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发轫于报纸、滥觞于近年来的电视和广播等新闻媒体的“民生新闻”,如今正呈现“蓬勃”之势,《民生热线》、《今日一线》、《民生大参考》、《行风热线》、《民生关注》之类的民生新闻栏目可谓层出不穷!各媒体纷纷追求“民生新闻”、群众百姓谈沦关注“民生新闻”、领导赞赏鼓励“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以其一股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关注民生的清新之风、上升之势,迅速占住一些媒体的新闻视角,吸引民众眼球与耳膜,说其正成为一股“民生新闻热”不算为过!  相似文献   

2.
在新闻同质化趋势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民生内容成为媒体关注的重要题材。以“关注民生.彰显公信”为办报理念的《三峡晚报》,一直倾力于民生报道,并致力于打造“帮办”专栏,以拓展民生新闻内容,让民生新闻更加贴近读者。  相似文献   

3.
丁理 《新闻采编》2007,(5):32-33
随着《南京零距离》“零距离”贴近民众的“民生新闻”的成功运作,全国范围内随即引发了“民生新闻”热,各大地方电视台相继推出自己的“民生”节目。由此,运城电视台的民生新闻《第一时间》栏目也应运而生。像其它台的民生节目一样,这是一档站在百姓立场、以平民视角来关注百姓生计的本土化的民生新闻节目,内容涉及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以及日常的七零八碎、家长里短等。节目中关注百姓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让他们自己在镜头前述说,增强其话语权,并尽心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体现出媒体对百姓深切的人文关怀和“三贴近”的新闻从业理念。  相似文献   

4.
“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倾听百姓话语、传递民意民声”是民生新闻的一个特征,它与党中央提倡的“以人为本”、新闻“三贴近”基本一致。正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南阳日报·社区新闻》版应运而生。在编辑《社区新闻》版的过程中,笔者深切地体会到,记者、编辑必须要有民生视角、民生意识、民生情怀,才能做好民生新闻,才能让民生新闻成为报纸的亮...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来,民生新闻是广播电视媒体的热门话题,从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开始,民生新闻专栏大行其道,仅就省会石家庄而言,电视媒体就有《今日资讯》、《报告观众》、《都市印象》、《直播生活》等多档电视专栏;广播节目里,河北电台经济频道的《百姓30分》是全国第一家广播民生新闻专栏,天津、河南等多家电台也陆续开设了类似栏目。地方台尤其是省级台把都把民生新闻作为落实“三贴近”、推进新闻改革的方向,民生新闻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刷新着收听率、收视率指标,成为地方台竞争的“新式武器”和创优、创收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也就是要把“新闻眼”锁定在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上。如何写好民生新闻关键是要沉下去,按照“三贴近”原则,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7.
最近几年,民生新闻栏目凭借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贴近民情”、“反映民意”等理念,吸引了大批的受众,一举成为电视节目新的收视增长点、电视新闻的创新模式、以及媒体竞争的利器。但在民生新闻大张旗鼓,方兴未艾的时候,一股暗流也在悄悄的涌动着,很多民生新闻栏目正面临或者已经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古语云:“变则通,通则久。”民生新闻要想持续“增长点”必须有所变化。现在,民生新闻栏目或多或少存在着栏目多样性丧失,同质化严重的现象;对“民生内容”理解,只停留在过分关注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层面,或是单纯满足百姓知情权的…  相似文献   

8.
徐兴海 《新闻窗》2005,(4):52-52
与以往的新闻样式不同,甚至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新闻有很大的区别,完全以广大的普通民众的关注为主要内容,以贴近、亲和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城市和地域为特征的新闻样式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并逐渐形成一种新闻现象,人们把这种新闻样式叫民生新闻。于是,有人给民生新闻下了个定义:“媒体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从最广大普通百姓的需求出发,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播报、评说百姓关心的人和事,在反映百姓欲望、情感、意志的同时,积极为百姓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9.
电视栏目《南京零距离》推出以来,电视界除多了“民生新闻”这个新名词,“零距离”的新闻运作理念也受到了业内人士的追捧。《南京零距离》具有原创之功,尝试在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等方面有所突破,探索的勇气固然可嘉,“民生新闻”作为地方电视台试验的一种新的节目样式,  相似文献   

10.
张翔 《记者摇篮》2005,(9):40-41
近年来,电视新闻界越来越多地使用一个新的名词:“民生新闻”。越来越多的地方台不约而同地把本土化特色浓厚的民生新闻当作竞争时代拓展生存空间的神奇法宝,把“关注民生”作为自己节目的宗旨。南京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则被奉为民生新闻的典范,为许多电视人所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1.
民生新闻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炜 《声屏世界》2007,(12):42-42
现在,城市电视台开办的民生新闻栏目收视率居高不下,是观众喜爱的电视栏目之一。电视民生新闻的崛起绝非偶然,民生新闻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独特之处:把新闻价值定位于普通市民百姓的需求上,让新闻本质回归到“广大群众欲知、未知、应知的事实报道”上。民本的价值取向不仅表现在题材内容上为普通民众着想,同样在形式上民生新闻也极力做到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组织形式上大胆地突破“我播你看”的基本模式,注重观众的参与性和双向交流性,主持人的形象、语言和风格趋于平民化设计。  相似文献   

