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对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历程中长达30年的"独尊一经"的"读经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与对布氏著作的解读一开始就误入歧途有关;与中国文化中的守成传统有关;还出于哲学的本性使然;最后也与高等教育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过硬、特别是哲学基础功底差有关.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自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热的兴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自醒表现在:对布鲁贝克等权威高等教育哲学思想的不断反思与超越;对自身高等教育哲学体系的尝试性建构;对高等教育哲学基础等基本问题的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总的进展状况,就是开始了以布鲁贝克的思想为源头、以张楚廷的著作为起点的多元化开拓创新的发展态势与自醒进程。文章立足于高等教育学与科学哲学之间大跨度的学科交叉,尝试确立高等教育的科技哲学基础,为此对科技哲学为什么能作为高等教育的哲学基础进行了学理论证和事理论证,这有助于发挥科技哲学对大学教育改革和科研活动的上位的指导作用。此也可视为从科技哲学的视域实现对布鲁贝克经典的超越和为建构中国自身的高等教育哲学体系而进行的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儿童读经及其讨论的多维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4文化保守主义年"以来,对于儿童读经一事,在中国形成了"两极化"的态度,力倡甚至热情赞赏者有之,反对甚至严厉批评者也有之.事实上,儿童读经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是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主要内容;就目前而言,读经应因需而设、因材施教,更要讲究方法,体现文化的价值取向.对当今儿童是否需要读经所引发的争论,我们应倡导多元平衡和超越精神.在社会各方面还没有达成足够共识的时候,争论双方似应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些宽容;而政府也不应当过多干预,"执其两端"而竭,还是顺其自然为好.  相似文献   

5.
自中西会通之后中国教育发生了古今之变,传统的蒙学教育逐渐被小学教育所取代,"儿童读经"也逐渐废除。近年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受到了关注和重视。"儿童读经"也得到了提倡,那么在现代教育下,儿童读经有必要吗?儿童如何读经?基于历史学和教育学的跨学科方法,认为无论是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角度还是从人类教育本身,儿童读经都值得我们提倡。"儿童读经"即是"经典阅读",区别于"读经"等于"背经"模式。"儿童读经"由"识字"而"读经",儿童在"识字"基础上精读和背诵经典,且教学一体。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也是中国文化走向未来创新发展的"命脉"。在当今文化多元化浪潮汹涌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少儿读经"现象的出现,正是我们追求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与价值。但是由于"少儿读经"中存在诸多不足,从倡导之日起就争议不断,有的支持,有的反对。本文认为,对"少儿读经"既不能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全盘接受的态度。要用客观、理性的科学态度,分析"少儿读经"存在的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解决当下文化传承与创新面临的窘境,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考察了从1904年至1949年间,旧中国旧社会发生的数次关于读经的争议,当时产生了"读经立国论"、"读经修身论"、"读经救国论"、"读经存文论"等.由于其牵涉到朝代的变更,教育目的的变动,课程设置的变迁,新旧文化的冲突,各方势力的角逐,故而显得既丰富多彩,又有点纷繁复杂.不过最终结果,读经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在中小学课程表里是不复存在了,而且上述这些论调基本上都没能够立得住脚.如此,再回过头来,依据这些历史事实,对近年来颇具声势的"儿童诵读经典"活动作一简评,供方家批评.  相似文献   

8.
200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围绕"建设和谐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这一主题,对和谐文化建设的意义与内涵,和谐文化建设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如何发挥大学的功能以推进和谐文化建设,以及高校自身和谐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黄帝四面"神话究竟应该作何种解读?自古以来一直存在分歧。这固然与神话本身的多义性有关,同时也与人们对神话解读存在局限性有关。以往的解读者多着眼于具体的文化(历史)现象,而没有关注到背后一以贯之的东西,即某个能够给予这些文化(历史)现象以普遍性理论支持的哲学世界观或文化元观念。通过对古代神话文本与哲学文本的对比研究并结合对神话得以发生的经验原型的具体分析即可发现,"黄帝四面"其实是一个与古代天道模式有关的神话隐语,各种与"黄帝四面"神话有关的文化(历史)现象只不过是作为文化元观念的天道模式的具体表现而已。由此,这个古老的神话就获得了忠实于神话原意的解读;而且,由于引入了文化元观念这一概念,从而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中国古代神话、哲学以及文化之间一体性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现今文化哲学研究已成为哲学研究的重心,世界哲学的重点已从科学哲学转向文化哲学,文化哲学将成为21世纪哲学主流。近二十年来学术界在文化哲学基本理论方面主要从文化哲学合法性、文化哲学方法论研究、文化哲学体系建构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取得了一批直接以文化哲学为研究论题的成果,对这些成果进行回顾,对于文化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