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德林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1):52-54,62
人称秦观为“古之伤心人”,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敏感是秦观成为“伤心人”的重要原因,秦观的“伤心”体现出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与此相适应,秦观词中出现了不少诸如“斜阳”、“落花”、“东风”、“流水”等象征时间的意象。秦观虽有大志却性格脆弱,总是有人生短暂、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词中的感情显得分外沉痛。秦观词的生命意识。更注重生命的质量,而不在于绝对时间的长久。  相似文献   

2.
秦观的词具有独特的绘画美学特征。秦词中的画是一种由“线”的勾勒和“点”的泼洒构成的写意画,其凄清淡雅的色调美、烟水迷离的意境关以及画面的流动美,体现了秦观柔婉、幽微的词人之心。  相似文献   

3.
北宋中期 ,以苏轼为核心的一群元词人针对词为艳科、小道的传统进行了一次从创作实践到理论观念上提升与振拔 ,推动了词学向诗学的回归 ,这被称为“诗化运动”。苏门学士大半卷入了这场词学革新运动 ,然而 ,秦观却是个例外。历代而下 ,词论家们认定苏、秦别派 ,并因此没有看到秦观在词学诗化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本文依此设论 ,试图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 ,秦观的创作实践究竟有没有沾染“诗化”的风气 ?二 ,对于那场词坛革新运动 ,他从中起过什么作用 ?三 ,秦观词的审美指向与苏轼的词的美学意念离合之际寓示着北宋词学的何种趋向 ?  相似文献   

4.
秦观贬谪词是词人在绍圣元年(1094)至元符三年(1100)所作,代表了秦观词作生涯的最高峰。基于文学地理学视角从文本之外的贬谪地动态分布来分析秦观贬谪词,吴越、荆楚和岭南文学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促使秦观贬谪词书写由华丽化向清淡化转变;从贬谪词文本呈现出的空间构建模型及空间特点入手分析,发现其空间书写对象以宫室建筑和水域空间为主,空间观感呈现华丽与清冷共存的特点,也反映出词人心态由对往事留恋向现实绝望转变。从空间视角对秦观贬谪词进行审视,会对地域与词风、词作本身的关系形成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孙康宜先生的词学研究专著《词与文类研究》从中国传统文学研究的实际出发,采用西方文学研究的理论,重新审视词学发展历程,代表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北美文学研究界流行的“文体研究“的新方向。在对柳永词和苏轼词的研究中,孙康宜先生“透过语言分析来探索作品的意义“,从措辞、语法、句法、文体出发,通过对零落的词语和段落进行非常谨慎、细致而感性的分析,破解研究对象的内涵,在研究理念和方法上都给后来的词学研究者以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新文学运动热潮掀起之时,大量的西方文学被介绍进来,提出了打倒旧文学的革命口号,中国文学的传统断裂了。然而有识的学者提出了以新的观念和方法来重新研究中国的旧文学,而且以为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革文艺观念。郑振铎先生说:“我以为我们所谓新文学运动,并不是要完全推翻一切中国固有的文艺作品。这种运动的真意义,一方面在建设我们的新文学观,创作新的作品,二方面却要重新估定或发现中国文学的价值,把金石从瓦砾堆中搜找出来,把传统的灰尘从光润的镜子上拂拭下去。……而这种工作,却需要一种新的研究”。在现代词学研究领域里是胡适开辟了新的道路,最早以新的社会审美观念描述了宋词发展的历史。1922年他在论文《南宋的白话词》里认为:“词的进化到了北宋欧阳修、柳永、秦观、黄庭坚的‘俚语词’差不多可说是纯粹的白话韵文了。不幸这个趋势到了南宋,  相似文献   

7.
从词语的本义出发考证文章、文学两个词的形成过程及其意义的发展过程,可以证明今天“文学”一词的意义是由中国古代“文学”一词的意义发展演变而来的。文学不是外来词。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多姿的古典诗词中,“水”属于重要的审美对象之一。秦观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感情,对水意象情有独钟,在他词的创作中,水意象总是伴随始终,成为情感积淀的重要载体。他词中的水意象,常常透露出人生的种种愁绪,表现出生命的压抑和哀愁,浸染着他情感世界中浓厚的悲剧意识。柔婉绵长的水意象,造就了秦观词凄迷柔婉的意境,表现出他敏锐善感、纤细幽微的词心。  相似文献   

9.
从剖析宋婉约派词家秦观的词体特征,对历来争论的宋词婉约与豪放之“派”、“体”之争,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对三绝碑刻的《踏莎行》真伪之悬案,作了论证  相似文献   

10.
李达 《学周刊C版》2011,(1):104-104
每个人的生活阅历不同、个性不同,文章的风格也不尽相同,正是所谓的“文如其人”。综观历史上的文学名家,他们自身禀赋、气质、性情、品行在作品中总是不经意中显现出来。比如同是宋代著名词家,苏轼的词粗犷豪迈,柳永的词香艳俚俗,秦观的词婉约凄美。如何才能写出个性飞扬的文章呢?笔者结合自己十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秦观的词和婉清丽、富有画意、语浅情深、情韵兼胜,故被后人尊称为婉约词派的正宗词人,然而在繁多的婉约派词的代表作中,秦观的词又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与面貌。它吸取苏轼词的浓厚大气、柳永词的细密铺叙、欧阳修的清雅隽美、晏殊的婉转玩转天成,将这些精华聚集糅合,最终形成了自己“情辞相称”与“情韵兼胜”的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2.
秦观(1049——1100),是宋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作家。绍圣元年(1094),宋哲宗起用了“穷凶稔恶”的章惇为相。他一上台,即和蔡京、蔡卞一伙大兴党籍,打击元祐旧党不遗余力,统统加以“诋毁先帝,为臣不忠”等罪名,一概斥逐外地。秦观就在被贬之列。秦观是绍圣元年夏秋之交到处州的,他在处州监酒税。在此期间,秦观先后写下了七、八首诗和四、五首词。这些作品,是我们了解秦观在处州时期生活、思想与创作的  相似文献   

