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情感教育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 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品质的过程,也是教师在尊重学生情感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情感教学,情感教育在小 学语文教学中占有越来越重的分量,没有情感的语文教学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2.
童双仲 《广西教育》2005,(1A):56-56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心理与态度上产生的反映。良好的情感,不仅促使人们健康生活、和谐交际、调适心情,更能促进人格力量的形成,使人有尊严地生活。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认为要凭借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感知体悟,激励学生表情达意,达到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移情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较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一种动力,能推动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完成。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感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认识,产生合乎道德的行为。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上好思想品德课的关键。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一、悟道明理以理育情道德情感是以道德认识为基础的。小学生的道德认识一般是通过教材中一些浅近的正面事例,由教师讲述获得的。这样的教法往…  相似文献   

4.
目前有关幼师学生情感教育的相关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在当前的幼师学生情感教育过程中存在着重视教师的情感投入,忽视学生的情感调动;重视认知中有情感,忽视以情感促认知;重视片面单一的情感培养,忽视全面系统的情感激发。鉴于此,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对自尊心的呵护、突显学生主体性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五心"、开发系列情感教育课程等策略有效推进幼师情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人们已经认识到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负面及抵触情绪,教师应结合具体情况,有效地利用情感教学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帮助他们建立学习自信心,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一、情感及情感教育什么是情感?心理学上讲,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分为初级情感和高级情感。而教学情感是一种特定领域  相似文献   

6.
情感是人们的心理机制中心,加强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唤起学生的自尊,促进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进取情感,以求不断地进步。  相似文献   

7.
李敏 《现代语文》2008,(1):16-17
“情感教育指的是在具体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凭借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的社会性情感的一种教育。”长期的应试教育使人们在教学中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在众多的素质培养中,加强情感教育显得尤其重要,而语文教学在这方面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语言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首先把握好教材、挖掘情感因素;其次在教学环节中注意以情动情,激发情感,运用多种形式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情感。  相似文献   

9.
高萍 《陕西教育》2006,(9):44-44
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语文教师能够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索引导学生.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渡澜,引发学生情感,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发展情感,将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人生观,形成崇高的人格。那么语文教师怎样去培养学生的情感呢?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应试教育的不足,开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文章首先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有应试教育影响和学生情感教育没有基础两方面原因。然后,文章分析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原因,有助于学生发展,也有利于语文学习。最后文章分析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教学活动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情感过程。教学论研究者不仅要关注与研究“教学认识”,同样也应关注与研究“教学情感”。教学无时无刻不渗透着教师与学生特定情境中的特殊情感,师生在情感上的共同介入、相互作用,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品性。“教学情感”对于教学而言,具有“本体性”意义。“教学情感”不同于“教师情感”、“学生情感”、“教育情感”以及“在教学中的情感”。视“教学情感”为教学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而进行专门研究,将为教学论研究提供新的理论生长点,从而丰富和拓展教学论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2.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的一切学习活动都带有情绪色彩,作为最具有人文特点的语文教材,本身大都文质兼美,情感浓郁,充溢着作者强烈的爱憎,是作家心血的结晶。语文教材的这种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要注意从情感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使语文课成为具有充沛活力和无穷魅力的课程。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创设条件,激发学生的情感呢?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以情育情启发想像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琵琶女演奏时,首先写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说明好的表演要饱含感情。教学也是这样,要想学生动情,教师…  相似文献   

13.
人们的思维、想像和记忆等心理活动,无不受情感的制约,它们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由于情感的冲动而萌生的。语文教师在努力探求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途径,这4方面能力的形成,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作用,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  相似文献   

14.
教学活动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情感过程。教学论研究者不仅要关注与研究"教学认识",同样也应关注与研究"教学情感"。教学无时无刻不渗透着教师与学生特定情境中的特殊情感,师生在情感上的共同介入、相互作用,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品性。"教学情感"对于教学而言,具有"本体性"意义。"教学情感"不同于"教师情感"、"学生情感"、"教育情感"以及"在教学中的情感"。视"教学情感"为教学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而进行专门研究,将为教学论研究提供新的理论生长点,从而丰富和拓展教学论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5.
让学生情感在新课程数学教学中升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体验、感悟后的内在和外在的表现,喜、怒、安、乐是情感的最直接的形式。学生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科教学的主体,他们有着丰富的内心情感和心理情态,充分发挥学生情感态度中的积极因素.对有效进行课堂知识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升学习效能、养成良好学习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实施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情感表现,通过丰富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因素,控制学生情绪,使之处于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6.
情感教育是教学工作的根本,语文学科是实现情感教育的最佳途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时刻保持一颗爱心,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精心设计导语,使学生找到情感共鸣,激发学生乐学情绪,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应试教育的不足,开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文章首先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有应试教育影响和学生情感教育没有基础两方面原因.然后,文章分析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原因,有助于学生发展,也有利于语文学习.最后文章分析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刘春艳 《阅读与鉴赏》2011,(2):18-18,33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从古至今一直是人们吟咏不败的主题。“情”在教育教学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教学中,建立情感前提,实施情感教学。加强情感培养,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摒弃学生的自卑心理,化解师生间的矛盾冲突,丰富和改善学生的情感生活,提高教学效率,还有助于全面和谐的发展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否认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强调外部环境和力量对学生的作用与影响,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被动载体。这样的师生关系和学生观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更不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影响学生良好情感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教师的情感感染力不仅是一种无形的情感情境,而且是一种培养学生情感的心理力量。那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情感呢?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披文以人情”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当好课堂情感的“调度员”,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