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急需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和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至关重要。近年来直播电商作为我国的新兴商业模式,其人才需求量大且培养周期短,急需高效的培养路径。然而,职业本科直播电商人才“订单式”培养存在缺乏系统化的直播电商人才培养体系、缺乏“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四个方面构建职业本科直播电商人才“订单式”培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是导致目前我国IT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的重要因素.表现为:高端人才(系统分析师、项目技术主管等)和低端人才(如软件编码程序员等)严重短缺,中级人才过剩,缺乏同时懂技术和管理的人才以及外语与技术同时熟练的国际软件人才.这要求我们必须对现有计算机教育进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3.
IT产业作为知识和技术高度密集型行业,需要大批专业化的人才为其发展提供支撑。IT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产业的规模和水平,也关系到产业的未来发展。教师要对我国IT人才的总量以及结构进行分析,并从IT人才供给与需求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就加快我国IT人才培养的途径及方式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教育亟待提升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谈到中国教育的弊端,英特尔全球高等教育事务经理迪穆沙博士在首届“英特尔亚洲高校学术论坛”上曾表示,大学培养的不应该仅仅是将外面的技术移植过来的“人才”,而应该是能够推动这个领域发展的人才。迪穆沙博士9年前就开始访问中国大学,他发现,中国的IT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不少课程已经落伍,有的内容甚至十年不变,非常需要修改和增加。而中国教师了解当前和未来最新技术动态的机会非常少,尤其是IT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领域,他们缺乏和国际顶尖技术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的平台。迪穆沙还认为,中国目前的本科教育跟不上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觎  刘国萍 《职教论坛》2005,(5X):32-34
由于IT产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紧缺大量的生产一线的软件技术人才。高职院校担负着为IT业培养输送应用型、技能型“软件蓝领”的重任。为适应IT产业发展和软件企业岗位需求,旨在探索高职院校应用型、技能型“软件蓝领”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以及加强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电教》2004,(8):51-51
面对IT业的迅猛发展,我国IT教育院校该如何作为?由国家信息产业部、商务部、教育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辽宁省政府联合主办的“2004国际IT人才教育培训高峰论坛”近日在大连举行。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作了《中国IT人才的需求与开发培养》的演讲。他指出,针对目前我国各级教育机构在学科设置上还不能适应IT产业发展需要的状况,我国应结合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趋势进行适当调整,比如:适当增加信息技术、信息经济等相关院系和专业等。鼓励科研机构、企业和民间机构等积极参与建立IT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允许采用新…  相似文献   

7.
随着IT业的快速发展,各国对IT人才的需求猛增。如何解决我国IT教育普遍存在层次单一、教学内容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复合型应用性IT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高校必须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需要,加快学科和专业的调整,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紧紧跟踪IT技术的发展趋势,大力加强与IT企业的联系和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培养IT人才的模式和途径,努力培养适应IT产业发展的复合型应用性信息化人才。  相似文献   

