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早期形成的依恋风格,对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都有长期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父母抚养质量、儿童自身特征、家庭和社会文化对儿童依恋风格形成的影响,为培养儿童安全型依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依恋风格对儿童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抚养质量和儿童的气质直接影响儿童依恋风格的形成,家庭环境、社会文化对儿童依恋风格也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力军 《今日教育》2006,(9):40-40
依恋是指与父母或抚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早期的爱的关系。依恋具有生物学作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婴儿与父母的依恋关系确保了婴儿的生存。宝宝出生后,父母会守在宝宝的身边。一旦宝宝有什么需要,父母就会迅速给予必要的关照。依恋在宝宝成长的许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信任的建立,自身能力的获得以及人格的形成。[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父母、家庭、儿童自身和社会文化环境四方面对依恋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且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希望对儿童安全型依恋的培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也是影响个体社会性发展和人格构建的重要因素.儿童依恋障碍的产生与父母的养育方式、儿童自身的气质类型、父母依恋类型及自身性格特点等因素有关.对于无依恋障碍的儿童,重点在于预防.治疗儿童的依恋障碍应以依恋障碍治疗模型为指导,针对不同类型的依恋障碍采用双向发展心理疗法、音乐疗法、游戏疗法、家庭疗法等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儿童依恋类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安全型依恋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影响依恋形成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分析,这些因素来自父母、家庭以及儿童自身三方面,并且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对于培养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陈学娟 《文教资料》2010,(17):125-127
依恋风格对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分别从父母、家庭氛围、儿童自身气质和社会文化环境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接着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希望对儿童安全型依恋的形成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超生寄养儿童是指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出生的曾经被安置在祖辈、亲戚等家里抚养的儿童。寄养经历影响其亲子依恋关系。依恋是儿童和主要照料者之间的一种亲密情感联结,早期依恋的性质深刻地影响着成年之后的人际关系和精神健康。本文通过描述儿童依恋类型及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寄养儿童的心理问题形成的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9.
依恋是儿童和主要照顾者之间的一种积极的、亲密的情感联结。然而,有的留守儿童从小就与父母分开,有的与母亲或父亲一方生活在一起,这种长期与父母分离而留守在农村的状况影响了留守儿童的依恋风格。基于现有的研究资料,本文从依恋对象、依恋质量、依恋模式和影响因素这几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依恋状况进行了探讨。今后的研究可从测量依恋的工具、依恋的稳定性、影响因素着手。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部分自闭症儿童可以形成安全型依恋,但是安全型依恋自闭症儿童的比例要小于普通儿童或其他非自闭症的特殊儿童.自闭症儿童的依恋安全性受到症状严重程度、心智发展水平、年龄发展、母亲敏感性的影响.在自闭症儿童依恋研究中,目前有研究手段和被试选择的局限性问题,需要慎重对待相关结论.未来研究应该着重于探讨自闭症儿童依恋发展的机制,以及如何帮助自闭症儿童的父母建立与孩子的亲子依恋.  相似文献   

11.
早期安全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期依恋对一个人的一生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主人探讨了早期安全依恋对儿童的智力,性格,情绪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以期引起父母及幼教工作者对儿童依恋的关注,培养儿童的安全依恋感,帮助儿童络生向更好的适应生存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幼儿安全型依恋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恋对幼儿的社会性适应与个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幼儿早期社会性发展重要研究课题。但对其依恋安全性的教育培养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幼儿安全型依恋的培养需要考虑其自身的特点、父母的抚育质量和家庭氛围等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一个新的弱势群体随之产生: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和情感支持,留守儿童易出现心理问题.依恋是儿童和主要照料者之间(主要是父母)的一种亲密情感联结,研究表明,早期依恋的性质深刻地影响着成年之后的人际关系和精神健康.本文通过描述儿童依恋的理论、依恋类型及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形成的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14.
胡月  胡勇 《教育教学论坛》2012,(29):131-133
依恋在个体毕生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留守儿童常年与父母分离,长期爱的剥夺易导致留守儿童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依恋质量,引发心理问题。通过依恋理论,不仅能探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缘由,而且能为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考察学龄前自闭症儿童与普通儿童在依恋行为和消极行为上的不同,以及这两种行为与母亲抚养困难感受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普通儿童相比,自闭症儿童的消极行为更为显著,其依恋安全性分数也显著低于普通儿童。然而进一步将依恋行为划分成两种类型分别进行分析,发现自闭症儿童"与母亲保持亲近"的行为与普通儿童没有显著差异,其"交际行为"则显著落后于普通儿童。自闭症儿童的母亲比普通儿童的母亲感受到更多的抚养困难。回归分析表明自闭症儿童的消极行为能显著预测母亲抚养困难感受的各个维度,而交际型的依恋行为则显著预测母亲缺乏能力感的困难感受。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大学生与父母及同伴的依恋质量与合作竞争倾向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IPPA)、合作与竞争人格倾向问卷(CCPS)对268名天津市某大学非心理学专业学生进行了施测。研究结果显示:(1)个体与父母及同伴间依恋质量包含的信任、交流维度与合作倾向呈正相关,疏远维度与合作倾向呈负相关;(2)个体与父母及同伴间依恋质量包含的疏远维度与竞争倾向呈正相关;(3)回归分析显示,个体与母亲、父亲及朋友的依恋质量对合作倾向有明显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依恋在个体毕生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留守儿童常年与父母分离,长期爱的剥夺易导致留守儿童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依恋质量,引发心理问题.通过依恋理论,不仅能探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缘由,而且能为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祖父母(外祖父母)看护1—3岁孙子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1-3岁是亲子依恋形成的关键期,苓阶段看护者如果能给予儿童恰当的照料,不仅能使儿童形成安全的依恋,也有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文章通过访谈法探讨祖父母看护特点、形成的历史、生态结构,分析了祖父母看护与亲子依恋的关系,并提出提高祖父母看护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亲子依恋是亲子关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亲子依恋是指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父母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是婴儿与父母之间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感情联结。它对于激发父母更精心地照料后代,形成儿童最初的信赖和不信赖的个性特点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外关于该领域的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本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儿童早期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形成亲子依恋,而早期亲子依恋的质量会对个体的人格和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鲍尔贝进行依恋的开创性研究之后,有大量研究者进行了相关研究,从而使人们了解了依恋的概念以及依恋形成的标志,并将依恋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目前,研究者们普遍认为,依恋是人类适应生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依恋不仅提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