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融合传播作为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形态是近年来出现的,但是作为一种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早就存在。论文从"言、象、意、融合"、"诗、画融合"两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融合传播思想,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一融合传播思想的根基是中国古代以"象"为核心的体悟式思维,最后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融合传播思想对当代融合传播所带来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正>謹以此文敬賀李澤厚先生華誕八秩晉五道與器,乃中國古典思想之重要範疇。道器關係倘觀之以現代知識背景,涉及一系列對立項:本質與現象,理性與感性,精神與物質,抽象與具體,普遍與特殊,一般規律與個别事物。安置於此硬性對待座架,兩端之高低重輕判分甚明,理念高於現實,本質高於現象,一般規律高於個别事物,重普遍而輕特殊,重抽象而輕具體。中國古典思想亦有重道輕器傾向,然以"一個人生"而非"兩個世界"爲基本圖式,以天人偕行、物  相似文献   

3.
正由于各自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发展链上的种种因素,中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形成很大的差别。西方人对事物的认识方法有较强的分析性、思辨性,中国人看事物往往带直观性,侧重于从统一性上进行把握,较少细节性分析。因而,有人说西方人的方法是"探究式"的,而中国人的方法则是"静观式"的。西方重还原说,中国重整体论。也正如王国维所说的,中西思维的主要差异  相似文献   

4.
道教中的法术丰富多样,修道者认为这些五花八门的道术各有神通,是长生成仙与救苦救难的法宝。诸多法术之所以神通广大,都是由于其中有"神"在支配和调度多种力量,来达到延年不死或除恶扬善的目标。这反映了所有道术背后的思想支撑,即"神"的无时无处不在。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上清派宗师陶弘景的一些著述,探讨了上清派存思术的思维与运行机制,试图揭示出诸多道术背后的思想本质与特色。  相似文献   

5.
正"执古之道,御今之有"(《道德经》十四章),是老子创新思维的主要方法,是他由史而哲的逻辑自觉。武占江著《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形成及特色》指出:"作为哲学突破时期的第一位哲学家,老子对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老子的这种过程、事件哲学与早期阴阳学说是相通的,它们都是一种二分法,探讨事物的对立、转化。"老子的执御之说,也是他实证逻辑的思辩特征。  相似文献   

6.
季羡林先生的东方文化观在中国文化界有着重大影响.他的"反欧洲中心主义"的文化立场及其提出的一系列论点,如东西方文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时代"、"东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根本差异"说等,都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反欧洲中心主义"的文化立场、东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等方面对季羡林先生的东方文化观进行了论析.  相似文献   

7.
"江湖"漫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方 《寻根》2004,(4):36-42
一 <书屋>2004年第5期刊载了张远山先生的<"江湖"的词源--从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谈到江湖文化第一元典〈庄子〉>一文,在该文中,他指出陈平原先生未能找到"江湖"一词的源头,认为"江湖"是一个意义特殊的专名,既不能单独成词,也不能分开释义,更不是"三江"、"五湖"的简单相加,最后,将这一蕴涵着深厚文化密码之"语词"的知识产权归到庄子的名下,以此建构中国传统之与儒家政治人格相对立的道家文化人格.远山先生关于道家文化人格的论述我基本认同,不必赘言;关于"江湖"一词的语义溯源,就读书所见则似乎有进一步考索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纵观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主要是在"革命"与"近代化"两种话语模式中展开。各个时期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术语境和精神气候规定其研究方式,左右其话语权。本文试图通过对20世纪中国近代史话语的变迁过程的回顾和述论来解读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中国当代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晚年所著的七篇论文与两部著作为底本,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以美学批评与历史批评相结合的方法,简述陈寅恪的女性形象批评观,分析陈寅恪晚年"颂红妆"的原因,评论陈寅恪"诗史互证"的研究方法,总结其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文化断裂与《文心雕龙》的“空前绝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心雕龙>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最具理论体系与思辨色彩,但却成了"空前绝后"的理论巨著.本文从文化断裂的视角探究产生<文心雕龙>的文化背景及其"空前绝后"之因,认为隋唐文化中子家精神的衰微、对六朝文化的过分否定以及科举制度的负面影响等因素使产生<文心雕龙>式著作的"文化语境"发生变化,产生了文化断裂,因而使<文心雕龙>成为后无来者的千古绝唱.  相似文献   

