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验证技术转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先从理论出发,分析技术转移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机理,然后通过模型验证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投入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的影响,根据我国高技术产业现状,提出自主创新战略贯彻落实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根据产业重心模型计算和分析了2000年和2007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重心分布及空间转移趋势,总结出了当前中国高技术转移的三个重要特征:即高技术产业东西分布不均,南北分布相对均衡;部分高技术产业重心出现向西部转移的趋势;高技术产业整体重心向东部,南部移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推动中国高技术产业空间转移的政策方向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区域产业转移“滞后成本”假说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产业转移滞后现象的存在,使区域经济承担着严重的滞后成本。通过从机会成本和产业转移滞后的反面即产业转移适宜这两个角度出发,对"滞后成本"这一假说进行了推导和分析,得出"滞后成本"主要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利益两部分。"滞后成本"的提出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产业转移滞后所导致的巨大成本、指导决策主体合理采取经济管理决策。  相似文献   

4.
以知识转移理论为基础,结合企业技术联盟的组织特性,在研究人员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企业技术联盟知识转移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效用进行定性分析后进行实证研究.通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采用生产函数模型,对26个省市2000-2009年间的有关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中抽取相关知识转移效用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技术联盟知识转移对整个高技术产业经济增长具有较为显著效用,且各地区的技术联盟知识转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本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但由于地域经济的不平衡,导致技术联盟企业知识转移效用也呈现"东强西弱"的趋势,从而应加大东西部的技术联盟推动高技术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5.
《软科学》2015,(9):5-8
按照宏观、中观、微观的思考逻辑,从产业转移、集群式转移和企业转移三层次划分视角,分别以产业转移中的集聚现象、产业集群式转移和集群企业的空间转移为内容,对产业集群空间转移相关研究进行了理论评述,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评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构建省域高技术产业综合评价体系,依据2017年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采用多层次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内地31个省市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呈现东强西弱态势;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高,中部地区和部分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入大;但高技术产业成果转化效率和产业环境有待提高,西部偏远地区和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东部地区可提高研发投入强度,承接国际高端高技术产业转移;中部地区和西部部分地区需健全促进高技术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扩大对外开放水平;西部偏远地区需加强高技术产业承接基础配套设施;东北地区可激活高技术国企活力,支持高技术民营企业发展,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7.
高技术传播的概念与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健 《科研管理》2002,23(3):69-73
由于传统技术与高技术的重大区别 ,在分析高技术传播现象时 ,传统技术传播研究和国际技术转移理论的研究方法存在种种困难。本文从传播这一最基本的概念出发 ,在对高技术特质充分重视的前提下 ,尝试给出扩展的、综合的高技术传播概念及其模型的理论描述 ,以便为现实的高技术传播现象提供某种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国和墨西哥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规模、速度、出口相似度等方面对两国对美高技术产品贸易进行了比较,进而采用转移份额分析法将两国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出口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中国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大于墨西哥,但差距在缩小.文章最后就如何提升中国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技术转移与中国高技术产业环境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科学》2014,(8):84-87
运用考虑非合意产出的SBM模型测度20002011年中国省际高技术产业的环境效率,并利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技术转移对环境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环境效率偏低,并且出现了下降趋势。国内技术转移显著促进了环境效率提升,国外技术引进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在逐渐减弱,两者在前期都对环境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在后期对环境效率都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国际技术转移的溢出效应不应被高估,积极促进国内技术转移将更有助于产业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丁绪辉  常婷 《资源科学》2022,44(6):1212-1223
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强烈,社会公众越来越积极地参与环境污染治理,公众监督已成为弥补固有环境规制政策工具的有效手段;国内大循环下区际产业转移更加活跃与频繁,如何引导公众监督、如何有效抑制污染产业区际转移成为更加迫切的现实课题。本文从防范污染产业区际转移的视角出发,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测度中国省级层面污染产业转移规模,构建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模型检验公众监督是否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抑制污染产业区际转移,并与命令控制、市场激励型等传统环境政策工具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论显示:①人大政协环境提案与公众环境问题投诉两种形式的公众监督,均可直接有效抑制污染产业区际转移。②公众监督提升了命令控制型与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作用效果,在提升综合环境规制效能方面,公众环境问题投诉的作用效果是人大政协环境提案的4倍,两种类型公众监督之间还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③两种类型公众监督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均能显著抑制污染产业转移,公众环境问题投诉在欠发达地区效果更显著,并且其抑制效应是人大政协环境提案的2倍。鉴于此,应积极发挥社会公众环境监督作用,畅通公众监督的常态化与制度化渠道,强化地方政府产业承接转移与环境治理的问责机制,规避地方政府间“逐底竞争”,同时构建环境多元治理体系,合理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政府对高技术产业实施了政府研发补贴政策以缓解其融资约束。在我国转型经济背景下,政府仍然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政策选择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政府对企业进行研发补贴前也会进行深度调研,因此获得政府补贴除了能够直接给企业带来现金收益外,还有可能向市场传递了相关的利好信号。基于此,利用我国高技术产业1998—2008年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政府补贴在缓解企业研发融资约束方面的作用。结果发现,政府研发补贴有助于促进企业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进一步分析显示,这种促进作用仅在非国有企业以及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显著。  相似文献   

