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篮球比赛中,为了加强并积极防守,破坏对方快速突破,有从容的时间退守,固守投篮区,在不同阶段抓住时机变换不同防守战术,打乱对方的部署,我们设计了2-1-2半场区域紧逼防守战术。  相似文献   

2.
纵观世界篮球运动的形势,分析防守战术体系,基本上形成了区域联防,盯人和区域盯人几个防守战术体系。各体系中的战术内容繁多。从我国目前各级球队在防守训练及比赛运用中,大体的情况是。区域联防和盯人防守体系多,区域盯人防守体系运用的少;运用区域盯人的队也是采用半场区域盯人的多,在全场运用区域盯人的少;在运用半场区域盯人过程中,分兵把口的多,能做到协防、助防和夹击的少;在防守中能对重点人、重点区域加强防守的多,而对随时变化的进攻方向、区域,能随时集中防守力量,保持防守优势的少。本文想就1—2—2区域盯人谈谈浅见,目的是加强防守战术训练,促进防守战术水平不断提高,使区域盯人防守战术在半场或全场的运用中,发挥其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普通高校篮球训练及学生自身能力特点,论述了1—2—1—1紧逼防守战术时机的选择与运用,队员的条件与职责以及基本训练方法等。  相似文献   

4.
一、战术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全场区域紧逼防守早已被公认是一项攻击性很强的防守战术。由于它综合了盯人和联防的优点,所以大家都想运用它。但要真正运用得富有成效还是必须具备一定条件的。近年来由于进攻的发展,常常出现一但前场防守不成功,后场就要以少防多的被动局面;由于身体、技术和集体配合一时还不能适应全场争夺的需要,在全场连续夹击时,常常会出现不仅对方没有产生错误,反到乱了自己防守阵脚的混  相似文献   

5.
一、题问提出 1、篮球攻守技术日趋全面发展,个人攻击能力大大加强.进攻大多采用大范围的连续移动配合.防守则趋向于”以球为主”的扩大半场盯人和区域紧逼,使防守战术向更富有攻击性方向发展. 2.篮球运动攻、防对抗矛盾,是相互制约,相互交替转化,相互促进发展的一个规律.目前比赛已是发展到迫使对方“多出错误”而赢得主动权,而不是消极等待对方出现错误采取攻击取得主动.目  相似文献   

6.
全场紧逼防守战术是一种运用积极的个人防守动作和协同防守,通过积极地阻挠,限制对手的活动。而破坏对方进攻的有组织的战术配合。本文根据全场紧逼防守战术的特点,对如何运用这一战术,达到破坏对方进攻的方法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全场区域紧逼人盯人防守战术,是综合人盯人、区域联防战术的优点,发展和形成的防守战术体系。这种防守战术,既根据球的位置,又根据进攻队员分布情况,有组织地破坏对方进攻配合,积极创造近球区防守人数的优势,以多防少进行夹击围守和抢断球的机会,争取获球转守为攻。它是积极主动、攻击型的防守战术体系。一、全场区域紧逼人盯人防守战术的特点:(一)综合性防守:区域紧逼人盯人防守战术,综合了区域联防和人盯人两种防守战术的优点,它  相似文献   

8.
现代盯人防守战术,主要控制对方的中锋,使其发挥不出进攻效力。漏斗形防守战术的目的是将球逼向防守中间,要求中间的优秀防守者具备多种才能。防守才能成功。扇形防守目的是将球逼出禁区防守中间。如果进攻在防守中心以外被阻.那么对方得分机会将大大减少。扇形防守利用“球—我—人”三角概念及把底线当做第六防守者。在阻截球、封锁传球路线时,迫使球及进攻转向外围。扇形的防守并不要求配备一名优势中锋,而是依靠全队防守概念和中锋的判断力。  相似文献   

9.
一攻、防反 双刃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攻与防反历来是排球比赛中的两大战术系统。一攻是指在接起对方发球后所组织的第一次进攻 ;防反是指后排防起对方攻过来的各种球所组成的反击和在网上直接拦击对方的各种进攻 ,即一攻以外的任何一次进攻。在发球得分制规则下 ,一攻是直接为了夺取发球权 ,不给对方得分的机会。一攻的好坏关系到能否夺取发球权和力避失分 ,关系到能否为防反创造有利的条件。一攻若占优势 ,不但不易失分 ,还能为防反得分创造有利的条件。一攻若不稳定 ,则往往会造成被动挨打的混乱局面 ,也很难获得反攻机会。防反是得分和巩固发球权的重要手段 ,也是夺取发球…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排球运动迅速发展,规则不断修改和拦网技术的加强,直接推动着进攻技战术的创新和改革。世界各强队都探索如何通过新的途径,突破对方拦网,达到制胜对方的目的。进攻战术的变化和发展,也不断促进防守战术的变化和发展。五十年代初期,进攻战术较简单,攻击力量不很强,防守战术多采用“心跟进”。六十年代进攻战术较前有了发展,防守战术随之而变化,很多队采用“马蹄形”和“边跟进”。七十年代随着拦网规则再次修改,进攻技战术向“高、快、变”方向发展,防守战术也由“边跟进”的死跟发展到“活跟”。  相似文献   

