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有句名言叫“非不能也,是不为也”。这里的“能”属智力因素,“为”属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干,而非智力因素不仅决定一个人肯不肯干,而且决定着他是否以积极的态度和确实可行的方法去干。就“干事”而言,“态度”和“方法”无疑比“智力”来得更为重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态度决定一切”。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是以文章教学为中心,组织学生学习文本解读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心理过程,是能动的积极思维过程,是人脑中信息相互作用与反应的过程。“心态决定一切”,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就要注重学生阅读心理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情感素养是人的一切素养的血肉,没有了情感,就没有什么素质可言,语文教师更是学生情感的引导者。从心理学角度看,情感“是以需要为中介的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的态度和体验。”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应该是改善和发展学生对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需要,从而培养学生对客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并且强调“语文教学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学生应该以一种欣赏的心态去品读语言文字,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语文。笔者愿意用一种漫步的心态去指导学生学习、积累和使用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5.
李正凤 《教育革新》2009,(10):10-10
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帮每一个学生成功”的教育思想,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终身发展。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行为决定命运,态度决定一切。”所以我们在班主任工作中一定要采用多种手段,适应时代变化.运用新思维。创造多种类、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活力,开发多元潜能,打造具有团队精神、个性发展、充满热情和活力的班集体。  相似文献   

6.
无论做任何事,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一个人的“高度”,积极地工作与消极的抱怨会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天地。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不仅要求学生积极面对一切,对于我们自己更应养成健康、良好、积极的心态。  相似文献   

7.
陈观子 《广东教育》2003,(12):15-16
为人师者,了解学生的种种心态对教育不无裨益。以下是我接触到的几个极具典型的中学生心态。一、上进者之音A可说是班上成绩最优秀且最稳定的学生了。但当初并非如此。她在学习经验交流会上说:“我入学成绩在年级中是三百多名,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我进步了两百多名。在这个过程中,我付出了许多。我信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知道自己并不聪明,班上比我聪明的同学很多。米卢说:态度决定一切。之所以有些同学成绩上不去,我觉得是态度没有端正。总觉得是被逼着学,不肯下苦工夫去学……”她总成绩最差的一次是班上第三名,那是因为她临考前病了…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目标是语文深程目标的具体化,是阅读教学活动顺利展开的指南.新课改要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如何实现三者的整合?本文从现代教学论和科学心理学的角度阐述:阅读教学中需从三个方面做起。即教学目标的制定应清晰明确,具有可实施性:教学过程注重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多元评价中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相似文献   

9.
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之一。许多语文教学论著也都涉及这一领域的问题。可见 ,课堂提问大有心理学的探讨价值。一、课堂提问的心理学意义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师的常规武器 ,有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的能“吹皱一池春水。”然而 ,一些语文教师对这种常规武器的运用却不甚自如 ,除了运用提问技巧不够熟练以外 ,未能从学生心理的角度去把握提问的内容、方式等也是一个原因。从心理学的角度 ,我们认为课堂提问的意义在于创设情境、催化思考、调控进程。1 .创设情境语文教学的情境其实…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课程观提出语文学习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语文教学研究的层面也就因此发生了变化,即从研究教师的“教”转到了学生的“学”上了。探究性学习方式作为从学生“学”的角度来实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手段,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已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也终将成为一种主流。它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丰富自我体验,通过自主探究过程领悟语文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在循序渐进的训练下,形成语文能力,并把这一切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生活。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怎样实施,笔者…  相似文献   

11.
积极·心理学运用在语文教学中,能起到很大作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效率。语文教学中积极心理学渗入的目的是为了关注学生的心理,运用心理知识来培养学生健康阳光的积极心态。本文分析中职语文教学中积极心理学的运用,以期将积极心理学更好地运用于语文教学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如何让学生了解民俗文化,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去做民俗文化的传承者,利用学生普遍关注的民俗文化的心态去“导”语文课的学习。教师要增强“民俗文化”的意识,用深厚的民族感情去“教”学生,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既培养对语文的敏感,也提高对多元文化的批判力。  相似文献   

13.
浅析在手风琴演奏技能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解释,“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映。因此,“兴趣”对人的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教授给学生知识及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同时,应该调动一切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魅力与语文学习的兴趣新疆实验中学陈惠芳语文学科是一切学科的基础,被人称之为“百科之母”。在教学中,它耗费课时最多,效果却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最大内在动力,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15.
鲍昱 《上海教育》2008,(24):61-61
和谐的语文课堂应是师生心灵融通、情感共振的绿洲。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学生接受信息的阀门,积极的情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能源”和“发动机”。小学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这是因为小学语文本身蕴含的理念和情感,对学生情感、态度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把学科中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在情感体验中真正理解语文,真正热爱语文。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原有语文评价制度的全面审视,我们探究了新的语文课程考核评价方法,体会到了新方法让我们的老师和学生真正跳出“应试教育”的圈子,冲破考试的“围城”,还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如何才能冲破这个圈子呢?我们认为:关键是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一、转变教师旧观念,树立课程新理念进行语文形成性考核评价的探究,首先要教师树立正确的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从发展的角度去看教育的未来,消除多年来以考试为“核心”  相似文献   

17.
“问题本身并不是问题,如何看待它才是大问题。”这是一句广为传诵的人生格言。的确,如何看待人生、把握人生完全是由我们自己的态度决定的;心态控制了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因此,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要么你去驾驭命运,要么是命运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了谁是坐骑,谁是骑师。而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关键也正在于他有没有积极的心态。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往往只是:成功的人始终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思考问题,用乐观的精神去面对失败,以进取的态度去支配人生;而失败者恰恰相反,他们消极悲观、犹豫彷徨、患得患失,最终倒在过去失败的阴影里…  相似文献   

18.
区梅清 《广西教育》2004,(7A):75-75
自从神奇教练米卢来到中国后,“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就常常回响在我们的耳边。实践证明,教师的良好心态,无论对于学生的成长,还是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全国全面推进新课改的新形势下,教师要以良好的心态勇敢地面对挑战,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欣赏学生,通过尊重、赏识、关爱等,把学生放在作为“人”的主体地位上,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不是在“我是坏孩子”的心态中沉沦。要使学生的潜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就必须用善于发现“美”的目光去捕捉、欣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心中都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20.
<正> 著名语文学家吕叔相指出:“成功的语文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而‘活’又堪称为语文教学法之精髓。”那么“活”指什么?从心理学角度讲,它主要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培养成果的具体体现。非智力因素就是“活”的底片,是个性中的兴趣、情感、动机、意志,性格诸因素充分发挥其独特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