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鼻咽纤维血管瘤基底广,多发源于鼻咽后壁的颅底部,与临近组织粘连紧密,血菅丰富手术出血多,危险性大,增加了手术的难度,但手术摘除又是唯一的治疗方法。本组观察自1980年以来,在麻醉期间合并使用硝普钠降压施行鼻咽纤维血管瘤摘除术12例,取得满意效果。一、一般资料:12例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52岁,平均年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微波热凝技术治疗鼻腔Little氏区出血经验,探讨相关技术安全,无创立即止血疗效技术方法的应用。方法:应用微波仪,分别对78例鼻腔Little氏区出血患者行热凝技术临床治疗研究,均进行观察疗效、副反应以及通访1-2年以上。结果:78例均全部显效,术中和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无复发。结论:微波热凝技术操作简便、安全,止血优良,复发率低,并发症小是治疗鼻腔Little氏区反复出血的理想疗法。  相似文献   

3.
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症病例很少。其术式常以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的术式或直肠切除术的术式来作为成人先天性结肠症的手术方式。本院近8年来共收治的11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症患者,其中8例行Duhamel氏手术,3例行Dixon氏手术。结果发现Duhamel氏手术难度大,创伤大,术后痛苦大,且并发症严重。Dixon氏手术操作简单,但切除范围局限,术后易复发。直肠吻合器治疗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症,方法简便,可靠,术后排例功能可完全恢复,但由于病例不足,尚需进一步积累经验。由此可见,以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的术式或直肠切除术的术式来治疗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症是否恰当,直得商榷。  相似文献   

4.
胆囊切除术是胆道外科最常用的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胆囊结石,亦可用于治疗胆囊炎症或肿瘤,我院自1989~1998年共做胆囊切除术213例,胆囊逆行切除52例,顺行切除37例,采用顺逆行结合胆囊切除124例,占58.2%,无一例副损伤且出血少,我们初步体会顺逆行结合术式切除胆囊比较安全,疗效满意,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81年以来,采用肠系膜缘缝合肠排列术,治疗广泛性粘连性肠梗阻5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47例,女5例;年龄在7至65岁间。既往有腹部手术史48例,无腹部手术4例;1例先天性肠扭转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后胆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经治的胆道手术后胆瘘18例。结果:8例采用非手术疗法治愈。10例再次手术,9例治愈,另1例经再次引流治愈。结论:胆瘘的原因多为手术方法选择不当、术中操作不仔细及术后处理失当。治疗首选非手术疗法,如胆汁漏出量大及腹膜炎弥漫宜选择手术治疗。预防上应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术中仔细操作,术后常规放置腹腔引流,拔管时要轻柔并合理掌握拔管指征。  相似文献   

7.
我院外科于1997.9~1998.9运用此技术治疗小儿包茎包皮龟头粘连100例,治愈率99%,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7至12岁包茎包皮粘连患儿及7岁以下有症状的包茎包皮龟头粘连患儿。本组病例中6岁以下18例,7~12岁82例。2 治疗方法 采用二医大何英教授发明的气囊扩张术及武进罗溪医用器材厂生产的一次性小儿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出现的并发症、发生率、发生原因和预防.方法:分析此种手术328例中22例出现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并发症:其中大出血2例,脑脊液鼻漏1例,眶周血肿和气肿6例,中隔穿孔1例,鼻泪管损伤1例,术后窦口闭锁及术腔粘连10例,总发生率为6.6%.结论:熟悉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加强鼻内窥镜手术操作的训练,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疾病是头颈外科的常见病,目前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其疗效可靠,迅速,复发率低,但是术后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出血、窒息、甲状腺危象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我院自1996年以来,施行甲状腺手术近千例,由于加强了手术前后的病情观察和护理,积极有效的预防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术前护理任何患者在术前都会有一定的思想顾虑,对于自己的手术提出种种的疑问,此时,护理人员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  相似文献   

