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们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自然界的许多现象,如影、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产生的.  相似文献   

2.
自然界中的奇观、美景总让人流连忘返,当你沉浸在西湖“三潭印月”的美妙、九寨沟“五彩池”的绚丽时,是否联想到很多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与光现象有关?我校部分同学在学完光学部分的内容以后.对生活中观察到的一些光现象进行了如下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在现实生活中,光的全反射现象及其原理已被广泛应用,如潜水镜、自行车尾灯、光纤通信等应用的都是全反射原理.在自然界中,光的全反射现象也很常见,如水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等.本文分析全反射现象的本质及其简单应用.  相似文献   

4.
自然界中,光是色彩的起因,光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多彩,决定了我们对自然界的感知。绘画色彩研究的主要内容:一是色彩现象的成因以及各种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色彩的运用和表现技巧。人的色彩感觉首先来自锥体细胞机能,它能感受、分辨色光中的红、蓝、绿,并作出综合反映,在视觉中枢和其他神经的配合下产生色感。  相似文献   

5.
作为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光很早就进入了人们的研究范畴.从最初人们把光看成温暖和光明的象征到后来人们认识到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成像、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现象,光的魅力让人们欲罢不能.对光的现象研究得越深入,光所表现出的规律性就越明显,从而使得人们对这些规律背后的光的本性就越感  相似文献   

6.
光的全反射现象在自然界中是经常可以看到的,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较深地感知全反射现象,可指导做一个小实验,即观察水中的气泡界面的反射光,给学生一只盛水的烧杯和  相似文献   

7.
陈胤奇 《中学物理》2012,(11):36-37
自然界中某些介质的光学性质随着方向而异,在一束入射光照射这种介质时,会产生两束折射光,这一现象称之为光的双折射.1875年,Kerr发现某些各向同性的透明介质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会变成各向异性,呈现出双折射特性,这种现象就是电光效应.若折射率n的变化与外加电场强度E的平方成正比,则称之为Kerr电光效应.自上世纪六十年代...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了光而五彩斑斓,我们的形象因为有了光而更加亮丽。自然界的光现象是我们最喜爱、最有趣的现象之一,因此研究光学成像的问题就成为初中光学的重点内容。它既是我们学习光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历年中考的一个热点。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对光学成像的成因、像的性质、像的变化等知识加深理解,又要对“影”与“像”、“反射”与“折射”、“实像”与“虚像”等概念加以辨析。在2005年各地中考题中对这些知识点的考查创意新颖,为了对光学成像的现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现结合一些中考题对光学成像的问题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9.
吴振中 《物理教师》2004,25(7):3-43
新版高中物理第三册“全反射”一节提到:“全反射现象是自然界里常见的现象.例如,水中或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就是因为光线从水或玻璃射向气泡时,一部分光在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的缘故.”不再提:“露水珠或喷泉的水珠,在阳光照耀下,格外明亮,也是因为射进水珠的光在水珠内发生全反射.”笔者认为,这是因为“水珠格外明亮”与全反射无关.  相似文献   

10.
光的反射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其所遵循的规律--光的反射定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是基础性和常识性的重要知识.光的反射定律表述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好光的反射定律,关键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1.
光的全反射现象在自然界中很常见又有着很多应用,但光路的不易视性给学生接受这种自然现象和掌握全反射规律带来了困难。做好全反射的演示实验或辅助实验,使光路可见成为化解难点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足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及技术过程中大量随机现象中的规律性的科学,因为随机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作为研究随机现象的一门数学分支,以其独特的思想方法,广泛的应用背景,已被越来越多的从事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管理、工程技  相似文献   

13.
1.知道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同学们在小学自然课中曾经学过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并做过实验.例如,把一根直的塑料管的一端对着电灯,眼睛从管的另一端望去,能看到电灯发出的光;如果把塑料管弄弯,就看不到灯光了.这说明,电灯发出的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而产生的.例如日食、月食、影的形成等,同学们在学习时,应注意观察和联系常见的现象以加深印象.光从电灯、太阳等光源发出,到达我们的眼睛是以一定速度传播的,光的传播速度很大,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由…  相似文献   

14.
时间非常巧,1994年3月23日是第三十三个国际气象日,天气阴转晴,中午十二点左右,天空中太阳周围出现了奇妙的彩色光环,这就是华,持续时间将近三小时。 华是自然界中的光现象之一。当来自太阳的光穿越地球大气层时,会遇到对流层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当这些小水滴或小冰晶的尺寸(线度)与可见光的波长相近时,白光便发生了衍射现象,呈现出了彩色光环。  相似文献   

15.
共振现象是自然界中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在机械振动中,当阻尼为零时,策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一致时,受迫振动的振幅达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之为共振。  相似文献   

16.
物理学中蕴含了大量的物理变化,丰富奇妙,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感知训练的好材料。这些变化有的蕴于自然界,构成了自然现象的五彩缤纷。诸如从物理变化的汽化、液化、熔解、凝固、升华中,我们会看到风、雨、云、露、霜、雪等美丽的自然现象;从光的反射、折射、色散、散射等现象中,我们看到了湛蓝的天空、美丽的彩虹、神秘的海市蜃楼等。有的物理变化体现在实验现象中,讲课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现象进行审美教育。如彩虹现象,同学们熟悉并对那种艳丽和谐的色彩搭配感叹不已。教师在介绍彩虹的形成时,完全可以采取一种诗意的语言引发同学们的…  相似文献   

17.
自然界中很多现象都与水的不同形态有关,宇宙中的太阳系都依赖于来自太阳光照射的恩赐。各星体接受光照射程度不同和自身的因素的影响,经过亿万年的变化有的仍是沉静的,而地球已繁衍成一个生机勃勃的球体。地球上的山川、河流、海洋、森林、草原、沙漠、沼泽、两极冰山、大气、动物、植物等构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董晶 《课外阅读》2011,(8):192-192
一、基本情况概述 光的直线传播是几何光学的基础,学习光的反射规律、折射规律都用到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同时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又能解释影子、日月食等生活和自然界的重现象,也是信息传递一章的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是反射、折射现象的基础,可以提高同学热情,激发探究欲望,培养学生STS意识。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数列是刻画离散现象的数学模型.离散现象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们往往通过离散现象认识连续现象,这就使得数列在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中数学中数列也是经典内容之一,是主干知识,是高考数学中常考常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自然界中许多不规则的复杂图形很难用传统几何方法加以描述,但这些图形从整体到局部的各个层次上都具有自相似结构。自相似性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自相似性理论是探索自然界复杂事物内在规律的新概念、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自相似性理论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