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要想建成一个海洋强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奋斗.高中海洋地理知识分布在高中地理必修和选修等模块之中,可以把它们整理成三部分,将这些知识系统结构化.  相似文献   

2.
正1.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全球资源配置及商品流通量迅速增加,现代海运业现已成为最主要运输方式,承担着90%以上的进出口货物运输重任。2012年,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并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2014年9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建设海洋强国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宣示中国将更加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引起国际社会极大关注。"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从历史的角度、法律的角度,加强大学生对海权的认识,向大学生阐释海洋强国的重要意义,使大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和把握海洋强国的战略思想,建立起海洋强国意识。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必读》2014,(1):9-9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明确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工作重点。我国已经成为航运大国。我国90%以上的外贸货物、95%的进口原油和99%的铁矿石是通过海运完成的;我国还是渔业大国、造船大国和海洋大国。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连续23年居世界首位;去年我国造船完工量6021万载重吨,列全球第一位:去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6万亿元。  相似文献   

5.
建设海洋强国,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全面实施国家的海洋战略,建设海洋强国,要做到"四个必须",即必须给海洋国土以准确定位,必须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必须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与坚持科技兴海,必须坚决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建设海洋强国,其核心和灵魂就是海洋文化建设。加强海洋文化建设将为铸造海洋强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广西北部湾是中国目前尚未污染的绿色海湾,是中国珍贵的海洋资源。从生态哲学视角下探索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对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的发展、国家海洋事业的复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海洋具有丰富的资源,蕴藏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良好的海洋生态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1],关乎资源、环境、人文、国际安全等重要领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2]建设海洋强国,就需要开展海洋教育。  相似文献   

8.
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强化海洋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都把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和基本国策。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强化海洋意识,以提高全民对海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作用和地位的了解,树立起新的海洋观念。只有通过教育,把海洋观念树立起来,才能把海洋开发。管理与保护提高到与陆地开发、管理与保护同等重要的地位,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为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建立。维护国际海洋新秩序做出新贡献。一、宣传海洋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海水覆盖着地球表面面积的71%。海洋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和繁荣起着重大的作用,调查研究表明,海洋蕴…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不是一个海洋强国,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多重原因,我国国民的海洋意识,海权观念跟不上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步伐,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海洋意识,对于构建海洋战略,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加速海洋强国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海洋权益正受到严峻的挑战。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近年来发生的海洋权益争端和海洋领土纠纷,我国国民的海权意识正在迅速觉醒。加强大学生海权意识培养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的研究表明,高校国防教育应从海洋观的培养、海洋经济意识的灌输、忧患意识的强化、海洋国防观的树立等方面加强大学生海权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海洋意识,包括海洋国土意识、海洋资源意识、海洋环境意识、海洋权益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古今中外的历史发展证明,一个沿海国家或民族对海洋价值的认识,对海洋在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认识,国家及其人民海洋意识的强弱,对海洋重视程度,会直接影响这个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甚至影响到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迅速提高大众的海洋意识是加强海洋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衡量一个  相似文献   

12.
正海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思想。他强调:"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海洋科技。海洋科技涵盖牵涉的领域众多,需要把气候、环境、资源等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把近海和远洋深海统筹起来考虑。近年来,我国对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目前我国沿海各地正在掀起一场海洋开发的热潮,海洋产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使钦州临海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应走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新路子,做好规划,加快海洋经济园区建设,强化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开放式、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强与东盟经济合作,处理好海洋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做好海洋经济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加强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不断提高钦州海洋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4.
海洋经济的创新发展对河北省乃至全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国家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实施,河北省作为沿海省份优势凸显。发展海洋经济不但对河北的转型升级非常重要,更是河北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文章阐明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充分分析河北海洋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以海洋科技创新作为出发点,从制度环境因素、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等方面提出促进河北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远洋渔业是指在他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管辖海域和国际公海海域从事捕捞活动的渔业,它在保障优质动物蛋白有效供给、服务国家外交、维护海洋权益、发展海洋经济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国家战略性产业。上海海洋大学作为我国远洋渔业科技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引领者,积极探索和培养多层次的远洋渔业专业人才,以适应远洋渔业强国建设的重大需求,实现了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广东海洋资源丰富,经济规模宏大,发展基础良好.但当前广东海洋经济对本地区经济贡献率偏小,部分产业创新不足,科技投入强度不够,海洋经济发展区域不协调,海洋资源环境不断恶化.因此,广东海洋经济发展要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海洋经济比重,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合理协调区域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发展目标,这为新时期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对山东、浙江、广东、福建四个海洋经济试点省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实践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探索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8.
海洋经济是指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及相关的服务性产业活动。发展海洋经济一方面可以通过海洋产业的培育,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经济价值的海洋资源,为企业家群体创业创新提供新的空间;另一方面,通过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社会分工,形成更多的经济成长机会,从而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源泉之一。国外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所形成的发展经验在我国沿海地区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具有较强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其海洋安全观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对海洋的认识经历了嬗变,从最初的关注海防安全、防止外敌入侵为主到新世纪全方位维护海洋权益和走向海洋。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的海洋安全内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面临着海洋领土主权争端、海洋通道安全、海洋经济资源保护、海洋司法维权和海洋军事安全等诸多领域的问题。传统的海洋安全观念已经不适应当今中国走向海洋的发展道路,也难以解决中国和世界面临的海洋安全问题。树立以共同治理、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海洋安全观是中国走向海洋、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薛佳 《现代企业教育》2014,(14):215-215
<正>伴随着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航海教育愈发受到社会的关注与重视。何为海洋强国?怎样建设海洋强国?就我国的国情而言,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对于这一系列的有关航海问题的答案,中国航海博物馆,将从有别于传统课堂的角度,以更直观更生动更真实的形式来为青少年授业解惑。博物馆的主要社会职能之一就是教育和服务,其社会教育功能越来越多地被关注,博物馆成为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也是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