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中"是胡瑗理学思想的重要基础。纵观胡瑗的所有论述,无不显示其"中道"的底蕴。他把"中"看成是"正"的前提,无论是谈自然,还是言人事,都离不开一个"中"字。胡瑗一方面继承了中庸之道,另一方面又发明创造把中庸之道改造为"大中之道"。他把天下为公看是"大中之道"的前提,认为守"中"必须以天下为重,以民众为重;把刚柔相济看是"大中之道"的本质要求,强调顺时顺势、有刚有柔、动静有常;同时他认为"大中之道"具有灵活性的特征,不能死守"中道",特殊情况可以特殊处理。  相似文献   

2.
胡瑗是主张"出"的,他要求人们确立"出而不隐,安治天下"的思想。当然,从隐到出有一个过程,所以胡瑗要求待出之人要学会等待,怀才蕴德,同时还要把握好出的时机,该出则出,不该出则等。此外,胡瑗还认为"出"也要有"道",即要符合社会与道德规则,做到"进""退"有度,出而有节,动不离道。  相似文献   

3.
胡瑗十分重视自我修养,提倡自我节制。在理欲问题上他要求人们确立"天下为公"的思想,不以一己之私忘天下之公。而要做到天下为公,就要对自我的欲望与行为有所节制。他认为,纵欲之事,不可不戒。为此,在道德修养方面要出以"公"心,立志高远,作为君子应当有大中之德,泽被万民之心,一切心思和行为都着眼于国家社稷的安全和兴盛,着力建设一个仁义礼乐著于天下的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4.
胡瑗继承了孔子等传统儒家的重"礼"思想,强调"礼"的作用,并把社会看着是一个按照一定的等级制度运行的整体,以礼节制,人的动作才能合度。同时胡瑗认为"礼"是等级,也是一种"德"和行为规范,所以天下之事必须依"礼"而行,防乱也必须以"礼"为先。此外,胡瑗还认为,要充分发挥"礼"的作用,必须将"礼"与"乐"结合起来,做到礼乐兼备。  相似文献   

5.
天命思想是胡瑗理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和哲学基础。胡瑗认为,天命的本质就是天道自然,所以要顺天,也就是顺应自然规律。同时,胡瑗还认为,自然是始终处于变易之中的,当事物发展变化到一定阶段时,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并认为变易是永久不变的通行之法。所以,他特别强调变易之道。在变易之道的基础上胡瑗又提出了有序变革,以主动顺应时事变化与发展的主张。此外,胡瑗还把变革与"中道"思想结合起来,阐述了"行过"的尺度问题,很有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胡瑗十分重视自我修养,提倡自我节制.在理欲问题上他要求人们确立"天下为公"的思想,不以一己之私忘天下之公.而要做到天下为公,就要对自我的欲望与行为有所节制.他认为,纵欲之事,不可不戒.为此,在道德修养方面要出以"公"心,立志高远,作为君子应当有大中之德,泽被万民之心,一切心思和行为都着眼于国家社稷的安全和兴盛,着力建设一个仁义礼乐著于天下的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7.
胡瑗是个理学家、教育家,也是个军事家.他的军事思想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一是备战思想.胡瑗认为,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所以必须做到安不忘危,存不忘战.二是将兵思想.胡瑗认为,将兵必须中正风明,刚柔相济,恩威相须;要兴仁义之师,对待士兵以恩信而怀结之,以仁义而畜养之;要以法治兵,使进者必进,退者必退;要论功定赏,差次其秩.三是人才思想.胡瑗明确提出,开办武学,培养军事人才,提高御敌本领.  相似文献   

8.
胡瑗与历代儒师一样,强调以"仁"治国。他认为,治国的根本在于实施仁政,被恩及人。胡瑗重视仁义道德的感化作用,要求统治者加强仁义品格的修养,并施以仁义道德教化。胡瑗指出,统治者应注重了解民情,体民之苦,轻徭薄赋,使民众安居乐业。此外,胡瑗还把礼治作为仁治的一个重要手段,主张人的言行应合于"礼",以礼达"仁",即要充分发挥"礼"的约束功能,把"礼"与"乐"结合起来,以礼乐教人,以礼乐修人。  相似文献   

9.
《中庸》是我国的经典著作,是中国文化的精髓部分。《中庸》的核心思想是修"道"。《中庸》所崇尚的"道"是"中和之道",《中庸》体现了儒家以培养"君子"为目标的思想,《中庸》里所论述的"修道"修的是"君子之道",同时提出要想修"道"必须先具有良好的德尚,而培养良好的道德需要通过教化。  相似文献   