12.
宫建华 《新闻世界》2009,(11):44-45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也是党报做强民生新闻的题中应有之义。以关注就业、教育、分配、社会保障为内容的民生新闻.不仅事关群众利益,成为广大民众关注的焦点,而且是党报坚持“三贴近”原则。改革新闻宣传,提高党报公信力,增强新闻可读性的生存、竞争的利器。  相似文献   

13.
民生新闻实际是“社会新闻”在新时代“以人为本”语境下的一种演绎,其主要特征在于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民生取向,以平民的视角和态度记录百姓的生活实态。关注百姓,服务百姓,做百姓的代言人,是民生新闻的基本精神内涵。本文从品牌价值中的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等几方面总结,阐述民生新闻节目的品牌化生存法则。  相似文献   

14.
赵志刚 《新闻传播》2010,(5):132-132
近年来,各地报纸倡导民生新闻蔚然成风,开办的民生版面也遍地开花。说到民生版面,就不能不先说说民生新闻。简单的说,民生新闻就是“贴近老百姓”的新闻,民生新闻立足大众立场,坚持平民视点,关注民生民情,为百姓排忧解难。实用、贴近、服务,同时起到拉近本报与读者距离的重要作用。而民生版面无疑也就是对这些民生新闻的强势推出和集中释放。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浪潮性”出现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被誉为是中国电视新闻传播第三次革命的标志。就业界而言,自从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开创性地打出“民生新闻”的旗号后,相继引起了业内,尤其是城市电视媒体对其内容选择价值及节目组织样式的效仿。“民生新闻”也由此成为业界及学界广泛应用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  相似文献   

16.
解读电视“民生新闻”现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浪潮性”出现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被誉为是中国电视新闻传播第三次革命的标志。就业界而言,自从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开创性地打出“民生新闻”的旗号后,相继引起了业内,尤其是城市电视媒体对其内容选择价值及节目组织样式的效仿。“民生新闻”也由此成为业界及学界广泛应用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7.
一、民生新闻源于社会新闻而高出社会新闻
  “民生新闻”的始作俑者大概算深圳特区报业集团2001年创办的《晶报》,这份以城市居民为主要阅读对象的都市报,号称“以民生新闻为特色”。操作者是以宜传口号提出这一名词的,并未给它进行概念说明。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南京零距离》,打出了“我们就在你身边,我们与南京没有距离”的口号,并强调“民生新闻”的理念,反映老百姓的态度、视野和情怀,并因此而成为中国十大名牌栏目之一。其他电视媒体纷纷效仿,民生新闻概念迅速成为整个新闻界的流行词,甚至一度成为电视新闻的代名词。报界对民生新闻也高度关注,广州是中国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广州地区的6家日报,目前都拥有自己庞大的报料热线和专门的记者队伍。除了在要闻、时政、经济、法制等各个板块中突出民生色彩,在日常动态新闻的处理上,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更加明显外,在主打本地城市人群的广州新闻方面,也增加了不少民生新闻的分量。民生新闻已经成为报纸同城竞争的焦点之一。但是直到现在,民生新闻的学术定义一直不清晰,在人们还没搞清楚到底什么叫民生新闻的时候,民生新闻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实际上,当时的民生新闻依然属于社会新闻,是社会新闻中强调民生内容、平民视角、读者本位、人文关怀和民众话语的新闻。  相似文献   

18.
"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倾听百姓话语、传递民意民声"是民生新闻的一个特征,它与党中央提倡的"以人为本"、新闻"三贴近"基本一致。正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南阳日报·社区新闻》版应运而生。在编辑《社区新闻》版的过程中,笔者深切地体会到,记者、编辑必须要有民生视角、民生意识、民生情怀,才能做好民生新闻,才能让民生新闻成为报纸的亮点。  相似文献   

19.
修琳  郭锐 《新闻传播》2007,(7):39-39,41
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作为一档深受百姓喜欢的民生新闻类节目,它贴近百姓、关注民生的一贯风格已受到观众的广泛认可,而在《新闻夜航》众多的精彩报道中,现场报道无疑是点亮夜航的一颗“明”星。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中国新闻领域里出现的最大亮点就是民生新闻的兴起和迅速发展。新闻改变了原有的高高在上、并且板着冷面孔说教的姿态.而是由“俯视”变为“平视”,直击社会问题,贴近百姓,关注民生。从上世纪90年代厦门电视台的《特区新闻广场》和福州台的《新闻110》,到之后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这些民生新闻栏目的推出,开拓社会新闻报道的外延,更多的有关百姓的家长里短,更多的逸闻趣事、更多的生活信息和服务类信息.进入了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