧化钠条件下闭环反应60分钟;该条件下得到的产品外观无色清亮,有较高的产率(75.7%)与环氧值(0.6358),其中无机氯含量为0.0027%,可水解氯含量为0.0019%,改变了以往产品为黄色的缺陷,可水解氯的含量达到微电子工业环氧树脂中氯含量小于0.005%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比色法测定珠芽蓼中多糖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珠芽蓼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波长490nm,多糖换算因子f=5.036,在2-20ug/ml范围内吸光度与多糖含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多糖的含量为7.0%.  相似文献   

6.
应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孩儿茶中消旋儿茶素的含量,方法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在4.0-8.0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2。回收率为99.6%-102.8%,RSD为1.2%-4.2%。  相似文献   

7.
柚皮提取果胶的研究(I)水解条件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以柚皮为原料提取果胶时的酸水解条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水解条件为温度95℃,液固比15mL/g,pH值1.5,水解时间1小时,此时果胶得率在26%以上。  相似文献   

8.
以水解度为优化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考察酶解温度、pH值、时间等因素对鱼蛋白水解的影响,利用中心组合试验方法优化酶的添加量和蛋白质浓度.结果表明,复合蛋白酶水解蓝圆够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2700U·g^-1蛋白、蛋白质浓度1.56%、水解温度60℃、反应体系pH7.5、反应时间8h.在此条件下,水解体系的氨基酸态氮含量达1.27mg·mL^-1,水解度为50.98%,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为0.032mg·mL^-1。  相似文献   

9.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诺氟沙星的含量,选用0.1mol/L氢氧化钠为溶剂,在272.5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诺氟沙星的线性范围为0-10μg/ml,相关系数r=0.9998。相对标准偏差为0.65%(n=6)。应用拟定的方法测定药物制剂中诺氟沙星的含量与文献方法一致。  相似文献   

10.
灿烂甲酚蓝标记分光光度法测定核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灿烂甲酚蓝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提出了测定ctDNA的新的光度分析法。室温、pH8.1tris-HCl的条件下,ctDNA的加入使灿烂甲酚蓝在其最大吸收波长636nm处的吸光度明显下降,下降的程度与ctDNA的含量呈线性关系,ctDNA质量浓度在0~3.0μg/ml范围内与△A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032 0.0984C(μg/ml)(r=0.9987),方法的检出限(3σ/k)为0.125μg/ml。该方法具有仪器简单,快速,选择性好等特点,对合成样品中ctDNA测定,RSD%=1.5~1.9,回收率在101%~104%,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以连续回流及超声提取方法,采用NaNO2-Al(NO3)3-NaOH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长白山区野生毛茛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芦丁在11.60~58.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7%(n=5,RSD=0.91%),测得毛茛总黄酮含量为1.81%.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毛茛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以柠檬皮为原料,采用酸水解盐析法对柠檬果胶的沉淀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法分析沉淀果胶的硫酸锌用量、盐析pH、温度、时间等影响因素,然后正交实验法优化盐析法沉淀柠檬皮果胶的最佳工艺.实验结果表明:以上因素都有影响,其中沉淀剂量影响最大.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锌用量为干柠檬皮质量的0.3倍,盐析pH为5.0,盐析温度为45℃,盐析时间为120 min.通过上述条件得到较好性状的浅黄颗粒状产品,果胶提取率为18.72%.  相似文献   

13.
黄粉虫酶解液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黄粉虫幼虫粉为原料,采用胰蛋白酶水解的方法,对原料中的蛋白质进行水解,对影响酶解反应的因素进行了选择和分析。适宜的反应条件为:黄粉虫与水的重量比为20:60,酶作用量为黄粉虫粉重的0.5%,控制反应温度50℃,酶解时间8h,pH值为8.0。在此基础上,针对水解液有异味和缺乏Vc的问题,进行了水解液与果汁调配试验。结果表明:水解液与果汁按1:1比例,添加饮料重量的6%蔗糖,0.2%黄原胶,0.3%CMC-Na,最终制得一种含果汁的复合氨基酸饮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杜仲叶中绿原酸的含量及探究生物合成机理;方法:用30%甲醇回流20min,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02%磷酸溶液(22:78),波长327nm,流速1.0ml/min.绿原酸在9.78-244.5μm/l呈良好线性关系,r为0.9998,回收率为97.9%:结果:通过对10年树龄的光皮杜仲树叶4~11月绿原酸含量的分析,叶中含量平均为2.55%,6月份达到最高;结论:杜仲叶的绿原酸含量与体内的生长激素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5.
以一次性竹筷为原料,采用预水解与硫酸盐蒸煮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制备浆粕,考察预水解条件并结合正交试验法对蒸煮条件进行筛选,同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纤维微观形貌。结果表明,较佳的制备条件为预水解时间30min,酸的质量分数1%,蒸煮时间110min,硫化度23%,绿氧用量0.3%,用碱量15%。在此实验条件下可制得得浆率45.68%,卡伯值74.8,聚合度307.03的浆粕。光学显微镜的观察结果表明,所制得的浆粕纤维表面结构受到破坏,纤维表面出现不均匀的裂纹与凹槽。  相似文献   

16.
柠檬皮中果胶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柠檬皮为原料,采用酸水解一盐析法对柠檬果胶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柠檬果胶的提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酸水解一盐析法可以高效提取柠檬果胶.在试验范围内,萃取液pH、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液固比对果胶提取效果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萃取液pH达到极显著,其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盐酸为萃取剂,萃取液pH为2.0,萃取温度为90℃,萃取时间为100min,液固比为25:1,并选用硫酸铝作沉淀剂.  相似文献   

17.
银耳和黑木耳中果胶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登昌  刘步东 《考试周刊》2010,(10):173-174
菌类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很多,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以及果胶,果胶的含量测定有多种.本文研究了三种测定果胶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铍试剂Ⅱ氧化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Ag^ 催化过硫酸盐氧化铍试剂Ⅱ(C20H21O15S4N2Na)的褪色反应及动力学条件,建立了测定痕量银的催化光度法。该法检测范围为0-4μg/10ml的Ag^ ,检测下限为0.02μg/10ml。经巯基棉分离富集,可用于合金及岩矿中痕量银的测定,回收率在91.8%-104%之间。  相似文献   

19.
在亚硫酸钠存在下,高锰酸钾与奎宁、奎尼丁等能够发生化学发光反应,产生很强的化学发光,由此建立了测定奎宁、奎尼丁的化学发光分析法.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 3.2×10-7g/mL奎宁、2.1×10-7g/mL奎尼丁,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6%(8.0×10-6g/mL 奎宁,n=11),2.1%(8.0×10-6g/ml。奎尼丁,n=11),线性范围分别为1.0 × 10-6~6,0 × 10-4g/mL奎宁,1.0 × 10-6~6.0 × 10-4 g/mL奎尼丁.该法可用于复方奎宁注射液中奎宁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建立测定桂花叶中多糖含量的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分别考察该方法的测定波长、精密度、准确度及稳定性。结果表明,测定波长为490rim,多糖得率达11.35%,线性方程为Y=8.82012。X-0.13,线性相关系数r=0.9997,精密度为RSD%=2.28%(n=6),平均标准回收率为98.55%。该方法为桂花叶多糖的测定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