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华润熙 《航空档案》2007,(10):26-35
一些跨国集团已经形成,一些新兴力量正在崛起,一些“老字号”则已淡出视野在飞机的发展初期,飞机的结构和制造工艺都比较简单,有的飞机主要就是用铝管,木材构筑起来加上漆布蒙皮而成,因此制造飞机的厂家较多,生产的数量也较大。随着科技的发展,飞机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愈来愈复杂,所需费用也愈来愈高,有些飞机厂商逐步整合成为大型企业,增强了竞争力,站稳了脚跟,另外一些则被淘汰出局。  相似文献   

2.
史廖 《航空档案》2007,(5):25-25
1966年8月,英国的“鹞”式飞机开始试飞。其独特的设计思想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尽管此时的中国已经掩没在一片红色的喧噪中,但这种不用机场即可随时随地而起的飞机依然吸引了由林彪集团保持操控的空军机关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1991年起,美国空军在部分F-16飞机上意外地发现了许多新的疲劳裂纹,最初发现的裂纹集中在机翼接头及隔框;1993年后则集中在垂尾搭接隔框上。这些飞机的飞行时数虽然远未达到设计的8,000飞行小时,但是结构上的裂纹则远超过设计值。这是因为:(1)允许F-16飞行员使用的过载,很接近飞机的极限荷载,因此对结构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4.
在一般情况下,飞机设计师总是关心呵护使他设计的飞机保持完好。但这一次却不一样,设计师为飞机在空中破损而欢呼起来。而这一次飞行的意义很重大,是载诸航空史册的一次创纪录飞行。  相似文献   

5.
《航空档案》2007,(12):12-19
2006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作出决议,要发展研制我国自己的干线飞机。这使得我国在运-10飞机项目被搁置下来后,经过20多个春夏秋冬后我国再一次走上自行研制大飞机的道路。在这20多年中,有很多人在为我国的民用航空工业奔走呼号,呼吁我国要尽快拿出自己的民航飞机,不能再让我国的天空被外国民航飞机所垄断。在这些人中,原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胡溪涛老先生就是其中之一。近日,《航空档案》编辑部请来胡老和《航空档案》杂志《我国发展大飞机》一文的作者潘文林先生,一同探讨我国的“大飞机”的相关话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晓蔚 《航空档案》2009,(9):88-91
徐舜寿(1917—1968),飞机设计师,航空工业技术专家。他是我国飞机设计研制的开拓者和第一个飞机设计研究机构的创建人之一,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曾组织主持完成各类军用飞机的设计任务并解决了多项尖端技术,为我国航空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航空档案》2007,(1):72-77
沈阳飞机工业公司在1984年6月12日首飞了一架新型战斗机,这就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歼8Ⅱ型超音速战斗机。该机采用的两侧进气布局,一改我国原有战斗机的机头进气方式,是我国投产服役的第一种较现代化的机型。虽然歼8Ⅱ是由我国自行设计的,但是从外形上就会发现,歼8Ⅱ与苏联在1962年5月30日首飞的苏一15无论是外形尺寸还是基本结构都非常的相似,很容易就会把这两种飞机搞混。对这两种如此相似而发展的时间差距达22年的飞机之间进行一次对比和分析可以看出,在不同作战思想的指导下设计的这两种战斗机在设计中所追求的完全不同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8.
自人类于上世纪初发明飞机后,飞机很快用于作战。中国的早期航空技术发展极为缓慢,然而,外国的作战飞机却不时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随着军事力量的发展,开始遭遇各种作战问题,包括防空问题。到了上世纪30年代,国民党军队开始动用作战飞机与我红军作战。红军在作战中,多次遭到国民党军队作战飞机的袭击,损失限大。红军由于缺乏防空能力,不得不进行夜间作战。  相似文献   

9.
举世闻名的“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并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代表周恩来经常奔波干延安和国民政府首府南京之间。由于当时延安机场小,设备差,不能起降大飞机,只能使用小型飞机。周恩来经常乘坐一种叫“复兴”式的小型飞机。担任驾驶的飞行分队长卢誉衡曾回忆说:“周代表平易近人.很有风度,连穿飞行衣也是自己动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应该发展大型飞机产业,建议在全国人大设立专门的“航空产业发展委员会”,以法律的形式制定航空产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和规划大型飞机产业链。这涉及国家大部分工业行业,它的发展将会对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大型飞机所涉及的科学技术范围几乎覆盖整个航空科学技术领域,是推进中国科学技术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1.
从了解运-10的发展过程看中国大飞机的发展前景 中国大飞机在2007年3月终于作为国家重大技术发展项目确立了下来,大型民机的发展也开始随着中国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走上了快车道。大型飞机是展现一个国家航空技术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能够自行研制和生产大型飞机的国家就可以被称为航空技术强国。中国航空工业从建立伊始就通过引进苏联的航空技术来发展自己的航空产品,  相似文献   