13.
秦现是北宋中后期著名的作家,他一生著述颇丰,诗、词、文、赋兼善.秦现的词作品,以其情韵兼胜、感人至深的新风格,向来被人们尊奉为“婉约词派”的正宗.秦观在创作过程中善于融情于景、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被后人目之为“古之伤心人”.秦观这种凄厉哀怨、沉郁悲怆的伤心情致,不仅在其词作品里有着充分的表现,而且在其诗歌作品中亦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纵观秦观一生的诗歌作品,既有早年横放杰出、少不更事的狂放意气,又有平时闲后时期的闲雅情趣,然而更多的则是理想破灭、忧惧畏祸的绝望心态.笔者认为,“伤心”和“悲情”是秦观诗歌的主要感情基调.因此,在拙文中笔者以此视角为切入点,着力于秦观诗歌“伤心”情致和“悲情”意绪的深入开掘,并联系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对这一感情基调的深刻内涵和形成原因做一深入地剖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秦观(公元1049——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人,北宋著名词人,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他没有继承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而是沿袭了柳永的婉约风格,被誉为“婉约之宗”。秦观词的题材内容狭窄,情调比较低沉,但艺术成就很高,对后来的周邦彦、李清照影响较大。现概述秦观词的艺术特色如下:  相似文献   

15.
秦观好假托“闺情”来抒写自己的感受,极尽委婉缠绵,而李清照则直接抒写妇女自身的真情实感,更为真切细微;秦观词柔媚深微,气格较为纤弱,而李清照词则在婉约中有一股劲直爽快的疏朗之风;秦观词善于通过凄迷的景色,创造出一种迷离幽微的意境;而李清照词擅长用铺叙白描手法,创造清切婉丽之美;秦观词稚正清新,音韵和谐,李清照词自然流畅,明白如话。  相似文献   

16.
一、对教学材料及教学对象的理解1、通过《迢》诗感受汉五言诗的节奏,感觉《古诗十九首》“一诗止于一时一事”(王夫之《姜斋诗话》),“深衷浅貌,短语长情”(陆时雍《古诗镜》)的风格。2.通过《鹊》词感受秦观“长于议论,文丽而思深”(《宋史·秦观传》)的词风,以及词格平仄的诵读要领。  相似文献   

17.
秦观,后人称之为“婉约之宗”,在唐宋词坛上饮誉甚高,苏门四学士中,他的词远远超过了同门的黄庭坚、晃补之和张耒,黄尤推崇秦观,曾于诗中写道:“东南淮海惟杨州,国士无双秦少游。”苏轼也颇为赏识秦观,他曾说“秦少游、张文潜(张耒)才识学问为当世第  相似文献   

18.
女郎诗是历代文学史家对秦观诗歌创作所做出的整体美学品价。秦观在心情苦闷的情况下曾去寺院作狎冶之游,此为秦观再度遭受贬斥的真实缘由。秦观的女郎诗与其纯情的性格有关。秦观的个人气质有利于其诗风的形成。秦观女郎诗的本质是一种阴柔美,它来源于秦观对道教的深刻体验。秦观有出家修道的意向。秦观对道教的信念支撑着他顽强地生活。秦观的诗风正是他好道的产物。从国际比较的视角看,女郎诗不是秦观诗歌创作中的缺失,而是秦观诗歌的一大优点。从美学品质上看,秦观的女郎诗是中国文学中堪与欧洲古典主义诗歌相媲美的另类优秀诗歌。  相似文献   

19.
1.青莲居士——事白,盛唐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的“诗仙”。他的诗清新俊逸,壮大奇伟。2.香山居士——自居易,中唐时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的“诗魔”。其诗平浅精纯,雅俗共赏。3.六一居士——欧阳修,北宋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文清新朴素,平易畅达,其散文的美学风格是“六一风神”。4.东坡居士——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词风“刚健含婀娜”。5.后山居士——陈师道,北宋词人,以苦吟著称。他的诗被称为“后山体”,诗风平易。6.清真居士——周邦彦,北宋词人,他善于创新调,他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7.邗沟居士——秦观,北宋婉约派词人,词作含蓄蕴藉,幽约曼妙,饶有情致。8.易安居士——李清照,南宋著名词人,主张“词别是一家”。她的词沿袭婉约派传统,又兼有豪放派之长,被称为“易安体”。  相似文献   

20.
在文学史上 ,秦观是以一个杰出的词人出现在北宋词坛上的 ,一向誉为“婉约之宗”。他以情为词 ,以词写心 ,写出了“古之伤心人”(冯煦 :《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之言 ,或写羁旅行役 ,或抒离愁别恨 ,都是肺腑之音。他善于表达心灵中一种最为精微敏锐的感受 ,别具一种深婉幽微、俊逸精妙的艺术魅力。这种含蓄深婉 ,哀感凄清 ,如飞花似梦、丝雨如愁的艺术风格的形成 ,不仅仅与他一生命途多舛的坎坷经历有关 ,更是他特有的多愁易感、敏锐柔弱的个性气质在艺术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