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文化积淀着一个民族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价值向度和行为方式,渗透于无形之中,作用于有形之上,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是人类社会演进的发展驱动和变革先导。在文化建设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政府推动与共同参与、促进繁荣与加强管理等重要关系,从全局高度认真谋划,以辩证思维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计算机互联网络已遍及世界,并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异军突起的网络因其传播信息的跨时空超量综合特征以及双向互动功能,被人们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它给信息的传播方式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是根本意义上对传统媒体的优势整合,是“人类文明以来首次遇到的本质上的转换。”在人类大众传播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可以说,它正在改变着人们传统的工作、学习、生活,交往与思维方式,并深刻影响着当今世界和未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进程,推动着人类社会进入…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和不断进步是人类社会的根本特征,否则人类就不会从几百万年前的远古走到今天,而创新则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不竭动力。当今社会大力提倡创新,主张培养人们的创新思维,奖励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创新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这样的社会环境对于人们创新思维的形成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4.
一项新的科学成果问世 ,有赖于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只有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创新 ,才可以让我们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新的东西。这在古今中外的科学史和文化史的研究上 ,是屡见不鲜的事实。中国科学史就是这样一个需要新思维和新研究方法的领域 ,它一直在等待着新理论的到来。许多学者都知道 ,道教与古代科学技术有密切关系 ,但这种关系的深度究竟如何 ,互相之间的正负影响如何 ,都一直有待研究 ,但这项研究具有很高的难度 :历经兴衰、浩瀚繁杂又奥妙难通的两千年道书文献 ,众多学科知识同宗教、迷信繁密交织 ,鱼目混珠 ,令许多人望…  相似文献   

5.
关于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思考李明泉一、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1、文化与市场经济我们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仅仅是这种体制能带来更多的物质财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能从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等方面使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发展更合理、更...  相似文献   

6.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译文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要看是否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因此翻译策略的选择必然与潜在读者的期待视野密切相关。文章从思维方式和民族文化两个方面对期待视野与翻译策略选择的关系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7.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5000多年没有中断过,其中积淀着民族智慧、民族价值尺度、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我们宝贵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8.
睁开另一只眼--对后现代主义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下半期最重要的化思潮之一,广泛涉及艺术、建筑学、音乐、电影、学、社会学、交际学、技术等各种学科和研究领域,同时它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世界性的化景观,是当代西方社会经济政冶观念的反映和当代世界诸多矛盾与冲突的必然结果。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1934年出版的《1882-1923年西班牙、拉美诗选》中,用来描述现代主义内部发生的“逆动”。1947年出版的英国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一书也出现过这个词。汤因比用“后现代”指称西方明史中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西方统治告终,个人主义、资本主义和天主教政权的衰落,非西方化抬头、壮大。但是,作为一种现实的思想运动,后现代主义的真正崛起是在20世纪60年代。  相似文献   

9.
神话是人类童年生活的写照 ,是原初先民不自觉的文化设计 ,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之根 ,正如卡西尔所说 :“我们从历史上发现 ,任何一种伟大的文化无一不被神话原理支配、渗透着。”这一点在儒家伦理思想中有明显的体现 ,如果从儒家思维模式、人格修养和精神境界三方面来考察的话 ,可以提供以下三条论据 :一、神话思维与忠恕之道按照卡西尔的观点 ,神话对人与自然的解释是建立在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情感思维而非理性思维———基础上的。“神话的真正基质不是思维的基质而是情感的基质。神话和原始宗教决不是完全无条理的 ,但是它们的条理性…  相似文献   

10.
何谓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独特行为方式 ;文化是我们环境的人造部分 ;文化是社会成员学到的行为模式的综合体。它本质上是人类文明的进化。它表现为人类在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成果方面的进化 ;人类在制度、规范方面的进化 ;以及人类在观念、意识方面的进化。综合起来 ,表现为社会群体 (如一个民族 )传统 ,这种长期积淀下来的传统 ,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国际市场营销首先遇到的就是异国传统与异国文化。一、文化环境因素是影响国际市场营销最重要的因素人们的行为受文化的影响。人们的品质、性格、风格、礼仪、消费的产品和方式 ,都具有某…  相似文献   

11.
史学界长期受极左思想影响而存在的“喜新厌旧”、非此即彼、不是就非的二极思维方式影响中国史学的健康发展;力主史家努力贴近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以连续的、多样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去研究和善待史学,使史学研究在连续中创新,在多样中激活,在辩证中发展,使21世纪中国史学始终沿着健康轨道前行。  相似文献   