10.
几年来,我科遇25例烧伤应激性溃疡出血病例,经内科方法止血治疗无效,进行手术。术中发现单发的溃汤面均较大、多发的溃疡面均较深,出血呈喷射状或泉状涌血。采取胃部分或大部分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式。术后愈合良好。未再发生出血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巨大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至2008年11月28例巨大甲状腺肿的治疗,其中11例行一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加对侧次切术;9例行单侧甲状腺腺叶加峡部腺叶切除术;双叶甲状腺次全切除术6例;2例行全甲状腺切除术,术后长期口服甲状腺片;其中2例并行同侧颈淋巴结清除术。结果:本组28例巨大甲状腺肿的手术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所有病例均见甲状腺表面血管增粗、迂曲、扩张,有的甚至形成网状静脉窦。有囊性变或囊内出血19例;有钙化灶的7例;有癌灶的2例。术后病理诊断:单纯性甲状腺肿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3例,甲状腺癌2例。结论:在巨大甲状腺手术时,术前检查的准确评估,术中操作技术的精细化和不断改进,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技术的开展,巨大甲状腺肿的手术治疗会更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12.
外科治疗中,施行手术疗法是主要手段之一。病人对手术的认识和心理承受是千差万别、十分复杂的。要达到手术治疗的最佳效果,就要培养病人在术前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在术后能得以妥善、适意的医技护理和心理护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精湛的医疗技术,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具备特殊的职业道德一高尚的医德。本文着重就外科护士术前准备中的伦理作用首先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3.
粘连性绞窄型肠梗阻是机械性肠梗阻的一种,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1 临床资料 从1992-1996年我院共收治机械性肠梗阻506例,其中粘连性绞窄型梗阻10例,手术治疗证实其中有腹部手术史者7例,其余3例均有过慢性腹痛病史。术中发现病变多发生在回肠远端,全部受累肠管均有,血运障碍,肠坏死2例、伴肠穿孔1例。腹腔积液多为血性液体,术后病人均治愈出院。2 讨论  相似文献   

14.
肺切除术是外科常见手术,术前术后护理对患者的恢复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我院1986.4~2001.4月,共施行肺切除术610例。经积极治疗护理,术后并发症明显下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再次出血的可能原因及预防再出血的措施;方法:3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其中2例行小骨窗神经内镜血肿清除,1例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外减压;3例患者术前均行血管调查,CTA或者DSA均未见明显血管异常,其中一例术后6月临近部位再出血患者,术前再次行血管调查,DSA未见异常,再次行小骨窗内镜血肿清除手术.结果:1例接受再手术患者恢复良好,其他2例未再手术,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脑血管调查结果阴性的脑出血患者,手术后仍有再出血的可能,再次出血后者预后差,无论患者有无高血压,术后均需控制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在腹腔镜手术前诊断腹腔粘连,及防止trocar腹壁戳创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6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自身手术前后对照方法,术前应用超声对脐孔、剑突下、右下腹三处最常用腹壁戳创部位,局部腹壁下粘连进行诊断,并与术中腹腔镜下所见实际结果相对照.结果:比较56例二次腹部手术患者,腹腔镜手术前后超声诊断结果.脐孔、剑突下、右下腹粘连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5%;98%;91%.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前超声诊断与术中所见基本一致.结论:术前超声对腹壁下有无粘连判断准确,对腹腔镜手术选取第一穿刺点,防止trocar戳创损伤腹内脏器及意外出血具有帮助作用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超导)可视操作行人工流产术的临床优越性。方法以90例行超导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早孕患者作为观察组,与90例同期行常规人工流产术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疼痛、术后并发症如吸宫不全、阴道出血时间长、月经出血量减少、宫腔或宫颈管粘连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镇痛有效率高、出血感染机率低、子宫损伤小等明显的临床优越性。结论超导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术安全可靠,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减少了常见并发症,降低了对子宫内膜功能层的过度损伤,镇痛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肠梗阻为外科常见急腹症。本科对一些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麻痹性或痉挛性肠梗阻、蛔虫或粪块堵塞引起的肠梗阻和既往有腹部手术史或腹腔感染出现的肠梗阻 ,在外科常规治疗的同时 ,给予大承气汤中药胃管注入或灌肠 ,得到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现将治疗及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0例 ,不完全肠梗阻 4 0例 ,完全肠梗阻 2 0例。其中非手术原因引起的 2 4例 ,男 18例 ,女 6例 ;手术后出现症状的 36例 ,男 2 6例 ,女 10例。1.2 诊断依据 所有患者均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四大症状 ,有的可见肠型 ,均闻及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环状电切术(LEEP)对宫颈疾病(包括炎症、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的诊冶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TCT、阴道镜诊断为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CIN)、不能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ASCUS)、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肌瘤、息肉等共228例,行LEEP宫颈锥切,手术标本均送病理检查,观察手术时同、术中出血量、病人反应及疗效。结果:手术平均时间3min,术中平均出血7ml,患者无明显不适,术后病灶消失,阴道分泌物明显减少,无宫颈粘连或感染发生。结论:LEEP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疗效好、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可取得完整病理标本,对治疗宫颈病变和早期诊断原位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张谦  刘琨  李颂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6):137-137,183
目的:缩短术中伤口出血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风险。方法:6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用导针闭合插入动力髋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6~20个月,平均13个月,所有病例手术均顺利,术中出血少;髋关节功能评定优良83.3%。结论:导针闭合插入动力髋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风险,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