11.
1.防守战术   排球的防守战术是组织进攻或反攻战术的基础,没有严密的防守,进攻就无从组织。而一切防守战术都应从积极为进攻和反攻创造条件的角度进行设计和考虑。   1)接发球的防守战术   当对方发球时,本方处于防守地位,也是组织第一次进攻的开始。事先站好位置,摆好阵形,是接好发球的基础。站位的阵形,不仅要有利于接球,也要有利于本方所采用的进攻战术。同时,还要根据对方发球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阵形。通常多采用 5人接发球和 4人接发球。   5人接发球站位阵形:除 1名二传队员站在网前或从后排插上准备二传不接发球…  相似文献   

12.
2/3场区域紧逼防守战术是全场区域紧逼防守战术的一种变形,它继承了全场区域紧逼防守的核心内容--中场夹击、积极抢断,是一种兼备攻击性、破坏性、谋略性,实战运用效果较好的篮球防守战术.将场地意识引用到2/3场区域紧逼防守战术中,实践证明能够有效地提高防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我们想用一种简易而具有多方面作用的区域防守作为埃隆学院基本的人盯人防守的补充。我们不满足于一种正规化的区域性弱侧防守和缺少个人责任心的盯人防守。我们要组织一套符合于我们人盯人原则的,特别是离开球加强协防的防守战术。此外,我们还设想一种始终以有一名特定队员防守球,并依靠其行动去争取成功的防守战术。结果就形成  相似文献   

14.
在门球竞赛的战术指挥方面“以攻为主,攻防兼备”几乎是每位指挥员的座右铭。我也认为从全局而言的确如此。但是,从开局第一轮来说却不尽然:谁也不采取每球都进场;个个冲二门;不讲条件直接攻打对方球以体现“以攻为主”。无论是①球二门占位还是“四角战术”和后续双方的一门留球,其实质似乎都是“攻防兼顾,以守为主”。为什么开局第一轮守重于攻呢?这是由门球“周期循环,攻防交替”的规律和先进场的球都必须承受对方后续球的攻击,即“从逆攻开始”的门球特点所决定的。尽管绝对的安全点没有,但选择对方攻击难度大的落点却是可行的:“留得青…  相似文献   

15.
少林六合拳朴实无华、刚健有力、重在实战,有利于护身自卫。其特点如下: (1)套路组合周密 少林六合拳的套路从起势到结尾,布局合理,结构谨严,节奏分明。 (2)攻猛招连 六合拳的套路中,凡出招攻者一是猛,二是连,既攻则猛,攻则必破。如拳打足踢加冲肘,使对方措手不及,此谓猛。如连环脚、连三捶,使对方喘不  相似文献   

16.
篮球运动是以对抗为主要形式的一项体育活动,并以双方各自的累计分数多少来决定胜负。在比赛中无论哪一方都企图使自己的比分超过对方。然而在一场高水平的、势均力敌的比赛中,要想取胜并非轻而易举之事,主要是看贯穿在整场比赛中的两大因素,即进攻和防守战术运用的如何。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攻防在比赛中起着决定胜负的作用。篮球运动同其它任何事物一样,都有它自己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攻与守的辩证统  相似文献   

17.
关于围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抢是现代足球比赛中集体防守的重要手段,是一种积极的集体防守战术,它的最大特点是以人数上的多数在短暂的时间紧逼对方控制球队员以达到抢断或破坏对方进攻的目的。它体现了全攻全守型打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初中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训练中,根据少年运动员的年龄特点,试用了一种少年运动员较易掌握的区域紧逼方法。这种方法是:当对方在前场端线发界外球时,我们以1—2—1—1站位进行紧逼防守,球入后场时,我们则以2—1一2联防相对,伺机展开夹击。我们用这样的方法训练少年运动员打区域紧逼已初见成效。任何防守战术都是以个人防守做基础的,对训练少年运动员尤其应重视这点。在进行区域紧逼训练前,我们采取了二点措施:一是做好思想工作,扭转少年运动员重攻轻守的思想,二是采取多种方法进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提高防守的主动性和攻击性,既能封锁三分投篮,又能有效控制篮下攻击为目的,设计了一种“设陷阱的夹击和半场1—3—1区域紧逼相结合”的防守战术。并进行了效果分析和战术图解说明。  相似文献   

20.
这是人盯人防守的一种,运用暂时的不平衡防守去制约对手进攻的方法。落位与要求(图1) 弧顶—2(LONG GUARD)能逼迫运球队员到夹击区,阻止对手在弧顶区活动。根据对方进攻的变化调整伸缩性位置,他防守假动作好,善于切断对方传球路线,有良好的体力和控制篮板的优势,能发动快攻。右锋—3(SHORT FORWARD)快速、机智,能迅速选择适当的防守时机和距离进行夹击,会紧逼处于他防区的对手,攻击积极,篮板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