10.
《中庸》是我国的经典著作,是中国文化的精髓部分。《中庸》的核心思想是修"道"。《中庸》所崇尚的"道"是"中和之道",《中庸》体现了儒家以培养"君子"为目标的思想,《中庸》里所论述的"修道"修的是"君子之道",同时提出要想修"道"必须先具有良好的德尚,而培养良好的道德需要通过教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中学生最缺少生活体验,没有了生活体验,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会与生活相隔,就不能较好地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就不会有对家庭、对社会有较强的责任感。本文认为进行"生活化语文教学",必须得先有"生活",而要有"生活",就必须得先解放学生,也就是先得从改革现在这种极端的应试教育机制开始。  相似文献   

12.
章学诚与其说是一位史学家、文论家,不如说是一位思想家。乾嘉学者为考据而考据,章学诚却在思考学术的意义何在。他提出"六经皆史也"与传统经学之"经学即理学"相抗衡。他认为"六经皆器",只不过是"先王之政典",因此经学训诂不足以明道,而通过文史却可以见道。由"文史见道",章学诚将文、史、哲都结合到了一起,指向了最基本的社会生活,使文与史都有了哲学意义,也使哲学不流于空泛。因此,他站在"道"的高度论文议史,直指文心史意,见前人及时人所未见之处。  相似文献   

13.
王襞继承和发展了泰州学派经世济用的思想,但在以何济用的问题上,他主张立本修身以济用,所以他不讲儒学的实用性而讲修身的实用性,他认为儒学只有通过修身才会发挥经世济用的作用;在知行合一问题上,王襞强调行道以经世,他认为修身的目的就是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所以王襞关注的主要是知行合一的社会功能,他的经世思想既体现在他的言论中,也体现在他的亲民义举上;在经世济用的方法上,王襞认为自然之谓道,天命之谓性,人的实际生活不能受制于任何主观的或客观的意志,所以要发挥知行合一的经世济用功能,就应当做到"率性"不"立意",顺其规律而提高社会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胡适与安乐哲对《淮南子》的道论,因处于不同时空、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有不同的解读。胡适基于其科学主义的立场,极力打落"道"的传统意义,认为道是假设之"道",有为之"道"。安乐哲遵循"道"的传统意义,但用西方的思想理解"道",认为道是源头之"道",无为之"道"。他们对"道"的解读不同集中在三点:一、假设之"道"与源头之"道";二、从"一"到"万物"的过程与从"万物"到"一"的过程;三、水的喻象与道的有为无为。  相似文献   

15.
胡瑗把"仁"看着是治国的根本,他认为,统治者要使天下人对自己信服,最根本的问题就在于实施仁政,而要施行仁政,就必须确立民本思想,多做安民、养民、教民、保民的工作。胡瑗特别强调,施行仁政并不是空洞的说教,关键是要以仁义被恩及人,他认为,作为君王首要的任务就是使民能够不饿不寒。他主张多用教育手段,少用刑法手段。他还认为,实施仁政要做好观察调查、纳言研思的工作,使自己的决策与时而变、量时度势,顺应民心民意。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下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把自己由"讲师"变为"导师",不能以教师的讲为主,而要以学生的学为主,要把"讲堂"变为"学堂",这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在《非〈国语〉》中,从义理的角度具体在以下方面伸长了"大中之道":首先,在道德伦理领域,柳宗元认为,礼、信、忠、贤、孝等均本于"大中之道";其次,于治道方面,发挥了"大中之道"中行仁义之德政的政治主张;另外,还主张"崇礼明法"之治道。  相似文献   

18.
清代巴蜀著名诗人、学者李调元有论述诗词赋戏曲的理论著作四十卷。从人类发展的角度,他认为诗歌是"天地自然之乐",人情应当同于天籁;从哲学的角度,他认为万物源于气,人也"禀气成形",进而认为"忧悲喜怒,人之气也"。为此,他鲜明地提出"诗道性情"的观点,进而提出诗歌当抒发真情,所谓"语语从肺腑中流出"。这种诗歌本质论较前人有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9.
李冰媛 《考试周刊》2012,(27):27-27
"无为"是老子哲学的精髓,"无为"是道的体现。老子主张行道,认为事物的发生与发展都有其客观性与规律性。他的这种"无为"思想,无疑含有积极因素,具有现实意义。他也提出了无为的方法:要顺应从民意,要有自知之明,还要节制私欲。理解老子,理解"无为",应从道入手,只有深刻地理解"法自然"的真正内涵,才能真正理解老子那饱含思辨的"无为"思想。  相似文献   

20.
道是中国思想的最高范畴。道有两特点:"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即道是唯一整体;道无所不在,是永恒的真实,称为究竟真实。庄子有个观念叫做"天人合一",庄子说:"人与天,一也。"人与天是合一的,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老子的"道法自然",即道就是自然,庄子思想基本上同于老子。他对美的著名言论是"天地大美",老庄的美在道,美在自然。然而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自然"等于"应该",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庄子认为通过"心斋"、"坐忘"的历炼,才能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境界。这种境界就是"自然"的境界,"道"的境界,自由的境界,亦即是美的境界,即心灵自由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