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氯气能部分溶于水,掌握氯气跟水的反应,了解氯气可用来漂白杀菌,掌握次氯酸的化学性质。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己分析、制订研究方案、动手做实验,培养其表达、观察、分析能力。让学生掌握分析、制订实验方案、抽象概括的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增强同学们对身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与评价目标 1.了解氯气的发现史,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科学研究的认识水平. 2.通过学习氯气的主要化学性质,诊断并发展学生基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和原子结构对性质进行预测和检验的认知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氯气与水的反应,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性,诊断并发展学生的...  相似文献   

3.
张苏平 《化学教学》2002,(11):18-20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卤素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相关应用知识。2 .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 ,初步掌握氯气的部分有关化学性质。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引导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察、思维、分析问题和总结归纳能力。2 .通过氯气在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解决 (1)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水平、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开放性思维能力 (3)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德育目标 (略 )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氯气的性质及其应用三、教学方法 :设问激疑———实验探究———归纳总结———案例分析 (开放性 )四、教学…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作用和原理。 2.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构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演示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5.
笔者对钠与水反应实验从用品的易得性、装置的美观性、操作的简便性、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实验现象的明显性、实验结果的可信性等方面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设计. 一、设计目标及设计思路 1.设计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该实验方案的设计与验证,了解金属钠的表观现象即物理性质;理解钠与水反应的本质,为学习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打下基础.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操作,体验科学实验设计及实践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感受设计目标对实验设计及实验观察的指导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方案的设计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化学奥秘的精神,激发学生科学严谨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6.
教学背景及教学目标1.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让学生知道水沸腾前的温度分布。3.过程、能力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归纳的能力。(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7.
知识技能目标: (1)探究铵盐的性质,理解铵盐遇热分解和遇碱反应的性质. (2)学会NH4+的检验方法. (3)知道氮肥的性能和使用氮肥的注意事项,认识到科学使用化肥的意义. 能力方法目标: (1)改演示实验为边讲边实验,探究铵盐遇热分解和遇碱的反应,培养动手实验能力. (2)通过废旧电池中NH4+的检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一、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高中化学必修1的第二个专题,是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探究卤族元素的一些性质,本节的教学安排体现了学科知识与生活生产的有机结合。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充分认识到自然资源利用与化学紧密联系,体会到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利用物理性质辨别氯气;2.理解氯气的化学性质,能够利用实验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3.体会氯原子结构与氯气化学性质的关系;4.了解漂白粉的生产过程,加深对氯水性质的理解。(二)过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1目标要求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认识液体内部有压强。(2)认识液体内部在同一深度上各方向压强的关系。(3)认识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自己动手实验,知道实验是研究问题的方法之一。(2)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比较、归纳的能力。(3)感受探究实验的思维程序和控制变量法的实验设计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实验。(2)激发学习兴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内容分析重点: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难点: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  相似文献   

10.
<正>“氯气”位于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这节课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氯气的性质,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氯气”的相关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利用价值,同时,氯气也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但是氯气有毒,教材中的实验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1)氯气制备和性质实验是分开进行的,这就需要制取大量氯气,造成了试剂的浪费。  相似文献   

11.
专项一物质的变化及规律(一)物质的变化1(.2005黑龙江2)小丽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做过以下四个家庭小实验,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糖溶于水,观察液体体积变化B.用铅笔芯的粉末打开生锈的铁锁C.点燃蜡烛,观察燃烧现象D.利用木炭和棉花净化水2(.2005沈阳4)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化钠(NaI),用氯气(Cl2)从中提取碘(I2),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2NaI+Cl2=2NaCl+I2。该化学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3(.2005沈阳5)下图所示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4.(2005沈阳22)对知识的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现有…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浙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P31~32。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运用。(2)学生通过学习与探索,初步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2.发展性目标。(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运用。(2)学生经历将除数是小数转化成整数的计算过程,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能力及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与老师同学的合作学习,能够正确进行计算。2.学生能够通过对学习材料的学习,自主进行分析、比较和总结。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选择制取氯气的试剂、方法;根据反应特点和反应物的状态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氯气的物理性质选择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等;根据氯气的性质和与之反应所得生成物的性质、反应发生的条件,选择性质实验的仪器、装置等。一、氯气的制法1.实验室制法(1)原理: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氯化物氧化为氯气。  相似文献   

14.
1.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学会根据盐的组成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了解盐类水解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协作学习,提高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在活动中形成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2.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孟宪慧 《新职教》2000,(1):41-41
中学化学高中一年级氯气部分演示实验氢气、氯气混合气体爆鸣实验是课堂演示实验难点。反应原理:H_2 Cl_2=2HCl。由于氯气、氢气混合气体反应产生大量热量,反应气体急剧膨胀产生爆鸣。实验要求采用光照引发反应。但按氯气:氢气(体积比)1:1,单股镁条燃烧照射引发,一般只能看到生成的氯化氢白雾在反应瓶中上下翻涌,而达不到爆鸣。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钠在氯气中燃烧实验:将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至燃烧,再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倒扣在燃烧的钠上面。一、实验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实验存在不完善之处。1.若对钠加热时间长了,则消耗钠的量多,与氯气反应的量就减少;若对钠加热的时间短,则可能观察不到钠与氯气反应的现象。2.在对钠加热时会生成氧化钠,将钠与氯气隔开,反应可能无法继续进行。3.若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则在集气瓶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写景的方法. (2)体会本文移步换景的描写顺序. (3)培养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选择重点段落进行精读,学习有关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8.
当今许多化学试题都涉及了化学实验考试目标的多种层次———观察与识记、操作与运用、分析与表达、设计与评价等 ,考核力度前所未有 ,全面并较好地反映出了中学生实验能力现状及中学实验教学中观念上尚存在的某些误区。下面 ,本文从一学生试题典型错例的统计评析出发 ,探讨一下当前中学生实验能力现状。1 试题及参考答案实验室可用氯气与金属铁反应制备无水三氯化铁 ,该化合物呈棕黑色、易潮解 ,10 0℃左右升华。下图是两个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 ,左边的反应装置相同 ,而右边的产品收集装置则不同 ,分别如 (Ⅰ )和(Ⅱ )所示。试回答 :(1)B…  相似文献   

19.
高中化学实验“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实验成功率不高、实验现象不易观察、尾气处理不方便等问题.本文分析了相关文献改进方案中的优缺点,通过仪器间的巧妙组合,对该实验装置进行优化创新设计,采用引流袋作为气体收集装置,选取产率最优的甲烷与氯气制备方法,使得实验现象更易观察,实现了绿色化学理念,大大提高了该实验在化学课堂中的成功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与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中学化学常用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备氯气 :MnO2 +4HCl(浓 )△ MnCl2 +2H2 O +Cl2对于这个实验 ,教材对各反应物用量没有说明 ,也很少有人从定量的角度加以探讨。从标准电极电势E0MnO2 /Mn2 +=1 .2 3伏、E0Cl2 /Cl-=1 .3 6伏 ,标准电动势ε=E0( + ) -E0( -) =1 .2 3 -1 .3 6=-0 .1 3 <0来分析 ,反应似乎不能进行 ,为了使反应能够进行 ,需要增大盐酸的浓度。关于该盐酸的最小浓度 ,众说纷纭 ,本文就MnO2 与盐酸反应所需盐酸的最小浓度进行了实验。同时用正交试验法对实验制备氯气的最佳条件进行了探讨。1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