12.
缠足别议     
苏全有  王申 《寻根》2009,(6):37-40
缠足,学界长期以来的思维惯性,是将之与男权压迫相等同。然而,考究缠足历史则可发现,尽管男权社会的威势在有形与无形之中对缠足或有推波助澜之影响,可心理上对美的追求及从众心态,才是驱动缠足的根。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溯源出來的道统 理学家在建构神圣谱系的过程中,通常以溯源的方式树立起"原初"的正当性,"原初"是未受到佛、老影响、未受到科举等功利欲望干扰的原始儒家思想,由于没有受到"污染",因此,其学可谓是正统的。①溯源以求正当性,这样的思维方式根深蒂固,源头很长,耶律亚德(M.Eliade)所谓的"太古存有论",许多民族都有这样的思维方式,中国亦不能免。笔者相信绝大部分的儒者的思维都可视为"太古存有论"的一种变形模式,理学家与反理学的儒者皆是如此。他们在建构理论的正当性时,都会透过重读先秦儒家文献,树立己说的权威,"原始儒家的悟道论  相似文献   

14.
缠足别议     
苏全有  王申 《寻根》2008,(6):37-40
缠足,学界长期以来的思维惯性,是将之与男权压迫相等同。然而,考究缠足历史则可发现,尽管男权社会的威势在有形与无形之中对缠足或有推波助澜之影响,可心理上对美的追求及从众心态,才是驱动缠足的根。  相似文献   

15.
维舟 《东方文化》2002,(4):125-126
近年来,学术界和思想界各种不同流派之争甚是激烈。多元化的趋势为知识精英们拓宽了思维的空间,互相碰撞激活了思想的力量。如果抛开政治和霸权,学术和思想的空间应该是最敏感又最平等的地方,社会生活的动力基础应该发源于这里,因为这里是与人的内心的真实和渴望贴得最近的。我们曾有过哑默无声的学术思想生活,那是多么荒凉和令人恐惧的生存现实。  相似文献   

16.
杨松年先生认为中国文学批评语义含糊的根源在于社会观念、诗坛风气和中国思想的思维方式上。本文以《原诗》为例,试图重析杨松年先生提到的中国思想的思维方式与文学批评语义含糊的关系。本文认为中国思想和文学批评受"象"思维影响很深,"象"思维试图从某一特定事物中挣脱出来,从而获得有关事物类的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晚清新名词的引入是中国语言文字体系现代转型的重大事件。它表明了近代中国社会文化价值与人们的思维方式的现代转型的程度,也表明了其时语言文字发展的现实情况与水平。在众多反对声中,新名词的使用逐渐获得合法性,代表了近代以来文言的浅近化发展方向,改变了中国既有书面语体系的面貌,是五四现代白话文产生之前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8.
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有自已对世界,对宇宙的思考,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对灾难的形成也有自己独有的思维模式.这些思维模式,有利于人类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并重新思考自己与自然的关系.道教的某些技术手段可能是无法行得通的,但是其思考模式确实是可以借鉴的.  相似文献   

19.
民族优秀文化的“文明”观揭示了民族精神的本质。“文明”一词早见于《尚书·舜典》睿哲文明”,疏云:“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指治国者的道德和才能应当像太阳一样光照。《周易》一书中的“文明”一词具有和人文”一词相同的含义。它认为君子应学习天文”,研究和了解自然的道理,“以察时变”;应学习“人文”,研究和把握社会的道理,以化成天下”,使社会和个人趋于文明。我国古代文献中,“文(明)”和“野(蛮)”相对,文”是礼仪规则、思维方式和道德修养的总称。战国末期大思想家荀子说:“不敬文,谓之野”,“不敬文,谓之瘠”,不尊重文…  相似文献   

20.
正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媒介——书信已经逐渐被电话和互联网所取代。但是个人认为,即便科技再进步,通讯再先进,依然达不到书信所带给我们那种持久、丰富、温暖的感觉。而且写信的好处还在于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一些难以表达的情感,也可以通过写信的方式,以文字的叙述流露出来;写信可以接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感,即使相距千里,接到信后,字里行间的关怀之情,会令人感觉对方近在眼前;写信还能给人以一份平和的心情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