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河南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显示:河南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度较高,但职业意志水平较低。女性辅导员职业认同度显著高于男性辅导员,专职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显著高于兼职辅导员。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在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26~35岁的辅导员职业认同水平最低。在工作时间维度上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工作时间越长,职业认同水平越低。基于此,高校应分析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从政策支持、体系建设等方面提高其职业认同水平,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校学生工作内容的复杂化、辅导员工作职责的宽泛化以及现有辅导员队伍建设保障机制的不健全,越发凸显出高校辅导员对其所从事的职业缺乏应有的认同感,造成了辅导员对工作的倦怠,产生了对其自身职业发展前途的困惑。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困境主要表现在辅导员自身在工作经验、职业归属感和责任感等方面缺乏应有的认知度,同时由于社会大众、高校职能部门、大学生等群体对辅导员的职业角色定位存在认识偏差,加之辅导员在薪酬政治待遇、职业发展空间、评估激励机制等方面缺乏应有的保障,使得越来越多的辅导员产生了职业认同危机,给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构成和工作状况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由此形成了对辅导员职业认知和态度的特殊性,应从增强职业认同,学会职业心理调适;培养职业去趣,拓展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知,端正职业态度。  相似文献   

4.
赵岩  李宇欣 《教书育人》2013,(12):36-37
目前,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研究一般偏重在宏观层面上,对于高校辅导员发展的微观层面的分析相对欠缺。鉴于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是其获得社会专业认同的重要心理基础,因此,对辅导员职业认同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职业认同内涵,理清辅导员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的关系,还原辅导员工作的职业特点。  相似文献   

5.
辅导员职业认同是指辅导员对其从事的工作所持的一种肯定性评价。由于缺乏合理激励机制和职业生涯发展指导,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在职业认同方面存在着缺乏高度的职业责任感、荣誉感和成就感等问题。提高职业认同感将有助于他们克服精神倦怠、消极因素和工作困难。高职院校要在强化履职学习、深化思想认识、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政策引导上狠下功夫,不断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6.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职业认同是影响辅导员职业选择乃至职业信念的重要预测变量。基于A省高校1 642名新任辅导员的调查,探讨其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通过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发现知觉到的尊重、工作满意感、学校外在声望三个变量显著影响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其中知觉到的尊重在学校外在声望和工作满意感之间有着显著的中介效应。新任辅导员职业认同整体上喜中藏忧,不同工龄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呈现“峰”形特征。基于此,提高职业认知水平、启发职业价值思考、笃定职业信念坚守、做好职业生涯管理等方法可积极塑造辅导员的职业认同观念。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阐述了辅导员对薪酬、职业认同、职业专业化方面强烈的心理需求,提出了解决辅导心理需求的路径,有针对性地为高校学生工作管理部门的辅导员培训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辅导员作为高等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执行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路人。文章在对四川民族地区高校约220余名专、兼职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从辅导员的职业环境、职业生活、职业能力、职业认同、职业发展五个方面提出了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提升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调查对民办院校辅导员职业选择原因、职业满意状况、职业前景认识及职业认同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辅导员存在工作压力大,职业成就感、生活幸福度、福利待遇满意度较低,职业发展前景不明等诸多问题,从而使民办院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面临很大挑战。为改变此状况,民办院校应从提高工资待遇、降低工作负荷、改善工作条件等方面加强改进。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投入,是影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探讨研究生辅导员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268个样本的问卷调查,运用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理论,对研究生辅导员的组织公正感、心理资本、职业认同和工作投入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组织公正感、心理资本和职业认同是研究生辅导员工作投入的主要预测变量,职业认同和心理资本在组织公正感对工作投入的影响中起到复合式多重中介作用,但组织公正感对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投入没有直接效果。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营造公正公平的工作氛围、提高研究生辅导员的心理资本水平、消除身份差异和增强职业认同等具体措施来提高研究生辅导员工作投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问卷,在对我院辅导员队伍结构、职业取向、职业认同、自我评价、压力管理、工作成效、工作保障、培训提高、管理考核、业余生活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医学类高等院校辅导员作为一线学生工作者,其对职业认同的程度关系到医学类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成效,影响医学生的成长成才。本文旨在以福建省医学类高等院校的辅导员队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和访谈方式分析辅导员职业认同现状,探究医学类高等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从而探索其职业认同的提升路径,以主动适应医改背景下的医学类学生工作发展新常态。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说明了西部民族地区高校高学历辅导员职业认同的意义,然后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高校高学历辅导员职业认同存在的问题,接着阐述了西部民族地区高校高学历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逻辑理路,最后论述了西部民族地区高校高学历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山西省14所高校266名辅导员进行调查,探讨辅导员的组织支持感对其职业能力的影响以及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组织支持感与职业能力、职业认同呈显著正相关,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与职业能力呈显著正相关,职业认同在高校辅导员组织支持感和职业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增强高校辅导员的组织支持感,发挥职业认同在组织支持感和职业能力间的中介作用,有助于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邢青 《教育探索》2022,(5):74-77
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的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而清晰有效的辅导员身份认同是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但种种现实因素导致辅导员队伍面临着价值冲突、角色冲突和发展冲突,严重影响了辅导员身份认同的建构和理想价值的实现。为消解高校辅导员身份认同冲突,辅导员自身应转变角色观念,坚定辅导员从业信念和信仰;通过他者认同强化职业价值,提升辅导员自身认同感和效能感;高校应完善机制建设,拓宽辅导员职业发展路径和空间。  相似文献   

16.
以5所高职10名辅导员质的研究,探讨高职辅导员职业状态。通过访谈发现,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和条件、职业主观状态、职业认同、职业发展呈现出边缘化状态。造成这一状况,既有国家政策、体制和环境的问题,也有辅导员态度、信念、认知的问题,如辅导员普遍表现出主观胜任力较高、对专职教师表现出过度认同等。  相似文献   

17.
职业化一般要求具备三个要素,即专业化的人员与专门职员、健全的职业组织体系和良好的职业环境.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时代、也就是辅导员工作规范化的时代、职业趋向稳定的时代,形成大批辅导员专家的时代,同时也是辅导员自我认同、学生认同、学校定位、社会认同高度一致化的时代.……  相似文献   

18.
职业化一般要求具备三个要素,即专业化的人员与专门职员、健全的职业组织体系和良好的职业环境.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时代、也就是辅导员工作规范化的时代、职业趋向稳定的时代,形成大批辅导员专家的时代,同时也是辅导员自我认同、学生认同、学校定位、社会认同高度一致化的时代.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广东、湖南、河北、内蒙古等7个省份15所高职院校1062名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研究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学历、毕业院校、专业、用工方式、所带学生数、职称、薪酬满意度和不同地区的辅导员在职业认同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学院因素和个体因素对辅导员职业认同影响较为显著。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学校层面要构建结构合理的辅导员队伍,不断完善辅导员的选聘和评价机制;学院层面要促进不同专业辅导员融合成长,发挥二级学院环境育人功能,为辅导员提供成长平台;个人层面辅导员自身要树立正确的从业动机。  相似文献   

20.
高校辅导员的成长是辅导员职业社会化的过程,一方面它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成长成才作出贡献,另一方面它也是深化职业价值认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过程。笔者从事辅导员工作22年,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深刻体会到辅导员的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