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社会资本因素对个体高等教育需求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中国大陆三省一市10909名高中生和香港3157名高中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家庭教育期望,无论是对中国大陆学生还是香港学生的高等教育需求都具有显著影响。家庭中兄弟姐妹的数量、家庭成员辅导学生功课、父母与子女沟通频率等因素,对中国大陆学生的高等教育需求具有显著影响;家庭社会网络广泛度、师生沟通频率,则对香港学生的高等教育需求具有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一些常被认为影响个体高等教育需求的因素,如家庭社会网络资源、父母与学校的联系等,对学生的高等教育需求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需求及专业选择中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对我国三省一市90所中学10909名高中毕业班学生的调查数据,探讨了高中生高等教育需求及专业选择中的性别差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高中生高等教育需求的性别差异已不大,但专业选择中的性别隔离现象比较严重。我国家庭存在的男孩偏好倾向、家庭教育期望的代际传递模式、家庭资源的不充裕等因素是造成高等教育需求中性别差异的重要原因,而性别刻板印象、家庭收入水平、家庭教育期望等因素对专业选择中的性别差异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CGSS2010-2013数据,采用扩展明瑟方程方法,引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教育劳动力比例估计我国高等教育社会回报率,利用分组回归的方法估计不同地区、不同教育层次劳动力的高等教育社会回报率,结果表明,在控制个人性别、行业、单位性质、家庭条件、父亲受教育程度等个体变量之后,样本总体的高等教育社会回报率为1.62%,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教育劳动力比例每提高1%,该地区平均工资水平将提高1.62%。划分劳动力教育层次的分组回归结果表明,高等教育社会回报率对中级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影响高于对高级劳动力的影响。划分区域的分组回归结果表明,高等教育社会回报率存在显著地区差异,表现为东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不显著。东北地区的高等教育社会回报率为0.71%,远低于社会总体平均水平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理论,探讨了中国高等教育需求中的城乡差异。研究表明:在控制其他因素以后,城乡高中生对高等教育有着同样强烈的需求,但学生的城乡背景与影响高等教育需求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1)当高等教育预期收益率较低时,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更希望接受高等教育;当高等教育预期收益率较高时,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更希望接受高等教育。(2)当家庭网络资源较少时,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更希望接受高等教育;当家庭网络资源较多时,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更希望接受高等教育。农村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旺盛需求表明,接受高等教育几乎是他们改变其不利社会地位、实现流动的惟一渠道。扩大农村学生的高等教育机会,是改善城乡差异的重要手段。政府应该在教育财政和招生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以回应此类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本框架,把专业选择行为视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选择,在高等教育这一层次上分析学生的投资选择行为。运用香港研究资助局资助的项目数据和多元逻辑回归方法,分析了我国大陆高中生留学专业选择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控制了高中生个人特征和家庭背景等因素后,留学预期收益率和预期海外就业前景等经济因素对我国高中生的部分留学专业之间的选择存在显著影响。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一些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也显著影响了学生的部分专业选择。  相似文献   

