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了探讨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倦怠的关系,采用教师工作满意度问卷和教师工作倦怠问卷,对253名幼儿教师进行调查,主要发现:(1)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水平较高,工作倦怠水平较低;(2)工作满意度:性别、学历差异不显著;已婚显著高于未婚;私立幼儿园的外部满意度显著高于公立;教龄4-6年和10年以上的幼儿教师的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教龄1-3年的幼儿教师;工作倦怠:园所性质不显著;男性的工作倦怠总分和疏离维度显著高于女性;未婚的工作倦怠总分和无效感维度显著高于已婚;学历本科、大专的无效感和工作倦怠总分显著高于学历中专或高中;教龄10年以上的无效感显著低于教龄1-3年;(3)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工作满意度对工作倦怠有显著负向预测。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河北省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和特点。方法:采用修订的MBI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对河北省513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1)河北省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程度不高,但情感耗竭程度相对比较严重;(2)河北省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中三个维度随教龄增长呈现出“两头低,中间高”的趋势;(3)高中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显著高于初中教师;(4)5~14年教龄和15年以上教龄初中教师职业倦怠水平都显著高于0~4年教龄段的初中教师。结论:河北省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总体不太严重,但在情感耗竭维度方面较为突出;高中教师以及教龄在5~14年的教师职业倦怠总体程度更高,因此更需要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研究采用《幼儿教师工作倦怠问卷》对杭州市6所幼儿园167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无事业编制教师的工作倦怠水平高于有事业编制教师,特别是个人成就感更低;2.在无事业编制的教师中,5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工作倦怠的总体水平更高,幼教一级及以上教师的情感衰竭水平更高,专科及以下学历教师的个人成就感更低。这一结果启示,幼教管理者应关注无事业编制教师的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4.
以宁波市13所幼儿园425名幼儿教师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法和访谈法,从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及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对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部分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较为严重,其严重程度依次为个人成就感下降、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年龄和教龄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有显著影响;在编、公办幼儿园、高学历教师更容易出现个人成就感下降;婚姻状况影响幼儿教师的情绪衰竭;职务高低、收入水平、一周工作天数等因素在教师职业倦怠总体状况,以及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程度上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采用组织契约违背问卷、离职意愿问卷和教师工作倦怠问卷,对350名中学教师实施测评,对获取的288份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组织契约违背和离职意愿对工作倦怠的主效应显著;教龄、学历、学校、组织契约违背和离职意愿与工作倦怠相关显著,对工作倦怠的总体解释度达到22%;教龄、学历、学校、组织契约违背和离职意愿可以作为工作倦怠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某城市主城区190名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及其归因方式进行了调查,并从编制、学历和教龄三个维度分析了幼儿教师的归因方式对其职业倦怠的影响。结果表明,幼儿园教师的归因方式对其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均有不同的预测作用,其心理控制源表现出内控性倾向。其中内控性归因维度对职业倦怠的职业压力负荷维度具有极其显著的正向预测效果,有势力的他人对个人职业成就感则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从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个人成就感、离职意向4个维度考察西藏7个地区35所幼儿园的教师职业倦怠情况。研究结果显示:(1)西藏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己经较为普遍;(2)西藏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婚姻状况、性别、民族、职称等因素没有呈现显著相关,但受教龄、工作地、工资、学历等因素的影响。需要从完善幼儿教师奖惩机制、关注偏远地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强化幼儿园组织管理及教师积极自我调适等方面改善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情况。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对江西省某地方师范院校500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但总体上倦怠程度并不严重;在情绪衰竭维度上,36-45岁组得分显著高于35岁以下教师,教龄在5-10年教师得分显著高于5年以下教师;在低个人成就感维度上,教龄5年以下教师得分显著低于教龄5-15年教师;资料员在去人性化方面显著低于其他教师.不同学历、职称、收入的教师在职业倦怠3个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对贵州省129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并依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合理的建议.调查结果显示:贵州省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状况为中等程度倦怠.在倦怠的三维度上,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得分最高,其次是情绪衰竭维度和去个性化维度.不同年龄、教龄、学历、职务和不同班级幼儿教师在三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运用调查问卷对广东省欠发达地区406名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总体较低;教师的教龄、学历、工资收入等方面对其职业认同有显著影响。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必须加大对农村幼儿教育的规划与投入,切实解决农村幼儿教师的待遇;完善对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与指导,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激发教师个人潜能,实现其专业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四川省转岗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现状,文章以四川省转岗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大部分来自四川省国培计划成都师范学院项目的培训对象),采用"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幼儿园转岗幼儿教师对幼儿园和领导因子的满意度高于农村幼儿园转岗幼儿教师;私立幼儿园转岗幼儿教师对幼儿园因子满意度高于公立幼儿园转岗幼儿教师;转岗幼儿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随着工龄的增长而增高;在工资待遇因子上随着年龄的增大满意度越来越低。