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郑学裕 《化学教学》2002,(12):11-12
在化学教学中 ,“物质的用途”往往被当着阅读材料处理 ,笔者认为 ,经常简单地处理这部分教材 ,会使化学知识和实际应用脱节 ,学生感到学无以致用 ,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影响。鉴于此 ,我对“物质的用途”的教学进行了尝试 ,觉得大有可为。1 利用物质的用途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物质的用途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 ,学生觉得易懂、有趣 ,教好这部分内容可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 ,1克2 3 5U裂变时放出的能量相当于3 0 0 0 0 0 0克煤或 2 0 0 0 0 0克燃料油燃烧所放出的能量 ,所以用2 3 5U来制造原子弹或作核反应堆燃料。农田…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苯酚的结构、性质及用途;(2)理解有机物中因基团之间的影响而造成的物质性质的变化。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类比推测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卢炳军 《中学文科》2009,(14):105-106
气体有机物贯穿于初中到高中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不仅涉及化学实验技能、技巧,而且还涉及“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制备和用途”的化学思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气体物质进行分类和归纳,找出它们共性和差异性,使学生对气体物质的知识理解深刻、融会贯通,并提高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课程在高 考教学中的深度和广度进行了分析,对于如何使学生在短时间 内把握物质结构,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思路。主要从教学深度、 教学思路等方面对《物质结构》课程教学进行了探讨,阐述了作 者几年来从事物质结构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化学课程的编排始终贯穿着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这一思维体系。无论哪类化学课程都是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合成、用途等内容,它们都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因此,在教学中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在对学生传授化学基本原理和培养基本创新技能的同时,  相似文献   

6.
张楚廷先生根据教学环境诸要素的主要特点将教学环境划分为四类:教学自然环境、教学物质环境、教学人际环境和教学观念环境。教学自然环境包括诸如学校地理位置、温度、光线等物理要素;教学物质环境是指各种教学建筑、教学设备如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及各种绿化设施乃至班级规模、座位编排等;教学人际环境指教学活动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指班级师生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学观念环境包括班级风尚、班级规范、班级舆论及其形成的心理氛围。教学自然环境和教学物质环境属于有形的实体存在,我们称之为教学硬环境;教学人际环境和教学观念环境均属无形的客观存在,我们称之为教学软环境。本文试从教学软环境的特点与作用出发,阐述其对教学深刻的显性作用。以期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学环境中的软环境的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7.
分类是把某些特征相似的物质归类到一起的方法,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手段。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简化一些繁琐复杂的实验操作,加快对物质的认识进程,从而认识物质性质、用途及变化规律。下面笔者就物质分类的有关试题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8.
高建伟  王越 《化学教与学》2023,(2):75-77+74
物质结构是中学化学选择性必修2模块内容,该模块知识是高中学生学习的难点。高效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本文从高考“四层”评价体系的视角分析近五年高考中物质结构试题的特征,为高中化学物质结构模块的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调查了部分高中毕业生对气态物质粒子模型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从教学以及课程的编制两个方面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0.
从教材内容与学情分析确立初中“常见钠的化合物及其溶液”单元教学主题,以“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这一学科大概念为统摄,依据新课标,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和认知需求构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并对单元整体教学进行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教学设计是教学环节的关键组成部分,针对某一内容的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有效、顺应学生的认知结构值得研究。文章通过一则案例对初中化学"物质可分性"的教学从四个层面展开分析,得出"物质可分性"教学是以物质及其变化为核心的,它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应前后联系,点滴渗透,贯穿于整个化学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中观世界生活的人,很难建立物质微粒的概念。对微观物质世界的想象,特别是要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物质及其物质的变化规律,是九年级化学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核心。在新课程教学中,许多教师过分追求概念描述的完整性和言语表达的严谨性,而忽视了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和认识过程的渐进性。而本课例则是在充分理解以学为本的课程价值观的基础上,打破教材原有编排思路,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实验现象出发,体会宏观物质的微观世界,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编按]  相似文献   

13.
刘明 《中学理科》2003,(2):13-18,93
3.对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现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这两组概念不要混淆,如镁在空气中燃烧是变化;发出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是现象;生成的氧化镁是产物;镁能在空气中燃烧是性质;镁可做照明弹是用途。  相似文献   

14.
杨立旺 《教师》2012,(27):109-109
设计与应用领域,是小学美术教学的四个领域之一.它足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同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学生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目前,设计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①缺乏设计理念的指导;②缺乏学生的创意;③缺乏直观展示。其实要解决以上几个问题,并不是件难事。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克服以上几个问题。一、注意渗透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5.
思维是能力的最高层次,是创新的前提和关键,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环节。它要求学生掌握物质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得出化学原理。能用从一般到特殊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应用有关化学原理来判断推理得出物质具有的性质、变化规律、用途等。思维能力在思考过程中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物质变化与能量转化”为例,设计基于观念建构的初中化学项目式单元教学,以水为载体,能量为线索,结合宏微观角度分析物质变化及能量转化的主要因素,强化学生对化学变化本质的认知,令其能够在真实的教学活动中,解决具体化学问题,多角度看待物质变化与能量转化.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大学物理教学中学生物质微粒观的培养为主题,结合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大学物理教学中物质微粒观培养的教学策略。这些观点和方法对大学物理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聚焦初中化学核心研究对象“物质”,整合课程标准规定的各主题中与物质相关的内容,明确认识物质的角度,建立角度之间的关联,构建初中物质的认识模型,应用认识模型解决问题,形成问题解决的思路。在北京某中学初三年级进行物质主题复习教学,对教学实施效果进行了检验,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基于认识模型的初中物质主题复习教学的有效策略:将角度充分展开并进行关联,才能实现认识模型的功能价值;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建构和应用认识模型;增加指导评价活动及评价性的教学语言;教师自身需将认识模型理解到位,并能示范应用模型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曹强 《教学与管理》2002,(12):72-72
化学概念是中专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覆盖面广,涉及物质组成、物质性质、物质结构、化学量、化学用语、化学计算等知识领域。学好化学基本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但不少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存在着理解难、记忆难、准确运用难的“三难”现象。因此,在教学中应从突破“三难”的角度寻找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使学生学好化学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20.
化学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为课堂教学提出了理想化的教学模型,但是,由于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存在着如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物质性质学习的阶段性和对理论理解的有限性,以及学生的认识能力的差异性等因素,大大地增加了化学课堂教学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例如:课堂演示实验失败或出现异常,学生突然发问超出所学的范畴或出现其它令教师尴尬的事情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