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苏联宪法与我国宪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采用了苏联1936年宪法为监本的较成熟的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理论和原则,制定了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随着社会主义宪法的发展,我国逐步摆脱了苏联宪法在和结构上的缺陷屯较完备的1982年宪法并进行了三大次修改,加强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促进了我国的宪政建设。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共中央建议,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我国现行宪法进行了再一次修改,通过了现行宪法的第四个修正案。此次修宪时机成熟,方式恰当,立意高远,是又一次成功的修宪,是我国现行宪法的又一次重大发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整个民主法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教育法制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依法治教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具体体现,对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写入了《宪法》,成为重要的宪法原则。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把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之一。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行政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是一个民族民主革命风云激荡的时代。作为中国革命的历史成果,1954年宪法是对近代中国宪法问题和宪政运动历史经验的总结,体现了对未来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发展思路,也是中国当代民主法制建设的良好开端。它标志着近代以来的中国宪法和宪政理论发生了重大转折,即以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为指导的当代宪法代替了在中国未能成长起来的西方移植性宪法。同时,1954年宪法在经济制度和政治基础两个方面所具有的过渡性特点也预示了这部宪法本身的不稳定性,昭示着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要在全体人民中进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教育,普及法律常识,增强民主法制观念”,“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法制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法制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我国社会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正确的权利义务观,首先应从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入手,准确把握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联系实际教育学生养成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模范地执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具备高度的民主法制素质,成为新世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是他所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的精髓就是依法治国。江泽民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是对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治国方略的重大进步,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走过了曲折的道路,经历了开创时期、曲折发展时期、遭到全面破坏和摧残时期、转折和发展时期以及健康发展时期五个阶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主要包括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必须依靠党的领导;民主法制建设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服务;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要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  相似文献   

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目标的一个必经的发展阶段。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离不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然而目前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的实践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研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全面小康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正确的权利义务观,首先应从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入手,准确把握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联系实际教育学生养成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模范地执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具备高度的民主法制素质,成为新世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2.
民主法制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两个实践范畴。它们的统一关系:民主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思想政治工作是促进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手段和保证;民主法制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统一的实践途径是思想政治工作法制化和民主法制建设教育化。  相似文献   

13.
邓平民主法制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确定和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基本方针的理论基础.邓小平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他科学地总结我国的(也包括国际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作出了既反映时代特点又符合中国发展战略要求和国情实际的精辟论述,这一理论既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国家学说、法学宝库,又推动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国情出发,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发展民主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保证和依靠力量。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历程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到2004年现行宪法修正案的公布和实施,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走过了整整50年的曲折发展历程。这一历程给我们的启示是:既要有一部好的宪法,更要实现宪法从法律理论形态向政治实践形态的转化;必须确立宪法至高无上的最高权威地位,从根本大法上为实现法治创造条件;必须建立稳定有效的宪法实施机制,切实保障宪法的全面实施;必须正确处理执政党与宪法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认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人权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有机结合,进行民主法制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建立一套强有力的监督机制等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障人权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宪政理论与实践经历了从共同纲领到宪法、从1954年宪法经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到1982年宪法以及现行宪法(即1982年宪法)的4次修正案的曲折发展。这一发展历程表明,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体制,就是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确立宪法至上观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此而言,如何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和化的发展需要,探讨政治体制改革、执政党的执政方式、完善宪法的监督和实施体制等重大问题,都是我国宪政理论和宪法内容发展与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的民主法制思想是邓小平理论这一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中的一根重要理论支柱,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科学指南.在《邓小平文选》三卷本中,关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有多处精辟的论述.本文拟就其中主要方面作一浅析.一、邓小平同志将民主法制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结合起来,鲜明地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论断.过去,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支配下,“……对民主宣传得不够.实行得不够.制度上有许多不完善”,甚至出现过象“文革”那样惨痛的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民主与法制提到了显著的地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世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法制文明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的三大组成部分。法制还是人治,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及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邓小平同志生前就高瞻远瞩,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时期明确指出,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几十年的社会实践也充分证明,社会主义法制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法制文明同属社会主义文明,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又相互促进,它们产生与发展都是由社会主义社会与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在新时期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他科学地总结了我国过去民主法制建设的基本经验和教训,对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作出了一系列精辟论断,这些论断建构了民主法制建设的新体系。这一体系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