总的来说,四川省转岗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未达到很高的满意程度,满意水平在一般满意与比较满意之间,特别是在工资待遇上不是很满意。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变革和教育改革大背景下,新升格幼高专学校处于转型期,普遍存在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教师职业倦怠势必影响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从社会、学校、个人三因素探析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提出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策略,希望从社会、学校、个人三方合力干预作用下,帮助教师远离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3.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11名幼儿教师进行调查,考察幼儿教师工作压力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联,探讨心理资本和工作倦怠在其中的序列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幼儿教师工作压力、心理资本、工作倦怠、生活满意度两两显著相关;(2)幼儿教师工作压力对生活满意度的直接预测作用不显著,但分别通过心理资本、工作倦怠的独立中介作用以及二者的序列中介作用间接预测生活满意度。研究结果提示不仅要重视缓解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降低工作倦怠,还要从提升幼儿教师心理资本、发挥个体资源的保护性作用等途径缓解工作压力对幼儿教师生活满意度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学前教育实习生实习前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实习是学前教育学生第一次承担幼儿教师职责,角色的转换会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及时了解、掌握实习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辅导是使实习生顺利渡过实习期的关键。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查,发现:(1)与国内大学生常模相比,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其中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等4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常模;(2)学前实习生的症状自评量表中各因子得分在实习前与实习后未出现显著差异,这与其他专业实习生有所区别,究其原因主要是实习工作适应难度大及从业前景不乐观所致。  相似文献   

15.
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不明显且主观幸福感得分高于全国常模。2)不同性别、不同教龄高职教师在主观幸福感、职业倦怠及其各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教师在职业倦怠、情绪衰竭和主观幸福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职称教师在主观幸福感、职业倦怠、情绪衰竭、低成就感上差异极其显著。3)高职教师主观幸福感与职业倦怠、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玛勒诗的教师测量量表修订本为研究工具,对安徽省12所高校的167名体育教师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安徽省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属于中等强度;女性教师群体的情绪衰竭水平和去人性化两个维度上显著高于男性教师;就教龄而言,5~10年教龄的教师个人成就感最强;职称高低在职业倦怠的去人性化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情感衰竭和成就感维度上,各职称之间有显著差异;职业压力源的各个层面(学生因素、工作因素、职业期望、组织气氛、自我发展、科研)及总职业压力同总倦怠及情绪耗竭、去个性化两个因子均呈显著相关。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缓解安徽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186名职业院校教师为被试,采用本土心理资本量表和倦怠问卷对其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职业院校教师的心理资本水平比较高,人际型心理资本高于事务型心理资本;(2)职业倦怠现象在职业院校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但倦怠程度并不严重,其中耗竭维度高于解离维度;(3)职业院校教师的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奋发进取及自信勇敢对解离有负向预测作用,乐观希望及奋发进取对耗竭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Ritual is a fact of school life and is enacted by teachers in their everyday classroom activiti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various forms of ritual as they are played out in preschool settings. A key finding is that rituals have both variant and invariant qualities. The invariant order of ritual provides the stable framework that has become part of the school system, whereas rituals with high levels of variance are responsible for a more personalized and flexible approach to teaching. Classroom rituals have the potential to act as a tool through which teachers structure a particular form of practice that carries a rational pedagogical purpose for teachers. In this study preschool denotes the noncompulsory year of schooling immediately before children enter formal schooling. Children in this setting turn 5 years of age between January and December. Formal schooling in Western Australia begins in the year the child turns 6 years of age (January to December). The Montessori Pre-School catered to children from 3–5 years in keeping with the founder’s philosophy of mixed age groups.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伴随着全纳教育的兴起,重视学前教育的呼声愈来愈高,对学前教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方向亦得到蕈视,同时他们的专业化建设也得到加强。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受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自身经历等因素影响,通过师范教育、在职培训、同事互助与自我反思等途径可促使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