12.
北京新材料科研成果转化状况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材料、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并称为21世纪的三大关键技术,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先导.北京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新材料科研资源,但由于长期以来以新材料规模化制造为发展方向,大量科研成果难以被有效转化.本文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北京新材料科研成果转化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进行了剖析,构建了北京新材料科研成果转化战略矩阵,并对北京新材料科研成果转化战略调整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加快建设高水平科技园区 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新高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因此加快科技服务产业发展、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文章从加快建设高水平科技园区的视角出发,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科技园区助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4.
高科技风险企业是风险投资的产物,具有高速成长的特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转化与自主技术创新是高科技风险企业成长的催化剂。知识转化通过对自主技术创新的激励而间接地促进了高科技风险企业的成长。基于广东省高技术风险企业的样本数据,经验性的研究揭示了知识转化与自主技术创新的微观路径机理,从而为高科技风险企业的成长提供了策略性的指导。研究表明:知识转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主技术创新的实现,并间接地促进了高技术风险企业的成长,然而,这种促进功能存在着较大的拓展空间,有待改进与提高。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产学合作知识转移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关假设。通过对西安大学和高新技术企业调研,获得研究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大学知识转移能力、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知识特性以及界面管理水平这四个影响产学合作知识转移的因素均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其中知识特性与界面管理水平又对大学知识转移能力以及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产生正向作用,另一方面,界面管理水平和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最终对产学合作效果起正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企业技术知识转移机制决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积海 《科学学研究》2006,24(3):444-448
研究分析市场合约、联盟、合资和内部化等不同技术知识转移机制对转移绩效的影响,同时从技术知识特征、企业特征、技术环境等三个层面探讨四种机制选择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命题,并通过上海张江和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调研收集数据作Logit回归检验,研究发现:知识越隐性、技术越复杂、技术知识对企业越重要,则越多采用内部化或并购的机制;企业吸收能力越强,则越倾向采用市场合约的机制;技术互补性越好、技术差距越大、技术环境越动态,则越多选择联盟或合资的机制,等等。最后,阐述了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当前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日趋融合,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不断面临升级和调整,区际产业梯度转移和资本外溢逐渐通过外包,合作等方式转向中西部地区.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和中部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梯度转移过程中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复制进化动态学习博弈模型,得出中部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和区际梯度转移的趋势下,应以实现产业转移主体双方合作共赢为目的,在努力增加产业转入方经济利益的同时,要注重加强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建设,更好的实现实现产业技术快速消化、吸收、创新的“最优反映动态”,促使产业梯度转移由初始较低的合作比例向“复制动态”稳定转变.  相似文献   

18.
易明  彭甲超  吴超 《科研管理》2006,40(11):22-31
创新效率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关键因素。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2000-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尤其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为最终产出的创新效率最为明显;(2)区域间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总体呈现波动式上升,其增长率的地区分布存在明显差异;(3)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中,技术损失效率部分主要来源于对外开放程度和政府支持力度,其中对外开放程度明显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损失,而政府支持力度则延缓创新效率损失;(4)不同条件下R&D经费存量和R&D人力资本存量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均不一致;(5)从作为中间产品的专利到作为最终产品的新产品销售,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这一中间过程损失较大;(6)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创新效率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关键因素。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2000-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尤其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为最终产出的创新效率最为明显;(2)区域间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总体呈现波动式上升,其增长率的地区分布存在明显差异;(3)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中,技术损失效率部分主要来源于对外开放程度和政府支持力度,其中对外开放程度明显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损失,而政府支持力度则延缓创新效率损失;(4)不同条件下R&D经费存量和R&D人力资本存量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均不一致;(5)从作为中间产品的专利到作为最终产品的新产品销售,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这一中间过程损失较大;(6)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计量、总结归纳等方式对国内外专利代理服务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评述,明确此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热点。发现关于专利代理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专利代理服务的概念、内涵及其对专利质量和专利技术转移的影响作用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建议加强专利代理服务对专利质量、专利技术转移深层次影响机理的研究,并开展有关专利代理服务质量的评价体系研究,以为专利代理机构各项服务在实践中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撑,促进专利代理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及专利代理服务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