8.
论IT人员职业素质的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复合型IT实用人才缺乏,教育方法手段落后,严重阻碍了该行业的进步,因而,对该学科的重新整合,是提高该职业高级人才素质的基本前提。实行通才教育,把多功能团队看作一个强有力的创造力量,实行通才教育的模式探索及多学科的组合交叉发展,以便为软件设计人才创造发展平台,为现代社会培养从事IT设计与项目开发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我国正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紧缺,近几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强劲,高学历人才成倍增长,这些高学历人才拥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却缺乏实践操作技能。面对如此严峻的社会现实,国家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异常之高,与此同时,国家加点了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2017年,李克强总理强调“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努力造就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产业大军。”针对我国特殊的国情和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对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进行一系列“中国化”的实践,找到适合我国高等艺术类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10.
印度IT教育产业化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才是软件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印度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一跃为软件出口大国,其原因就在于印度政府构建了比较完善的IT教育模式,培养了大批软件人才。而制约我国软件产业的主要问题恰恰是软件人才的缺乏。本文从印度IT教育产业化的角度阐述了印度IT业蓬勃发展的教育背景,以期对中国的软件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论IT产业的发展及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T人才的培养是IT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IT教育发展的机遇.IT产业和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共同发展,可实现产业与教育的“双赢”。IT产业与教育的结合是比其他产业与教育结合更为紧密的职业教育形式之一,这是从国内外IT业发展模式中得出的基本经验。可以说,IT产业发展提出了对IT人才的需求,而IT教育又反过来促进IT产业的更快发展。这是一个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一、对杰出人才培养问题的关注 2006年年底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会议指出,我国“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明显不足,杰出人才缺乏”。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世纪里,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计算机、通信、网络、自动化、电子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是当前人类社会中发展最快、渗透性最强、应用面最广的先导技术。随着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IT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不仅需要从事信息科学、信息研发的人才,而且大量需要把研发成果转变为现实产品的信息技术应用性人才。这是我国IT类高等职业教育改革面临的新要求和新课题。当前,我国IT类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的中国,职业技能型人才缺口非常大,技能型人才的局部短缺已经逐步演变成为普遍的供给不足。然而,我国要从制造业大国发展成为制造业强国,职业技能型人才的缺乏必将是一个“瓶颈”。如何理性看待职能型人才缺乏的“瓶颈”?如何增加人才供给?本文对此做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动态     
4月26日,“IT实训推广工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启动大会。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国内外知名IT企业代表及全国150所院校负责人参加了此次大会。“IT实训推广工程”是一项以就业为导向、旨在推动IT人才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工程。该工程由教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处于 IT 业的迅速发展时期,这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而“双师型”教师正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为此,加强高职计算机专业“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就显得非常必要。该文分析了计算机专业“双师型”教师现状,并提出了具体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7.
被称为二十一世纪“朝阳”产业的IT产业正以迅猛之势在大连发展。大连市委、市政府在“大大连”的规划中.把打造“中国硅谷”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战略,在旅顺南路建设软件园,这种高发展的态势,拉动了大连市的就业市场,在各行各业人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IT产业风景独好.“具权威部门调查.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每年至少存在20万的软件  相似文献   

18.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信息职业技术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加快,IT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日益上升,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与普及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达水平的主要标志。信息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产品的生命周期短,技术更新快,发展IT产业,需要高层次的专家、学者,更需要大批量各个层次的信息技术人才。IT服务已经渗透到工商企业、政府机关、大专院校、医疗机构等各个行业,甚至普通家庭、街道和社区,对IT服务、网络系统维护的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更是巨大。IT产业和IT服务业是高新技术产业,也是人才和知识密集型的基础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金字塔型的,需要有软件架构规划师…  相似文献   

19.
参与国际航空产业竞争是“十四五”时期我国航空维修领域响应航空强国、民航强国、军民融合发展等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措施。四川省力争成为支撑我国民航发展的“第四极”,将以成都为中心建立扎实的产业基础和完备的产业链条。技术技能人才是产业发展与转型的关键要素,成都地区航空维修产业技术技能人才的数量紧缺程度一般,但维修人才普遍缺乏国际化视野,对国际行业动态与形势了解不多,欠缺国际化沟通与洽谈的业务能力。因此航空维修领域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应以地区航空维修产业发展需求、用人需求为导向,创新校企合作,引入国际化资源,搭建国际化育人平台,形成符合地区所需的航空维修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推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IT专业和课程改革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的应用型IT人才,最近,本刊编辑部和全美测评软件系统(北京)有限公司(ATA)共同在京举办了“部分高职高专院校长IT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探讨职业技术教育IT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案和实施办法。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50多所高职高专学校的院校长参加了会议。代表们认为,校企合作办学是高职高专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最有效的途径,应当坚定不移地走下去。ATA公司首席运营官王林先生在题为“IT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发言中,从企业用人的角度,全面分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