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教师教育的焦点,主要集中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师的个人发展则相对忽视,使得对教师自身的生命关怀成为今天教师教育的一个盲区。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个体生命成长为宗旨,有助于引领教师教育向生命关怀回归。其学科定位应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是彰显生命关怀的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是体现教育目的的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是优化心理环境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需要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人文关怀理念引入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来自幼儿园管理者、幼儿家长及学前教育专家的人文关怀有利于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园管理者要切实关怀幼儿园教师的主体地位与权利,为幼儿园教师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充分发挥幼儿园教师的创造才能。幼儿家长应该尊重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理解并配合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学前教育专家的人文关怀表现为丰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尊重和理解幼儿园教师的实践活动,帮助幼儿园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缺乏关怀,具体表现为:偏重技术理性,忽视实践关怀;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情感关怀;具备强烈的职业意识,缺乏人文关怀。诺丁斯的关怀伦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从关怀伦理的视角出发,教师专业发展在目标上应注重培养教师的关怀素养,围绕关心为主题来组织课程,在教学中淡化教师的职业意识,建立关怀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4.
产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关怀主义教育哲学从师生关系、课程中的教师角色、教师素质、教师德育能力、教师关怀方法等方面阐述了丰富而独特的教师观,从而影响了教师教育领域内的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初任教师培养模式等方面,成为当今教师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关怀是幼儿教师所需的重要品质,而我国教师培养缺乏必要的关怀素养关照。基于内尔·诺丁斯的关怀理论,培养关怀型的幼儿教师,需要从培养体系的改善和职后教育入手,在国家层面建立起关怀型教师的培养系统;在幼儿教师层面,促进幼儿教师关怀自我、关怀认知和关怀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及其对当代教师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的“学会关心”这一具有国际意义的教育思潮而备受关注,成为西方影响较深的一种理论,这项理论对中国当前的教育很有借鉴意义,也向当代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关怀德育模式中的教师专业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怀德育模式于20世纪90年代产生于美国,其代表人物是伦理学家、教育家内尔·诺丁斯,关怀德育模式对美国学校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有独特的视角,主要体现在培养关怀理想的教育任务、增强关怀理想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关怀的实践规则。这种独特的要求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中教师的培养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命关怀教育点化、润泽生命,直面生命存在,内含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为促进教师成长提供了方向和动力。目前,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存在着教师形象被神化,缺乏必要的经济支持,教师的职业压力持续增强,生活表现出单调、重复,对教师的教育过于注重工具理性等问题。因此,在生命关怀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应该赋予教师合理的角色,改善教师的生存状态,满足教师多方面的需求,重塑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关怀是教育活动的重要范畴和价值。在关怀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面临着三重道德困境,具体表现为关怀情境的脆弱性、关怀关系的多重性与关怀行为的复杂性。究其缘由,在于教师专业伦理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缺失、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不完善以及学校组织文化的功利性取向。助力教师灵活应对道德困境需丰富教师专业伦理知识,增强教师道德敏感性;完善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引领教师的道德关怀;营造伦理本位的校园文化,提升教师的道德勇气。  相似文献   

10.
女性主义教育学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女性主义教育学是西方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股学术思潮。它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与内涵:从个人生活史出发研究教师专业发展,关怀伦理是新时期对教师人文素质的新要求,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包括教师的非理性精神的成长。这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1.
以“全实践”理念引领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大背景下,以幼儿教师职业形象的转变为基点,探讨了新形势下培养“反思型幼儿教师”的“全实践”课程设计理念,这是一种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实践整合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的目的在于提升幼儿教师的反思境界,培养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智慧,张扬幼儿教师的个性特色,塑造富有主体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幼儿教师新形象,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2.
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是终身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深化,也是社会发展在教育领域的反映。还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学会生存”更多的是从教师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角度出发:而“学会关心”则从更深层次对教师教育发展提出的要求。但是,事实上,“学会生存”和“学会关心”已是推动教师教育发展的两种互补状态。  相似文献   

13.
高校党员教师是政治角色和职业角色双重身份的统一,这要求党员教师坚持党性和师德的内在统一,不能厚此薄彼,在工作中应该把强化党性教育和树立高尚师德相统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提高业务知识能力相统一;传授知识和培育人才相统一。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教育关注的焦点。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学习资源空前丰富,更为重要的是引起了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很多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从规约到自律:教师专业道德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道德须从传统的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转换.教师专业道德蕴涵着教师的专业责任、道德品性和专业精神.教师的专业责任是一种规约下的承诺,教师以承诺规范自己并逐渐形成专业责任感;教师的道德品性是教师个体对道德的理解与诠释,通过实践活动中的道德行为体现出来;教师的专业精神以自律为核心,推动着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相似文献   

16.
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的构建与养成是社会、学校、个体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方应用型师范院校应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契机,按照“一践行三学会”的总体人才培养目标,找准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新定位,注重加强学生“三基三能三有”能力培养,抓好教师技能养成和校地协同创新培养,凸显实践教学,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一体化培养,探索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达成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主动进取、不断提高、完善自我的过程,它需要强烈而持久的专业动机,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专业能力,科学先进的专业思想,孜孜以求、追求卓越的专业精神。高水平师范大学和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可以实行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分离,为培养高学历、研究型教师进行先导性探索;以终身教育理念统领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一体化建设,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教育平台和依托。  相似文献   

18.
张伟民 《教师教育研究》2006,18(1):12-15,23
教师专业发展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层面仍然在其外围打转,还没有触及到实质问题。文章通过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分析,着重从教师职业的功能性特征和不可替代性来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认为教学诊断能力及其提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提出了教学诊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提高教师教学诊断能力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教师师德观的内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师德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师德的好坏又直接取决于教师的师德观.通过对86名中小学特级教师的师德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教师的师德观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和个体差异,在"严谨治学"、"有责任心"、"积极性"、"拥有新知识、积极创新"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在"热爱学生"、"有责任心、积极性"方面存在明显的职称差异,在"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本专业方面"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而年龄、教龄和学历对教师的师德观没有显著影响.在中小学教师师德培养中,应加强对教师"严谨治学"、"公平对待学生"、"提高科研水平"等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