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大突发性事件也称非常事件,通常指战争、瘟疫、地震、火灾、洪灾、劫机、海难、车祸、矿难、塌桥、恶性犯罪等突如其来的重大事件。这类事件具有广泛关注度和强烈震撼力,媒体的反应是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知情权实现与否和检验一个媒体在受众中的公信力高低的直接标准。  相似文献   

2.
当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受众很容易从诸多媒体中寻找自己心目中最具公信力的报纸,从中获取对客观事实的分析和判断依据。所以,报道好突发事件,是主流媒体广泛赢得受众,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媒体自身公信力的必然选择。从这一层意义上说,媒体的影响力来自报道重大问题上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3.
重大突发事件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既可提升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也会形成负面影响,引起政府、公众和专家学者的不满。而政府、媒体和公众对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评价有时会截然相反。在  相似文献   

4.
魏丹冰 《新闻世界》2014,(12):183-184
近年来各种真实性缺失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成为伤害媒体公信力的主因。今年8月份关于“湘潭产妇死亡事件”的报道,再一次把媒体推上了风口浪尖,饱受公众质疑。本文以此事件为切入点,分析新闻真实性缺失现象对媒体公信力的伤害。  相似文献   

5.
毋庸置疑,做好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会大大提升媒体的公信力。地市党报如何在突发事件尤其是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抢抓机遇,重兵出击,高调亮剑,提升报纸的公信力?公信力有着广阔的提升空间在传统理念中,公众对媒体寄予了很高的社会期望。随着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竞争的日益加剧,一些媒体为吸引眼球、拉升广告而采取的短视行为,或因急功近利、素质不够而造成的客观失误,  相似文献   

6.
管琼  郭璐瑶 《传媒》2015,(9):76-77
新时期,媒体公信力面临很大挑战,特别是一些重大报道事件,引发了社会对媒体公信力的讨论.本文从信息可信度、报道一致性、道德与品味、目的及导向、从业人员素质和媒体形象等方面,对于新时期媒体公信力的多元内涵进行了剖析.媒体公信力如今包含了更多的方面,内容上也更为复杂.只有从多元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才能全方位的提升媒体公信力.  相似文献   

7.
孙海明 《视听界》2011,(2):108-108
网络热点话题已经成为传统媒体新闻采访线索来源之一。传统媒体照搬网络上的话题到主流媒体中传播,或把网络上的事件拼接成一条新闻,丧失了主流媒体的功能,是不可取的;对网络上公众关心的事件报道缺失,又失去了对此类事件的掌控能力和引导能力,丧失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李秀凤 《新闻世界》2014,(9):245-246
近年来,突发事件对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而,公众开始主动介入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但是,由于我国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呈现着模式化的现象,由此而严重制约了公众的知情权,使媒体的公信力下降,造成了公众和媒体双双被动的局面,这在马航失联事件中显现尤为突出。为了突破这种对突发事件报道的模式化思维,我国媒体在汲取外媒有益经验的同时还要注重结合自身条件加强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谢稚  孙茜 《东南传播》2013,(12):57-58
灾害带给人们深重灾难,对灾害的报道不仅需要对灾害本身进行报道,还要对灾害引起的各类事件进行报道.媒体在灾害性报道中需要及时、迅速地到达现场;真实、客观地进行事件报道;监督社会救助过程以及充当公众情绪“减压阀”的功能等.社会责任的担当,让媒体的公信力得到树立.  相似文献   

10.
2003:打造媒体公信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说“三贴近”诠释了“媒体公信力”全新内涵,首先就在于它强调了媒体公信力要始终建筑在群众利益之上,建筑在媒体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之上媒体公信力时刻经受着现实的考验,媒体一旦背离了新闻规律和传播规律,其公信力必然受到伤害媒体打造公信力的手段很多,其基本原则是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基本目标是增强媒体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媒体的报道权本来是作为公众权利的一种体现,媒体一旦拿这种公众权利与金钱交换,事实上就是一种“权钱交易”。“有偿新闻”只要存在,媒体就不可能有公信力可言  相似文献   

11.
罗洁馨 《新闻世界》2014,(9):252-253
本文以北京2013年雾霾事件看媒体环境报道效果,聚焦雾霾报道在提升我国媒介公信力以及提升公众环保意识两方面产生的影响,并对改进环境报道,促进受众环境意识构建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传媒的公信力是指媒体在公众中的信任程度或曰影响力,她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已经成为媒体竞争致胜的重要砝码,因此,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态环境,面对公众多元化的消费方式,研究公信力的建构与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郭荔娟 《今传媒》2011,(7):23-24
新闻媒体因迅速、准确地报道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而在业内和公众中确立了自己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同样,新闻媒体也会因自己在报道重大突发事件中,为社会有效地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发挥积极作用而赢得公众的认同和赞誉,在重大事件的舆论导向和群众监督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赵喆 《声屏世界》2010,(7):24-24
媒体的品格、公信力、新闻立场、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通常在社会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展现出来。因此,对于突发事件,媒体是否公正客观地报道,对于引导公众的价值判断,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中国媒体在报道内容和形式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在对灾难事件的报道上树立了典范。本文在深入分析后认为:灾难事件最能考验媒体公信力,及时、真实的报道以及人文关怀和平衡处理是媒体在灾难事件中建构公信力和提高软实力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6.
在危机事件频发的当今社会,公众对于信息的需求更显迫切;主流媒体基于自身性质及长期的日常建构,具备了良好的公信力,在危机事件发生后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首要权威选择.本文界定了主流媒体在危机传播中所承担的角色,分析了主流媒体在危机报道中面临着信息不足、同质化、对网络舆论监测与治理有待加强的挑战,力图从构建全方位的主流媒体报道体系、加强有效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三个层面为主流媒体的危机报道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重大突发性事件以其不可预见性和轰动性而被公众广泛关注。对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是否及时、准确、客观,往往是衡量一家媒体实力和水平的重要依据。那么,地方电视媒体应该如何应对重大突发性事件呢?  相似文献   

18.
兰海  张钰  魏东 《青年记者》2020,(11):53-53
新媒体背景下,信息发布主体的多元化带来了传播格局的变化,社交媒体以即时性和互动性优势成为公众在热点突发事件发生时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传统媒体的主体地位和报道范式面临挑战.由于突发性事件具有无先兆性和偶发性的特点,各路媒体急于发声,传统媒体容易出现失实报道等不专业现象,使公信力受到重创.  相似文献   

19.
廖芸 《声屏世界》2012,(3):27-28
公共事件报道中广播电视主流媒体所表达出来的观点与态度将会直接影响到公众对事件的认识与情绪。近几年来,我国所发生的各种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对广播电视媒体进行了重大的考验。作为党和政府与广大百姓沟通的桥梁,广播电视媒体在公共事件中应正确引导公共事件舆论。  相似文献   

20.
毋庸置疑,做好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会大大提升媒体的公信力。地市党报如何在突发事件尤其是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抢抓机遇,重兵出击,高调亮剑,提升报纸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