6.
经典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对高等教育投资是有回报的,然而由于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各种不确定因素,个体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是有风险的。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切入点,从高等教育成本、就业、收益等三个方面来探讨弱势群体高等教育投资存在的诸多风险,可以防范和规避教育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7.
对北京市高中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北京市高中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较为强烈,但这种需求并非刚性的,而是具有替代性和可塑性的;北京市的高等教育需求主要受制于经济因素的影响,家庭资源越是丰富,高等教育需求越是强烈;而性别、家庭规模以及父母的态度和努力,对于子女的高等教育需求影响不大,高等教育需求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受教育者自身。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应用对北京、湖北、江苏、陕西四地10 909名高中生进行的大规模调查数据,探讨了中国高中生的高等教育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有92.3%的中国学生选择高中毕业后希望继续接受高等教育,这一比例远高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实际供给能力。通过因素分析,发现有6个因素,即“高等教育价值”、“自我感知”、“他人影响”、“家庭支持”、“个人追求”和“职业偏好”可能对学生的高等教育需求具有潜在的影响。逻辑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这6个因素中除“他人影响”对学生的高等教育需求没有显著影响之外,其他因素对学生的高等教育需求都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还发现,家庭收入水平对学生的高等教育需求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同地方高中生的高等教育需求存在显著差异;学生的性别、学习成绩对其高等教育需求具有显著影响;普通高中学生的高等教育需求也显著高于职业高中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项人力资本的个体投资行为,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目前在我国是理论和实践的热点问题。人力资本理论、成本补偿与分担理论和产品属性理论论证了其合理性。然而,在金融危机与就业难的背景之下,有必要在研究我国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现状的前提下,反思我国高等教育个人投资,分析我国高等教育个人投资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经典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是有回报的投资,然而由于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各种不确定因素,个体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是有风险的。应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切入点,从高等教育成本、就业、收益等三个方面探讨对弱势群体进行高等教育投资存在的诸多风险,并提出相关防范和规避投资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高等教育收益的分析中,人力资本理论以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相互转化的框架进行分析,将高等教育收益货币化。而社会资本理论是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三者之间的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分析框架分析了高等教育投资的收益,补充了高等教育的社会化收益。通过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比较,为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在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的贫困资助政策;促进就业,提升高等教育收益预期;在高等教育中,注意培养学生积累、运用社会资本的能力;为人才向上流动提供通畅的通道,保障劳动力市场的健康运转。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等教育扩招与经济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扩招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双重影响:既有对短期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也有人力资本积累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描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在这次急剧扩招中的主要变化,并用凯恩斯经济原理和人力资本理论分析高等教育扩招与经济发展的近期或远期目标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扩招能在短期内振兴经济”的结论是不成熟的,因为中国正在实现其聚集人力资本的长远目标.然而,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率越来越高,这在不断危害其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13.
近年在中国高等教育供给多元化的背景下,国际化高等教育服务的供给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和争议。本文力图了解高中生对国际化高等教育的需求状况及其与预期经济收益和个人现代性等个人因素的关系,旨在个人层面探索中学生国际化高等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旺盛的高等教育个人需求是我国高校扩招的基础,也是个人成本分担机制得以有效运行的基础。然而扩招不仅没有抑制过热的需求,相反刺激了新一轮需求,这就使以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支撑的高校扩招受到了挑战。理性思考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个人需求动机,对于引导民众形成有效的需求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国家助学贷款对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是一项能给个人带来收益的投资。借助学生贷款完成高等教育将改变个人的教育成本和收益,并影响借贷者的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本文研究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对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的影响程度,以及不同的还款方案对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作用的大小。  相似文献   

16.
东莞作为世界“制造工厂”,目前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文章从人力资本理论视角出发,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在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期技能型人力资本需求与供给矛盾对比研究,提出东莞高等职业教育应从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构建开放型职教体系和营造良好外部发展环境四个方面发力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provides a critical discussion of contemporary policy agendas to raise aspirations for university study among students from low socio-economic status (SES) backgrounds. It traces the politics of aspiration from the working class ‘poverty of desire’ thesis propounded by British socialists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o recent concerns about the educational aspirations of low SES groups. These concerns are manifest in the current aspiration-raising agenda in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 which aims to realise equity objectives by cultivating market-rational behaviour and dispositions to maximise self-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However, changes in contemporary global education and labour markets present significant obstacles to the ‘good life’ promises made by advocates of human capital theory, and even when these promises are realised, deficit constructions of aspirations persist. The paper identifies a tension in aspiration-raising logics between (1) human capital promises of economic rewards for enterprising behaviour and (2) the policing of aspirations and associated behaviours according to dominant social values.  相似文献   

18.
必须引起关注的高教隐性成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等教育产业化改革的进程中,高教成本不断提高,尤其是不被人们所注意的隐性成本的加大,不仅会无端增加学生和家长的压力,而且会降低教育效率,浪费教育资源。因而必须格外关注,对高等教育的隐性成本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以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和效益,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