11.
本文第一部分通过分析儒家之"尽性"思想,试图对它作符合现代理解的阐释,以凸显其中蕴涵的"自我实现"思想。第二部分通过与西方有关思想的比较,试图进一步揭示无论是儒家的"尽性"观还是西方黑格尔式的"自我实现"观,在面对存在主义的"自我"观时都会遇到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刘咸炘先生目录学成就浅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简要介绍了刘成炘先生各种目录学著作的内容,并着重分析了刘咸炘先生的目录学思想,指出他启自章学诚,又超越章学诚;对《七略》和“四部”之精义的贯通以及对四部分类体系的革新;试图以中国古典目录学为基础,创立能够包纳古今中外一切图书的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13.
吴宓与中国传统文化韩星,仵埂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有一位名副其实的"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这就是吴宓先生。1919年爆发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口号的实质是试图从思想上挖去封建专制的根基。但也不能否认,从这一口号导致的对传统文...  相似文献   

14.
《语法修辞讲话》是一部影响最大的比较系统的规范性语法修辞著作,是结构语义表达相结合的语法研究和修辞研究的经典。作者吕叔湘先生曾以表达为纲写成《中国文法要略》,朱德熙先生明确提出结构语义表达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他们在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研究在现代汉语规范化上的卓越贡献,值得缅怀和纪念。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围绕清雍正年间因"曾静案"开展的思想整合运动,从两方面对中国传统"华夷"之别思想展开论述.一方面分析中国传统"华夷"之别根基性,认为这种族别思想来自于儒家核心价值观念"礼";另一方面分析当传统"华夷"之别思想直接挑战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的合法性时,这种传统族别思想具有的矛盾性.笔者认为:清雍正帝通过<大义觉迷录>,彻底驳斥了千百年来形成的"蛮夷猾夏"论,成为清王朝这次思想整合运动中最为积极部分.同时,通过这次思想批判运动,清王朝在思想领域中向世人表明:它是儒家思想的捍卫者和继承者.也正因如此,它是受益者.以历史发展观来看,对"华夷观"的批判,清帝国统治者不自觉地成为"中华民族"形成的推动者.  相似文献   

16.
常淼 《华夏文化》2013,(1):40-42
道家道教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对中国文学作品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中国人的特性中,很多最吸引人的地方,都来自道家的传统。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册,197页)鲁迅先生也说过:"前曾言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流行。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迎刃而解。"(《致许  相似文献   

17.
很多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中蕴藏着现代生态学意义。然而,本文通过对支持此观点的相关论据进行考证后,发现其中有些论据尚有欠缺,还不足以证明"天人合一"中蕴藏着现代生态学意义。故此,本文认为,目前并不适合将"天人合一"作为生态研究方面的理论根据。学者们还需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天人合一"的本意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古代人口思想的主流和支流勾利军,汪润元如果把中国古代人口思想的发展过程,喻为一条波涛浩渺的长河,主张增殖人口的思想则是这条长河的主流;主张减少或节制人口的思想为其支流。本文试图以主流和支流为线索,对中国古代人口思想进行梳理,以期从整体上把握中国...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佛教是对印度佛教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悠久传统渗透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儒学、道教等对中国佛教人文关怀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体现了中国佛教对中国传统宗教的基本立场:人文关怀的融摄贯通。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四大名著之《西游记》的思想主旨,长期以来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西游记》是一部游戏之作,有人说《西游记》是一部反映社会阶级斗争的政治小说,也有人从金丹大道的立场来理解《西游记》。对此,詹石窗先生的新著《詹石窗正说西游——〈西游记〉解密》(以下简称《解密》)分别进行了介绍与评论,并提出了自己的新看法,詹先生认为:"《西游记》的主题思想可以概括为——以养性修真为特色的人格教化。"~([1])在《解密》一书中,"养性"和"修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