12.
媛媛 《航空档案》2004,(3):31-32
一战后期,美军和英军开始生产一种“航空鱼雷”。战后美军为改造它们,对它们进行重新设计、改造和组装。为此,美军花费了每架30万美元对其进行设计和测试,同时,还要寻找一家合适的生产商制造这种新型飞机。最后,他们找到了一家没有导弹生产经验的飞机公司。这种飞机需要装有一种简单但耗资巨大的降落设备。正因如此,这家公司赢得了生产合同。  相似文献   

13.
杭迅 《航空档案》2005,(4):86-88
1965年5月20日,一架巴基斯坦国际航空公司的班机飞赴欧洲,途经开罗上空时,发动机突然起火,导致飞机坠毁。在同机遇难的乘客中,有一位名叫黄刚的中国人,职务是中国进出口公司工程师,年仅51岁,黄刚的真实姓名是黄志千,是我国著名飞机设计师,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的奠基人及拓荒者之一。他此行的目的.是接受航空工业部的派遣。  相似文献   

14.
马凤山是我国著名飞机设计师,曾任轰6飞机主管设计师和大型客机运10总设计师。他1929年5月8日生于江苏无锡,1949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1952年毕业后奔赴东北投身航空工业建设,先后参加松花江1号小旅客机、和平401号短程喷气客机的设计及和平402号涡桨客机的方案设计。1959年5月,赴苏联考察图-16飞机静力试验、强度规范和工厂设计科工作,并写出3篇技术报告。回国后参加轰6飞机试制,做出了卓越贡献。今年是马凤山逝世15周年。本刊特发表马凤山生前友好、同事、飞机设计师郑作棣先生的文章,以追念马凤山先生对航空工业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航空档案》2007,(2):6-6
歼十飞机是我国自行研制,具备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高性能、全天候战斗机。随着歼十飞机的研制定型和装备部队,我国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斗机设计技术。而实现这一关键突破的就是歼十飞机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宋文骢。  相似文献   

16.
运10研制的历程充分说明,运10飞机设计的主要技术亮点、运10飞机的许多关键性突破,都是在马凤山总设计师的主持下决策实现的,叫做请马总“拍板”。在当时,拍扳不仅是做一个技术决策,而且是承担了政治责任和技术风险。即使多半处在“文化大革命”这个特珠的历史时期,运10飞机的研制,从前期论证到试飞上天,仍然前后不到10年时间.这在我国航空工业史上是比较快的。  相似文献   

17.
黎时 《航空档案》2005,(10):92-96
10年前:1905年10月5日。莱特兄弟在把飞机变成实用交通工具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过去一个月里,他们飞了5次,飞行时间一次比一次长。今天,奥维尔飞最新的“飞行者”Ⅲ号,持续时间达38分钟3秒,距离达38.4公里,是他们第一次超过半小时的飞行。“飞行者”Ⅲ号总体布局与以前的设计相同,保留了1904年飞机上用的15~16马力的发动机,但增加了新的螺旋桨。和以前的飞机一样,飞行员趴在机翼上驾驶飞机。  相似文献   

18.
从1985年至2000年,我国航空工业向国外出口的各型飞机中,以歼7M及其改型飞机的数量最多。歼7M是在歼7Ⅱ型飞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的,其设计图纸有80%是沿用歼7Ⅱ的,还借用了歼7Ⅲ的一些设计资料,改型专用图纸7706标准页。机载成品沿用歼7Ⅱ的占77%,新选成品86项,其中引进英国的电子和火力控制系统设备7项。歼7M的改进效果显著,不仅使火控、导航和通讯功能明显提高,而且增强了近距格斗能力,增加了航程和续航时间,增大了弹射救生的速度范围,延长了飞机和机载成品附件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9.
计红胜 《航空档案》2005,(10):24-28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总经理刘高倬在中国一航第六次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发展我国民机产业是国家的战略,是民族的期望。中国一航将紧紧抓住“高新工程”和“民机发展”这两个最具政治影响、最具战略意义的国家任务,以发展为龙头,通过若干年奋斗,努力实现“军民机两个产业、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产品和服务两个领域的销售收入”的三个大体相当。随着中国航空运输业的高速发展,中国民机产业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新支线飞机已被列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以新舟60飞机和新型涡扇支线飞机为代表的民用飞机,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快车道。与此同时,以支线飞机起步的中国民机产业也将面临着进入市场的关键一搏.  相似文献   

20.
一部航空史,几乎就是一部大国航空史,别的国家虽然在二战中也设计制造了一些飞机并投入实战,但由于影响不夫,表现平平,大都被人们忘记了,到今天甚至很少有人知道它们的存在,但罗马尼亚的IAR80却绝对是一个例外:这种外形颇似现代运动飞机的飞行雪茄(比如:就很像苏-26),其性能超过了当时许多国家的同类,甚至在竞争中击败了设计先进的He1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